/毕设分享| 2022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

毕设分享| 2022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

正文字数:401字

图片总数:55张


中国美术学院(China Academy of Art)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也是最早实施设计学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最早的艺术革命团体发祥地,中国唯一一个美术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地,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唯一承认学历的中国美术类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建于1928年,时称“国立艺术院”;1929年,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毕业设计展主海报 ▲


01

基于文化转译的良渚短

文创设计

作者:林捷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硕博-艺术设计专业

本设计围绕良渚文化内容如何通过景区短视频以及生成服务进行表达和传播这一问题进行,将文化转译模型引入短视频设计,并将短视频作为一种数字文创产品。

分析良渚文化与短视频文创设计的映射关系,通过内容层转译和形式层转译,将良渚古城文化转化为更加适应于互联网传播的短视频文创。

02

在线音乐平台音乐创作

系统设计研究

作者:周绿漪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硕博-设计学专业

AI智能歌声合成系统旨在通过内置AI全链技术来辅助以往音乐创作过程中作词。

作曲、编曲以及演唱等人工步骤,降低非专业人士创作音乐的学习门槛,让在线音乐平台作为传播媒介来提供分享音乐创作的渠道,让普通听众也能轻松创作并分享音乐作品。

03

移动端远程安防监控平台

作者:徐芳棋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硕博-设计学专业

这是一款面向小微企业用户的视频服务类产品,用户可查看社区、商铺、园区、工厂等场所的实时监控和历史录像:事件告警功能可以及时接收场所内发生的异常事件,减少因传统盯看的方式所造成的人力浪费;智能告警实时推送和冒泡式提醒模式双管齐下,确保不

错过任何一次消息,高效运营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04

颂颂IP之宋韵时尚系列

作者:吴嘉卿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硕博-设计学专业

毕业设计展览作品以杭州南宋文化作为切入点,以IP故事线为串联,设计典型宋韵文化形象,以高级简约风格进行再创作。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南宋精通琴棋书画的才女形象、为保家卫国冲锋前线的女战士形象和南宋皇后形象作为地方文化IP的三个系列展开,塑造现代化的时尚南宋人物形象。

并在延展故事的设计过程中,加入地方风景元素,营造强烈地方归属感:将江南地区日常生活习惯以图案化的形式进行表达,用现代时尚语言解读宋式美学,营造精致氛围感,打造新式时尚宋韵体验。

05

艺术后勤:展览信息延续计

-Moment,dasMoment

作者:孙诺亚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硕博-艺术设计专业

展览是物质载体和观众时间构成的生命体。作品是以延续和扩大展览信息传播效能为目标,联合院校和社会力量,用造物和叙事创造惊喜的系统设计和协同行动,Moment,dasMoment(稍等,转机出现了)含三个示例:A展前策展服务策略,B展中基于观众时间数据的观展人次统计-行为数据采集-展厅氛围设计一体的实时编程交互视听体验设计(B1以2021年DIC毕业展定点打卡和生成式投影[时间装配旅程」,B2以2022年DIC毕业展基于2021观众时间的交互音乐[0-1-2]),以及C展后废料回收再造包袋设计。

B1-「时间装配旅程」(JoumnevofTIME ASSEMBLY)是基于2021年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中国美术学院DIC毕业展主题[时间装配」(TIME ASSEMBLY)的定点打卡和生成式投影的视觉交互体验设计,含观众1)在场共同创作克莱因洄游的粒子墙「识别你自己,与时间同游」,2)离场生成的基干打上时间参数生成的利萨如动态图形和基于打卡点数的莎士比亚Sonnet65意向观展牙份等信息的个人观展信页。

设计反馈和社会影响:B12021年6月1日起13天展期体验日内,1909人次主动参与体验并生成专屈网页,不日全国26个省的2507位独立访客打开电子档案网页,现场有杭州新闻等多家媒体采访,体验环节画面被分享至。

06

社区艺术共创指南

作者:龙林娇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硕博-设计学专业

面对社会公众在艺术领域话语权普遍失语、被动的现实,本作品以杭州市武林路“仁”社区美术馆为例探讨社区居民、社会公众自主参与社区美术馆美育活动可能性。

作品将参与放大到整个社区美术馆项目的全部过程,并试图以“指南”的形式,通过StepByStep和开源的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公众、艺术家等共同展开社区资产探索行动,根据角色分析匹配角色任务获取社区资产,并通过对原始社区资产时空网络分析发现新的勾连,获取素材,做创造性社区艺术表达,在行动中体感艺术。

          

编辑EDITOR 陈惠琳
审核REVIEWER世海


          
电话PHONE13871056452
邮箱E-MAIL2028621@qq.com




Follow us|扫描二维码关注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