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打开,生长的木第107篇文章
插画圈里谈脑洞,
听取哭声一片。
——刘昆昆
大家好,
我是刘昆昆,独立插画师
爱花,爱猫,爱画,
更爱与一切美好的事物相遇。
今天手把手教你
如何开脑洞
作为一名略有经验的插画师
一提起搞创意
总能听到大家愁的哭天抢地直呼老天爷
“没有想象力怎么办”
“脑洞不够大怎么办”
“画不出来怎么办”
“为什么有的人脑洞倒过来像座喜马拉雅山
而我的脑袋正过来翻过来都如履平地”
…
听着听着眼泪像兰州拉面一样滚出来
啥也不说了
我这个过来人
讲讲我吃过的那些盐
开脑洞的核心程序
· 01 ·
积累素材
整理素材库
朋友们
如果我们脑袋空空
在没有任何素材积累的情况下谈脑洞
那跟孙悟空对妖怪说,你动我师父一根头发试试
有什么区别
没有的东西
咋系也系不出蝴蝶结啊
所有创意的实现
脑洞的挖掘
都基于对资料的充分熟悉和大量的素材积累
日常有意搜集各种信息
可以是有关插画的
也可以是城门楼子玻璃球子永动机子
反正只要是你感兴趣的
统统都可以积累下来
然后分门别类整理出自己的素材库
没准就成了你未来某一刻灵光一现的支点
有了素材库一切才好说
毕竟画画这东西
不像我的美丽
可以完全凭空捏造出来
· 02 ·
清空缓存
给自己点独处时间
如果一味积累素材
我们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
就是太过重模仿
只想着模仿这个画风,那个笔触
至于内容
就只能靠转发朋友圈里的锦鲤获得赏识了
久而久之画出索然无味的图倒是次要的
最可怕的是
在这个不加思考盲目模仿的过程中
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按时清空下脑袋里的缓存
给自己的想象力留点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是在心里
还是在现实的某个地方
打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大雷音寺
在这里
四下安静如烟
仿佛刹那间经声佛火扑面而来
白天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没有过剩的信息和嘈杂的画外音
只有波谲云诡的想象力来挑动我们的神经
学会利用独处空间
放飞大脑
还愁什么脑洞不够大
在这里飞花捻叶就能弹个洞了
· 03 ·
元素重组
打破固有认知
有了素材的积累,提升审美能力和技法;
有了独处空间,培养愈发狂野的想象力,
后该如何得到一个具象的脑洞呢?
打破固有认知
对不同元素进行整合重组
也就是说当面对一个事物的时候
可以按照听觉、视觉、触觉等分解成不同的结构
再从其中一个结构出发
分成不同的元素
直到在脑子里把这个事物的元素分的细碎
举个例子:玲娜贝儿
图片仅供参考,以下问题以自己的想象为准
对于在你心里形成的玲娜贝儿的画面
先分解为不同的器官:
眼睛、鼻子、耳朵、尾巴等等
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器官分成不同的结构
比如将耳朵分为耳廓、外耳道、耳垂等
最后,对于这些结构,再分解成不同的元素
比如:形状、颜色、距离、角度、毛量、饰品等
其他器官同理可证
层层细分
就能得到成千甚至上万的元素
再根据这些元素进行随便的排列组合
就能获得全新的玲娜贝儿
比如...我的元素拼凑图是
玲娜贝儿耳挂烟管、皱着眉、架着枪
成功蜕变为丹麦枭雄
也不是不可能是吧...
儿儿的粉丝别打我,我就随便想一下
总而言之
根据这种元素拆分法
将一个事物细分成不同元素
然后进行随便排列组合
就可以简单突破我们的固有认知
用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
从而真正实现脑洞可持续发展
· 04 ·
独家秘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训练脑洞的办法
一周两次,每次只需几分钟
长期坚持,必有神效
那就是:
每周一、四22点,来看生长的木呀!
嘿嘿
以上就是锻炼脑洞的所有办法啦
如果你看完还不会
我将在明天上班路上随机抽取两名幸运群众
让你打两拳
释放一下
好彩(指脸上挂彩)想象力自然来
互动话题
你平时有没有稀奇古怪的脑洞?
(评论区随便分享下,
不分享的是不是想当我上班路上的幸运群众
哼)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长的木”(ID:gh_db7d30e2459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