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展览系列』,是Du/laboratory以主题性策划发布的一个推送。我们将分享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展览。Du/laboratory后续也会发布不同主题性推荐。
------------------请朋友们多多关注------------------
策展人:沉 默
艺术家:孙策 黄佳 徐赫 任惠 戈子馀
在“会画小组”第一回【例外状态】展上,艺术家讨论"主题提炼"或者说"展览主题设置”,我一直抱有疑问。在当代艺术创作的语境下,或者说,在艺术创作的内在逻辑构架中,很难有艺术家群体会遵循某个共同主题进行创作,哪怕是观念的可能交织,都是微乎其微的,大多数艺术家都是各自发展自己的形式语言和寻找自己不稳定的甚或自相矛盾的意义。尤其对于“会画小组”成员艺术家来说,主题设置更是难以囊括小组艺术家个人化的创作面貌。在目前的这个阶段,“会画小组”既没有形式语言的一致性,也没有具体观念上的重合,连构造画面的形象和抽象元素都完全不同。在“会画小组”艺术家的作品中,最真实的共性恰恰是对自由绘画精神的信仰而不在某种主题和某种观念﹑某种意义的追求。如果我们相信德勒兹将创造的行为定义为“抵抗的行为”的观念,那么,“会画小组”艺术家正是完美诠释这一观念的人。艺术家首先是对“绘画已经死亡”的艺术史书写的抵抗,同时也是对“形式滥觞”的偏见的抵抗,以及对“艺术无意义”的诱惑的抵抗。通过各自的艺术创作既不含有褒义,也不含有贬义的抵抗姿态,“会画小组”艺术家持续地为艺术创作赋予“日常行为”的含义,这也是“会画小组”的艺术创作看上去会如此不同的原因。
时过两年,“会画小组"第二回展名为"变奏"。这是基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由状态,也是基于艺术家共有的创作经验。“变奏”是言外之意更是意外之作,是艺术家反复否定之否定的作品,是背靠墙面中不轻易示人的作品,是此时想划上句号彼时又有顾忌的作品,是反复涂抹擦除一再失望又充满希望的作品,是思想正在波动未能定形的作品。概而言之,“变奏”是不同于自己一贯呈现出来的作品,至少两年时间里,“会画小组”艺术家在不易觉察地改变,我们在艺术家孙策的作品中,看到他从涂绘书写的畅快走向几何抽象的数学严谨,史新骥从变调技术描画奇异自然的熟稔到以经典的学院手法捕捉形象的笃定,吕岩从阔大的荒原般的空间纵横凌厉的刻划转向凝视局部痕迹的爆裂张力,尹朝宇关注具象的戏剧空间中的具体形象到关注虚构空间中的抽象与具象的即兴转换,黄佳从高度制作化循序渐进的一点点将所有的绘画痕迹消除干净使自己走向观念艺术的边界的工作中,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创作。而在徐赫标题奇异的画面中,回响着抽表转向的历史时刻的意义挖掘的声音,任惠坚持女性主义艺术家的身份和对材料隐喻的关注一贯相辅相成,何玲细腻敏感的对世间万物的幻想使他看起来像自我世界万能又坚定的造物主,尹朝辉抒情的画面指向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趣和结构从而塑造当代趣味,戈子馀在思考欧普与极简概念的个人化方向上总是不遗余力地突破。在他们的工作中,我们看到的是对各自艺术面貌的再次确立,这种确立也是极具个人范式的。我们如有机会访问各位艺术家,看到他们更多的作品,必有一番更愉快的观念的交流和对艺术家创作的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身处文明与野蛮共存的时代,身处群体与个人激进的时代,维特根斯坦在《哲学评论》的序言中说,野蛮时代对创造针锋相对的压迫和冲突,最终会消散和分裂个人的力量。我认为目前还是立足于自由绘画的共性来观察“会画小组”艺术家的工作,再一步步寻找他或她与语言与意义与市场与资本的观念契合点,使个人微小的力量不至于弥散在时代的压迫之中,使艺术的影响力仍然会是出自于艺术内在的生命力。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把握“会画小组"艺术家个体面貌的呈现,和对当前艺术界大的语境的变化的认识。在恰当的时间推出有更大影响力的展览,一起往前走是我们"会画小组"的"历史诗意"。
沉默,2022,7,14
孙 策 作 品
^
自然物(亚麻布)53号 180x160cm亚麻 布综合材料20...
自然物(亚麻布) 33号 110x90cm 亚麻布综合材料2...
徐 赫 作 品
^
加油干-丙烯-油漆
Acrylic_and_Pai nt_on_canvas_..
布面丙烯 《虚构的事实》97/130cm 2021
布面丙烯 《室内景》40/50cm 2020
戈子馀作品
^
作品名:光素之空城记01,尺寸68☓40☓15cm
材料:亚克力,丙稀上色 2020
无题20200716综合材料60x40cm 2020
无题20210315综合材料60x40cm 2021
《风景2020-无题》 布面综合材
料250cmX300cm 2020年
线上三场“艺术家唠嗑神仙会”的计划(时间和嘉宾待定,各场对话,除每场确定参加的艺术家,会画小组艺术家可自由加入)
-----------------------------------------------
Du/Laboratory is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volving creative media spanning all levels of contemporary art, maintaining a vigilance against the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trend that airs everywhere, and at the same time committing to the full and in-depth excavation of the artist's own system, continuously Focus on practices that hover in the "middle state" on the fringes of art and non-art.
Du/Laboratory是一个综合性的试验平台,涉及的创作媒介跨越当代艺术的各个层面,对四处空降的国际化当代艺术潮流保持一种警惕性,同时致力于艺术家自身系统的充分、深入挖掘,持续关注徘徊在艺术和非艺术边缘“中间状态”的实践。
ANDEREAS BLANK’STUDIO
Hilde Overbergh’ Studio
走入欧洲艺术家工作室-亚历山德拉·N·温特伯格 Alexandra N. Winterberg
走入欧洲艺术家工作室- 马蒂亚斯·肖韦克 Mathias Schauwecker
Brice Marden 布赖斯·马登- Inner Space (内空间)
Art / Lab >
刘香林 - 万种可能
夏国 - 绘画与机器
Du·学者访谈>
策展·中少年>
欧美展览系列精选 >
艺术家:彭小佳、黄佳、黄梅、于幸泽、蓝镜、朱贤魏、艺术展在 Art@Berlin (柏林)柏林展览现场:抵抗要点 Points of Resistance
德国柏林展览:Humanity - Artistic Stance - China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 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
Poppy and recollection—黄佳、夏鹏、王凯凡、Clara Broermann抽象联展
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参展艺术家作品
CY • TWOMBLY -赛•托姆布雷
展览现场:变奏 - 新千年以来的青年艺术
中谷芙二子
德国柏林展览:Königs Galerie
ART 22 条 >
ART 22 条 —— 孙策篇
ART 22 条 —— 沉默篇
ART 22 条 —— 杨重光篇
收藏&生活-陈石ChenShi
德意志归来-夏鹏 XiaPeng
德意志归来-杨重光YangZhongGuang
德意志归来—吴霜 Wu Shuang
德意志归来-张博夫 Zhang BoFu
德意志归来 - 徐升Xu Sheng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 >
新艺术生产者 >
毕业十年 >
毕业十年-李佳美 Li Jiamei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u Laboratory”(ID:du_laboratory)。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