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书籍共同体》创作者系列 06
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页与页串联,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短小精薄的绘本,如同一部精彩的单元剧,好的创作者,会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
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从书籍形式的平面化到立体化,它包含了艺术思维、构思创意和技术手法的系统设计。
在无界发起的《本·真:书籍共同体》展览上,数位创作者用跳脱的色彩、多元的想象,将庸常的点滴变成耐人寻味的梦,将那些悲伤、困顿或快乐勾勒出一个个“月光宝盒”,交到我们面前,只待一个个被打开。
现在的我们,有多久没有亲近自然?有没有闭上眼听一听小鸟的歌声和虫子的演奏了?创作者陈锦娴通过这本书籍,呼吁人们要多多关注大自然、热爱自然界。
提取植物部分为创作元素,营造素雅、安静为氛围感,作者把观者带入到大自然清新、美好的意境中去,把目光驻足在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
通过对汪曾祺的一本散文集《万物有时》进行书籍再设计,陈锦娴从探究各种材质入手,研究它们的不同属性和美感,找出最适合所设计书籍的封面、外封、扉页、内页、函套和海报的材料。用最适合选题的材质制作出一本素雅、安静的书籍,把观者带入到汪曾祺笔下文章的意境中去,用手工书籍的形式带给观者视觉和触觉的享受。
在内页的设计上,她采用了多种材质来进行尝试。从薄木板激光切割到亚克力板浅色印刷,从金属板激光雕刻到泡沫纸喷枪喷漆,从夹宣纸木刻印刷到康颂纸植物拓印,最终选出最适合选题的材质和绘画材料。同时,风格统一运用铅笔的黑白灰的形式,采用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内页插图。
《牯岭街少年》是基于一部影片为创作灵感的一本艺术书籍。把“书籍”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把其中的特征结合进入到我的创作中。
在《牯岭街少年》里,创作者雷鸣高度克制了个人的感情与想法,从本质出发,把整个事件发散开来。我们每个人都对于这个影片和此书籍作品都保留有自己的看法。正如电影里说的:“世界是不会因为你而改变的。”
这是一次深度的皮肤探索之旅,这是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命题。作品在插图上从婴儿时期、青少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四个皮肤阶段中提取皮肤相关元素,与水彩技法相结合表现各阶段皮肤特征,并对应罗列出各阶段市场上的热门功效护肤品说明书和成分表进行融合。
正如创作者区颖琪所言,在人类皮肤生命历程中,不同年龄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皮肤问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护肤重要性的同时,也伴随人们对护肤品功效有着日益强烈的需求,也容易出现过度迷信护肤品功效的恶性循环现象。
主插图以水彩技法表现各个阶段皮肤的特征,再将收集的护肤品外包装、说明书、成分表通过电脑扫描二次处理提取肌理为辅,最后切割和拼贴将两者融合。
多种手法交叠贯穿,相互碰撞,作品让我们感受皮肤微妙变化的同时,并引发了大众对盲目追求护肤产品现象的思考。
在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类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作品通过对海洋生物链的探索,反思人与海洋的共存问题。
在书里,创作者张雨聚焦海洋生物,探索了世界大陆上的生物为了生存而使用的各种策略,展现了自然界缤纷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各种神奇生存本领。
书籍封面设计灵感来源于海底里的一滴水,张雨采用了海底的细沙做为搭配,封面纸张用触感粗糙的粗面纸,和手绘插画相结合。创作立足于生态循环之上,展示海洋生物的生存法则:“物竞天择”。
书中所有的插画都以黑白为主,黑白色严肃而冷静,表现出生命的严谨,引导我们去严肃而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体。
在拖延结束以后,我们往往只剩下空壳,但却从没意识到自己的拖延问题。
创作者庄俨以实用性很强的《拖延症患者自救手册》为文本,其创作目的是让拖延者了解拖延症的坏处,用对比的手法体现出拖延者与快度完成者所呈现结果的不同,让观者在阅读后意识到拖延的坏处,明白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在书籍介绍拖延的这一章里,庄俨用对比的方式,将一个人在拖延任务与赶紧完成任务后的状态呈现出来,让大众看到停止拖延后的益处。
对比的方式先由一个人的画面开始,在与心理的自我斗争之后,分化出两个自我,在颜色上以舒适的绿调与焦躁的红调做对比和过渡,在画面中间布置类似老旧的火车时刻表,让读者在翻页的时候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背景以便利贴累加的形式表现出拖延者不断拖延的任务,积极者同样取便利贴作为背景,与拖延者不同的是,积极者的便贴一直在完成并且更换,直至完成所有以后没有了便贴的束缚。
书籍是立体而多面的,打开它,创作者个人化的表达、丰富的细节与真实的情感,都藏在每一块文字、每一个色彩里面,亦装入其内在的逻辑和阅读的空间氛围中。
对于书籍内容而言,装帧犹如人的衣裳。感受着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版式之美,畅游在艺术探险的海洋,我们不断体验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在真实与虚幻、理想与现实中的思考与表达,体验“书”以外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探寻到更多美好力量的链接与共鸣。
*《本·真:书籍共同体》已于12月19日闭幕,本展览创作者系列也划上句点。
点击图片 查看往期内容
《本·真:书籍共同体》
—— 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书籍装帧工作室、插画工作室优秀毕设双年联展
展 期
2021.09.19-2021.12.19
地 点
无界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
绘本创作工作室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八大美院之首。
绘本创作工作室(PICTURE BOOK CREATION STUDIO)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央美城市设计学院,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最早一家在高等院校设立绘本专业学科的工作室。工作室遵循“学术为先,应用为本;推崇新意,关联社会”的原则,逐步构建起一套自主创新而完整的绘本教学体系。一直以来致力于绘本艺术的学术研究、交流与推广,培养出能够懂绘本、懂出版,具有策划、编辑和绘画能力的年轻一代绘本创作力量,并将中国原创绘本的振兴视为理应自觉担负起的使命和责任。
同时也以绘本的形式将我们的文化输送到全世界,创建“引进来,推出去”的国际交流形式,这是绘本创作工作室的师生们一直为之努力与实践的方向。
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
书籍装帧/插画工作室
广州美术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美术专业高等学府,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
绘画专业是广州美术学院历史积淀最深厚的优势专业之一,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西画引进与新兴木刻的先锋,持续以“直面当代,立中研西,贵专本业,抱朴守拙”的办学理念,以“方法论引领创作,学术展推动教学”为路径,以创作带动教学为中国高等美术人才培养贡献了重要经验。
版画系书籍装帧专业方向成立于1987年,经34年的学术沉淀和教学研究,使当代艺术理念与书籍装帧设计深度融合。以版画为基因,打破专业壁垒,形成了开放的思维与书装当代设计的创作方法论。教学强调以浓郁的人文情怀,关注书籍设计的新形态,不断以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引入到书的设计中,使书的设计视觉形式充满了可能性和创造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oast无界文化”(ID:CoastParkW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