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法,
以日月为计,以阴阳区分,
我们才得以感知生活的明确变化。
在古人看来,
一年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意义,
花草虫鱼,山川河流,万物演化,
便是时间的标尺。
而如今,我们不再适应以中国历为计,
国人为什么越来越不关注古老的中国历法?
不好用?太丑了?
那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它!
它就是《荣宝斋日历2023》,全称《荣宝斋日历·癸卯2023年·荣宝斋珍藏书画选》。
荣宝斋什么来头?
那是一家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收藏了唐代至近现代艺术珍品近万件,更有木版水印和装裱修复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技”。
当代大书画家启功盛赞荣宝斋为“艺术博物馆”;余秋雨题字“荣宝斋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中国故事。”
木版水印画《簪花仕女图》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缅甸总理;木版水印的巅峰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更是被故宫博物院定为“次真迹一等”,连央视也专为它打造了一部五集大型纪录片......
央视纪录片《荣宝斋》片段
无论是齐白石、张大千、溥心畬、黄宾虹,还是吴昌硕、徐悲鸿、傅抱石、关山月......
往来荣宝斋中的大多人,都是能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宗师级人物,他们与“荣宝斋”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齐白石与荣宝斋的故事:据说,齐白石曾在自己创作的《虾》和荣宝斋木版水印复制品前打量许久,最后也没能看出哪个才是自己的真迹。
齐白石晚年的时候,清晨起床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养养精神,走到画案前的第一件事就是问:“有没有荣宝斋的订单?"
如果有,那么每天清晨白石老人的第一张画就是画给荣宝斋的。
荣宝斋员工与白石老人在一起
闲暇时,齐老还爱在荣宝斋小坐,席间每次都有时令鲜果与小吃茶点,后来齐老热情推荐:“要吃橘子到荣宝斋去买,他们那里的橘子好吃”。
次次甘甜,实属不易,一场美丽的“误会”也让荣宝斋对书画家的赤忱,展现的纯粹且真实。
数百年间,荣宝斋的鲜活故事说不尽道不完,但唯一不变的,是它们坚守初心的执着。
央视纪录片《荣宝斋》片段
如今,荣宝斋已成立三百五十年,这本日历如同跨百年而来的厚礼。
在这本日历中,你能看见荣宝斋精选的三百余件珍藏精品力作:如元盛懋,“明四家”中的文徵明、祝允明的作品;
有并称“青藤白阳”的徐渭和陈道复的作品;更有并称“南张北齐”的近现代名家张大千和齐白石的作品......
《荣宝斋日历2023》内页
如果说荣宝斋是一座“民间故宫”,那这本日历就是货真价实的“掌上故宫”。
《荣宝斋日历2023》宣传视频
-
“国家队”典藏书画,不知不觉纵览千年。
多年来,荣宝斋为国珍藏了几千幅从元明至现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优秀作品,几乎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机构里的“国家队”。
难得一本日历能汇编如此珍贵且海量的经典字画,让“美术经典里的中国”跃然纸上,哪怕你平时不用日历,这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珍品。
《荣宝斋日历2023》内页
书画同册,一页是春,一页是秋。
捧在手上,放在书桌,在碎片时间中吸收灵气,多一些受益,让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诗情画意,不知不觉纵览千年。
-
要留白,更要留住生活。
-
玩转黑科技,让文玩活起来!
-
首个红布面精装款,更大!更气派!
-
从齐白石到张大千,解锁限量版册页
南张北齐的大师风采不必多说,加上百年老字号荣宝斋的精选,这几套册页的价值可想而知,不管是收藏欣赏还是临摹教学,都是绝佳。
《荣宝斋日历2023》内页
04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非凡”(ID:efif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