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这些墨迹的出土,终于让我们一窥魏碑书法的本来面目

碑帖|这些墨迹的出土,终于让我们一窥魏碑书法的本来面目

 

编者按
 



 

 

在古代,墓砖有刻字填朱和直接墨书或朱书两类,而高昌出土的墓砖书法绝大多数以书而未刻的形式留存。这些书法,无论从笔法、字法、章法或是形式感等方面来看,都为楷书和其他书体的创作提供了多种借鉴和参照,有的甚至使人耳目一新。  

 

 



高昌国是古代汉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当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高昌国在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唐所灭,于是此地成了高昌县。
在古代,墓砖有刻字填朱和直接墨书或朱书两类,而高昌出土的墓砖书法绝大多数以书而未刻的形式留存。加之吐鲁番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干燥的气候,使我们今天见到的高昌墓砖书法大多完好如初,提按转折、浓淡燥润的用笔历历在目。这些书法,无论从笔法、字法、章法或是形式感等方面来看,都为楷书和其他书体的创作提供了多种借鉴和参照,有的甚至使人耳目一新。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墓砖”,虽出自唐辖西州之地,但书法主流却表现出承接北朝书风的趋向,表现了较突出的地域色彩和民间书法特征,与斯时的中原“正襟危坐”、“楷法森严”的唐楷拉开了距离,体现了鲜活的性灵和自由的精神。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