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王阳明《致日仁札卷》

碑帖|王阳明《致日仁札卷》


 

编者按

 




 

 

王阳明草书笔意清新,瘦劲坚挺,随意为之而无飘浮之嫌。行笔疾如风雨,矫若龙蛇,纵横跌宕,变化万端,是神韵超逸、气势豪迈的草书佳作。
 


 

王守仁《致曰仁札卷》又名《与曰仁诸弟书》,故宫博物院藏。王阳明草书笔意清新,瘦劲坚挺,随意为之而无飘浮之嫌。《与曰仁诸弟书》、《何陋轩记》、《象祠记》行笔疾如风雨,矫若龙蛇,纵横跌宕,变化万端,是神韵超逸、气势豪迈的草书佳作。

此手札是写给他妹夫徐爱及守俭、守文、守章诸弟的一封家书,写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时年46岁。信中记载着阳明先生从南昌到赣州沿途的见闻。在手札中,记录了王阳明在赣州立府之初南赣复杂的匪情、对匪情的担忧和初步剿匪情况,因一路艰辛,水土不服,王阳明“齿痛不能寝食”。更让王阳明揪心的是赣州兵极度疲乏,缺乏军事骨干人才,初到赣州上任,遇到的困难比那些前任更大更多,日理万机的王阳明,思乡万里,惦记着家乡的亲人、朋友,希望以这样的深切思念来慰藉生活的艰辛。此札《王文成公全书》未载,极具史料价值,在历代书家的作品中,其手札尤见其书法品位高下。

王守仁  草书《致曰仁札卷》

【1】正月三日,自洪都发舟。初十日次庐陵,为父老留,再宿。十三日未,至万安四十里,遇羣盗千余,截江焚掠,烟焰障天。妻奴皆惧,始有悔来之意,地方吏民及舟中之人,亦皆力阻,谓不可前。鄙意独以为我舟骤至,贼人当未能知虚实,若久顿不进,必反为被所窥,乃多张疑兵,连

【2】舟速进,示以有余,贼人莫测所为,竟亦不敢逼,真所谓天幸也。十六日抵赣州,齿痛不能寝食。前官久阙之余,百冗纷沓,三省军士屯聚日久,只得扶病蒇事。连夜调发,即于二十日进兵赣州属邑,复有流贼千余,突来攻城,势颇猖獗,亦须调度,汀漳之役遂不能亲

【3】往。近虽陆续有所斩获,然未能大捷,属邑贼尚相持,已遣兵四路分截,数日后或可成擒矣。赣州兵极疲,仓卒召募,未见有精勇如吾邑闻人赞之流者。不知闻人赞之流亦肯来此效用否,闲中试一讽之。得渠肯屈心情愿乃可,若不肯随尔用命,即又不

【4】若不来矣。巧媳妇不能为无米粥,况使老拙婢乎?过此幸无事,得地方稍定息,决须急求退。曰仁与吾命缘相系,闻此当亦不能恝然,如何而可,如何而可?行时见世瑞,说秋冬之间欲与曰仁乘兴来游。当时闻之,殊不为意,今却何因,果得如此,亦足以稍慰离索之怀。

【5】今见衰疾之人,颠仆道左,虽不相知,亦将引手一扶,况其所亲爱乎?北海新居,奴辈能经营否?虽未知何日得脱网罗,然旧林故渊之想,无日不切,亦须曰仁时去指督,庶可日渐就绪。山水中间须著我,风尘堆里却输侬,吾两人者,正未能千百化身耳,如何而可,如何而可?

【6】黄舆阿睹近如何?似此世界,真是开眼不得,此老却已省却此一分烦恼矣。世瑞、允辉、商佐、勉之、半珪凡越中诸友,皆不及作书。宗贤、原忠已会面否?阶甫田事能协力否?湛元明家人始自赣往留都,又自留都返赣,遣之还不可,今复来入越,须早遣发,庶全交

【7】好。雨弟进修近何如?去冬会讲之说,甚善。闻人弟已来否?朋友群居,惟彼此谦虚相下,乃为有益。《诗》所谓:“温温恭人,惟德之基”也。趁曰仁在家,二弟正好日夜求益,二弟勉之!有此好资质,当此好地步,乘此好光阴,遇此好师友,若又虚度过日,

【8】却是真虚度也。二弟勉之。正宪读书极拙,今亦不能以此相望,得渠稍知孝弟,不汲汲为利,仅守门户足矣。章世杰在此亦平安。日处一室中,他更无可往,颇觉太拘束。得渠性本安静,殊不以此为闷,甚可爱耳。克彰叔公教守章极得体,想已如

【9】饮醇酒,不觉自醉矣。亦不及作书,书至可道意。日中应酬惫甚,灯下草草作此,不能尽,不能尽。守仁书拜,曰仁正郎贤弟道契。守俭、守文二弟同此。守章亦可读与知之。二月十三日书。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