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王献之《鄱阳三帖》

碑帖|王献之《鄱阳三帖》


 

编者按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书法家、诗人,书圣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书法众体皆精,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行草书《鄱阳三帖》拓本中最为人熟知的是《鄱阳归乡帖》,8行,56字。另外两帖为《鄱阳帖》拓本,5行、37字;《不谓帖》6行,47字。


《鄱阳归乡帖》

【1】鄱阳归乡,承修东转有理,吾贤毕欲事,必俟胜欢慰于怀耶。吾终权宜,至承今年饥馑,仰唯年支都乏绝,不谓乖又至于此耶。吾脚尚未差,极忧也。

【2】鄱阳归乡,承修东转有理,吾贤

【4】毕欲事,必俟胜欢慰于怀耶。吾终权

【4】宜,至承今年饥馑,仰唯年支都乏绝,不

【5】谓乖又至于此耶。吾脚尚未差,极忧也。

《鄱阳帖》

【1】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政坐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

【2】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政坐视其

【3】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
《不谓帖》

【1】鄱阳书停诸舍,便有月未具,散骑书知情至,草草未发遣,奉去月余,承妇等复不能差,深忧虑耳。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