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黄庭坚《西山碑》

碑帖|黄庭坚《西山碑》


 

编者按

 



   
从书法艺术而言,此碑气势开张,浑然天成,如滔滔江水;结字中宫紧敛,外呈恣肆,如橹桨搏浪;用笔中锋涩进,篆法入书,如健臂撑篙。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震撼。在中国书法史上《西山碑》无疑将占有重要一席。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黄庭坚复官。1101年东归途经万州,应故友南浦太守高仲本之邀游西山(又名太白岩),并作《西山题记》。《西山题记》是万州高笋塘流杯亭內,摩崖石刻。镌刻在天然石上,原本不应称“碑”,因当地人习惯,故称之《西山碑》。此碑高1米,宽2.6米,共21行,173字。《寰宇访碑录》有著录,曾国藩赞誉此碑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此篇为《西山记》题刻(清拓本)。

黄庭坚 行楷 《西山碑》清拓本


【1】庭坚蒙恩东归,道出南浦。太守高仲本置酒西山,实与其从事谭处道俱来。西山者,盖郡西。渡大壑,稍
【2】陟山半,竹柏荟翳之门,水泉潴为大湖,亭榭环之,有僧舍五区,其都名名曰:勒封院。楼观
【3】重复,出没烟霏之间,而光影在水。此邦之人,岁修禊事于此。凡夔州一
【4】道,东望巫峡,西尽存郡䣕,林泉之胜,莫与南浦争长者也。寺僧文照
【5】喜事,作东西二堂于茂林修竹之间。仲本以为不奢不陋,冬燠而夏
【6】凉,宜于游观也。建中靖国元年二月辛酉,江西黄鲁直题。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