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少儿不宜的他,凭什么火了36年?

被骂少儿不宜的他,凭什么火了36年?

被一个童话故事,吓出了冷汗!

这是一所只要“乖乖听话”,就会变成兔子的学校。

学校的终极目标是:

把全校学生,都变成听话的兔子!



▲儿童短片《驯兔记》
 
一个、两个、三个……


在荣誉夸奖的诱惑下,学生们竟都以变身毛茸茸的长耳兔子为荣。
而模样正常的皮皮鲁,却成了同学眼中的怪物。




为了积极达成学校的「全兔班」目标。
班主任、父母,强强联合,重点施压。
最终,结局“皆大欢喜”,不肯低头的皮皮鲁也无奈变身兔子。



 

这个故事,披着“赞扬学校培养出模范学生”的外壳,


内里实则痛批:学校沦为压抑天性的批发工厂





中国敢这么写童话的,除郑渊洁,寻不出第二人。


小学学历,却三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


独立撰写《童话大王》杂志36年,累计销量超两亿。


作品被家长狠批“毁童年”,却照样入选「世界十大图书」,齐名《哈利波特》。



这个怪老头,到底何许人也?


 
 



生来「有趣」
 
曾有一个粉丝,给他留言:


郑爷爷,我老了也要像你这么有趣。


郑老淡定地回了一句:


"抱歉,我不是因为老了以后才有趣的。"


对啊,郑老的人生,打小就与众不同。



小学二年级,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文章。


照理说,科学家、老师、医生,是多数孩子的标准答案。


但他偏不。


“我要做一个掏粪工人!”


豪言壮语听多了腻味,偏是要写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还自我感觉良好。



 
小学四年级,老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可他在作业上赫然标下一句: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思想觉悟很独特,自我认知很清晰。
老师气到惩罚他,让他在班上大声喊:


郑渊洁是全班最没出息的!



 
不与天斗不与地争,就是跟老师“过不去”。
他拉响了身上偷藏的鞭炮,以示反击。


“轰”随着一声炸响,他的小学时光也毫无悬念地宣告落幕。



 
长大后,从部队退伍。


在工厂里,做着一份开关水泵的工作,简单不费脑,但也没啥前途。


不出所料的,女朋友黄了。


为此,他开始研究未来的人生方向,念书、画画……


在给自己列了满满一张纸的就业方向后,给杂志社写文章,成了他最终的选择



▲少年时的郑渊洁
 
但郑老也是个精明人。
写了几年,眼看着杂志加了他的文章后销量上涨,自己的工资却依然照旧。
他找到主编:
“你给我涨点稿费,从千字2元提升到千字2元一毛。”
主编却说:你怎么证明,是你带动了销量?
一毛钱难倒英雄,果断走人。
1985年,《童话大王》诞生,全他自己一个人掌笔。
这一写,就是36年。

老了老了,也不忘赶潮流。


点开他的社交软件,和年轻网友们打成一片。


一句句神回复,令人忍俊不禁。

▲著名的明星老婆事件

 
▲适当的自黑,令人无法反驳


▲通达的恋爱观点,话里话外都是分寸
看似年少叛逆,实则比谁都活得通透。


看似句句是调侃,实则是攒了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


 

绝不「吃亏」
 
外人看他自在豁达,但正经起来,又比谁都较真。


2018年的童书作家榜,少了郑渊洁的名字。


这可好,让好事的网友捏住了话柄:郑渊洁以前的销量肯定都是假的!


郑老可不甘示弱,甩出纳税单正面开刚:


“我主动退出了榜单,是不想和违法到中小学卖书的童书作家出现在一个榜单上。”



 
因为,很多作家喜欢借着给孩子开讲座的由头,带着新书去学校推销。


孩子们来了,就必须得花点钱才能走。


郑老发现后,立刻给教育部部长写信,举报这种不良现象。


只要求:把选择书籍的权利,还给孩子。

 
作家协会“沽名钓誉”风气,郑老看不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


曾有一位作家,懒得签名,就让助理代笔。


私下也就算了,到了现场签名会,还弄假模假式那一套。


以手受伤,签不了为由,欺骗孩子们。


郑老看着窝火,怒斥:


“都八年了,这手还没好,你要不要脸呐,你尊重不尊重孩子。”



▲郑渊洁和小书迷的早期合影
 
但凡是涉及跟孩子相关的,郑老绝不含糊。


玉树地震时,作协主席捐3万,郑老捐了100万。


工作人员问他能不能把他的捐款和作协放在一起写,他断然拒绝了!


这钱,他有自己的考量。


一所二层楼的小学,建造成本大概是25万元,100万刚好够建4所新小学。



 
为此,在捐款之前,他特意指定,这钱只能用于灾区小学的重建。


就是这么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别人也休想从他这占便宜的主。



 
但别看他这么硬气,年轻时,也没少受气。


曾有一位北大毕业的作家,公开在作家协会怼他:学历低,没前途。


这个作家,就是写下《草房子》等知名童书的曹文轩。



▲作协成员合影,最后排右二为曹文轩


郑老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把“曹文轩”的名字贴在书桌前,整整36年。


就靠着这较真的劲儿,把自己写成了国际知名的大作家。



 
对于自己不肯吃亏的性格,他的认知很独特:


“我的这个性格不是一个好的性格,比如说我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心胸不开阔,睚眦必报。但我如果没有这个,起码《童话大王》杂志不会一个人写36年。”


 
 

中国还会有第二个“童话大王”吗?
 
郑老这一生,最成功的是他的童话。


但,最不被认可接受的,也是他的童话。


都说童话是年幼时的治愈良方,但郑渊洁偏把恐怖故事藏在童话里。


不少家长甚至喊话:


“我不会让孩子看郑渊洁书,太毁童年了!”


▲郑渊洁80年代作品《皮皮鲁和鲁西西》
在《摩方大厦》中,直指现代家庭普遍的丧偶式教育现象


“爸爸爱打麻将,整天不管我们,今天装进罐头,好好反思反思。”

 
在《舒克贝塔》中,舒克、贝塔到猫王国做客。


没有一只猫认出他们是老鼠不说,还被邀请一起抓“偷猫贼”。


夜里捉到贼后一看,原来是国王的卫兵。


三两个回合,预言出20多年后严重的社会现象:
官官相护。



小时候看《大灰狼罗克》,只顾着羡慕罗克会变身。



一会儿是画家,一会儿是司令......


可如今再回顾,这不就是一部现实主义人间观察的暗黑剧本吗?






连对自家孩子的教育也十分大胆。
在儿子的肚子和大腿根上缠了两根红线,代表肢体接触的禁区。
直白地告诉儿子,就算是老师也不可以碰这两个地方。
“什么教育都可以转弯抹角,唯独性教育不行。”

▲郑渊洁和儿子


故事背后的寓意,似乎有些极端。
但,潮湿发霉的角落始终存在,等想起来清理时,已长满了毒蘑菇。


教育孩子,除了人性本善,是否也应包括人性的多样?



培养孩子,除了德智体美,是否也应包括识别社会坎坷?



郑渊洁和儿子

除了抨击黑暗,郑老的思想观点,也十分超前。


03年出版的《金拇指》中,就已经提出了独立女性概念:


知道女人真正的三围在哪儿吗?你听好,女人真正的三围是品质、勤劳和智慧。



 ▲电影《新舒克贝塔》
 
与众不同,必然招致纷争。


但小时候妈妈曾对他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森林里发洪水,大家要跑到对岸的山上。河上只有两座桥,一座坚固的大桥和一座独木桥。除了一只山羊选择走独木桥,其他动物都挤到那座大桥上。大桥不堪重负,倒塌了。而选择走独木桥的山羊存活了下来。



▲郑渊洁和父母
 
正因此,他坚定地走在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上。


郑渊洁,是少有的,视儿童有独立人格的作者。
回顾大半生,他这么形容自己:


“心胸不开阔。易怒。爱听鼓励话。闻过不喜。宠辱都惊。牢记恩仇。喜走独木桥。如果当婊子,决不立牌坊。”


就这么一人儿。


较着劲,把日子过得坦荡又热烈。



图片均来源网络

资料参考:

视觉志:《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好酷一男人!》
人物:《郑渊洁:我要为学习不好的孩子主张权利》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