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IVE 致野建筑 | 交子大道木屋顶餐厅:都市中的自然栖息地

BEHIVE 致野建筑 | 交子大道木屋顶餐厅:都市中的自然栖息地


▲ 沿街延展的轻盈屋面 © 虚服摄影


基地环境

成都交子大道是一条两公里长东西向的林荫道,两侧各有约50米宽的人行景观空间,其中散布着二十余个规模几百平米不等的服务驿站,本案即为位于N4-3地块的餐饮建筑。

▲漂浮于场地上的轻盈屋面 ©虚服摄影

基地南侧面向城市道路,北面隔着车道为高层住宅塔楼,往东可以远眺交子大道端点的双塔。初次来到场地我们感受到的便是都市的车水马龙与水泥丛林的紧迫感。我们直觉地希望能设计一栋充满自然气息的建筑,一个从建构形式到材料选择上都易于亲近的空间,在紧张忙碌的环境中为人们营造一个放松闲适的用餐场所。

▲餐厅与交子大道 ©虚服摄影

▲远望双塔 ©虚服摄影

2 / 空间概念

餐厅面积约600平米,南侧的两层用餐区最大化地利用景观步道,厨房与后勤空间则靠北集中。场地南面的镜面水池是进入建筑之前重要的过渡空间,水面映射着舒展的屋面与天空,让人们在浮光掠影中放松心情。

▲东南侧鸟瞰 ©虚服摄影

▲蜿蜒的屋脊线 ©虚服摄影

建筑的量体希望建立起坡屋顶的传统四川民居与简洁利落的现代城市之间的对话。餐厅东立面延续了四川传统木结构建筑倾斜的屋顶轮廓与立面肌理,西立面衔接了交子大道周边方整的建筑语汇。两者迥异的形体由一个扭转的屋面自然地连接在一起。屋面的轮廓轻如羽翼,动态起伏的双曲面顺着蜿蜒的屋脊线延展,轻盈地覆盖着下部的餐厅与景观,给予用餐的人们自由奔放、充满动感的空间氛围。

▲轴测 ©BEHIVE 致野建筑

▲东南侧鸟瞰 ©虚服摄影

▲西南鸟瞰 ©虚服摄影

▲低垂于镜面水池上的屋面 ©虚服摄影

3 / 结构体系

建筑的结构为钢木混合结构。斜向交叉的网格状胶合木木梁顺应双曲面形体排布,由室内一路延伸至檐口,形成了人工建构的自然与室外绿意的对话。为了增加稳定性,钢柱在二层楼板以上分叉,并以十字型钢梁搭接到木屋顶两个网格的中心点,形成树枝般的结构构件。

▲起伏屋面与东侧山墙 ©虚服摄影

▲东侧倾斜的屋顶轮廓 ©虚服摄影

▲沿街立面 ©虚服摄影

本案结构设计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实现屋面在南侧超过4米的悬挑,建筑在前排钢柱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根斜柱以支撑木梁,使屋面能够低垂于镜面水池之上而无需落柱,同时形塑了沿着幕墙的狭长挑空空间,让在一层的人们也能看见二层生动的木结构。

▲量体扭转 ©BEHIVE 致野建筑

▲沿街立面 ©虚服摄影

▲东南广场视角 ©虚服摄影

▲层层叠落的铝板屋面 ©虚服摄影

▲扭转的铝板屋面反射环境 ©虚服摄影

4 / 外围护表皮系统

建筑立面设计尽可能的通透以突出木结构在室内外的连续感受。南北侧的玻璃幕墙呼应了屋顶木梁的走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连续转折的动态轮廓。在室内灯光的照亮下,街上的行人可以从外侧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整个木屋顶。

▲西南人视 ©陈尚儒


▲屋檐处裸露的木结构 ©陈尚儒 / 虚服摄影

▲屋檐处裸露的木结构与曲折的玻璃幕墙 ©虚服摄影

金属屋面采用了蜂窝幻彩铝板,在阳光下反射环境呈现出渐变的光泽。铝板以层层叠落的形式包裹着动态的屋面,每层表皮之间的断面采用乳白色的亚克力与LED灯,在夜晚它们发出柔和的灯光将屋面层层晕染。


▲动态的网格状木梁 ©陈尚儒 / 虚服摄影


▲树枝状钢柱与木梁的交接 ©陈尚儒

▲从室内延伸至室外的木结构 ©陈尚儒

▲倾斜的木屋顶与下方用餐空间 ©虚服摄影

▲动态的网格状木梁 ©陈尚儒

▲木梁下的动线 ©陈尚儒

▲立面夜景 ©陈尚儒

▲施工照片 ©BEHIVE 致野建筑

▼项目图纸


▲总平面 ©BEHIVE 致野建筑

▲一层平面 ©BEHIVE 致野建筑

▲二层平面 ©BEHIVE 致野建筑

▲立面 ©BEHIVE致野建筑

▲剖面 ©BEHIVE 致野建筑


项目名称: 交子大道木屋顶餐厅

委托方: 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餐厅运营品牌方: 四川川西坝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456号

建筑面积: 600㎡

项目完成年份: 2022

建筑事务所: BEHIVE 致野建筑

事务所网站: www.behive-design.com

主创建筑师: 张铭政,欧阳见秋

设计团队: 张铭政,欧阳见秋,李英博,上官缙文,陈祎珺,孙建彬

建筑施工图: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结构、幕墙、机电设计: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室内设计: HDC蜂鸟设计

景观设计: BEHIVE致野建筑,HDC蜂鸟设计

施工总承包方: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屋面双曲蜂窝铝板施工方:上海沈飞新型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玻璃幕墙施工方:众置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师: 虚服摄影,陈尚儒


张铭政 & 欧阳见秋

BEHIVE 代表着构筑(Building)与环境(Environment)之间有意味的对话,而HIVE 则代表了协作与集体性。我们用建筑的方式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能激发与拓展原有场地属性的设计。

建筑的多样性与生命力让我们着迷。人与环境的微妙互动,人的体验,空间传递出的氛围与情感,场所精神,这些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不断追求的。

BEHIVE 致野建筑于2018 年在上海成立至今,我们在建筑,室内,城市设计,景观等领域都积累了充分的经验。我们是思想开明的,有远见的,并且充满热情。我们不局限于某种类型与设计方法,我们参与的项目有着多元的尺度和功能属性,设计类型涵盖公共文化,办公总部,综合体, 商业零售,酒店,城市更新等等。我们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有广泛的参与,从前期策划到施工,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服务。

BEHIVE致野建筑的合伙人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担任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的设计导师,也多次受邀做公开演讲,参与学术分享及展览活动。我们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上的投入和在工程实践上的积累互相促进,有利于两方面的协同发展。

_

 延展阅读

_

Previous Articles


【首发】境容设计 | 一潮山海餐厅


迷雾研究所丨重庆曼泰南洋餐厅:文化留痕中的镜像世界

- 授权发布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欢迎设为“星标”,关注更多精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rends Plus”(ID:Trends-Plus)。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