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设计=PC后台设计?我们需要谈谈

B端设计=PC后台设计?我们需要谈谈

近年C端产品逐渐饱和,C端交互也是卷的不要不要的。而同时B端产品异军突起、增长迅速,B端交互领域的缺口和热度也就逐渐攀升。这也好理解——只要是智力正常、App玩的相对6一点的人,甭管是产品还是运营,都可以对C端交互指手画脚提出建议,但B端交互面对的场景和解决的问题都相对复杂,这也让这个领域产生了一点壁垒。换句话说,B端交互比C端入门更困难,但收益和投入基本成正比。


假如你也对B端设计感兴趣,或者想要在这个领域上发展,那么今天聊的东西能帮助你形成对B端的基本了解。阅读之前,首先请你回答几个问题:

我给word文档做交互,算不算B端交互?

微博既有移动端,又有PC端,我给微博PC端做交互,算不算B端交互?

腾讯云的官网有移动端,我给腾讯云官网做改版,算不算B端交互?


假如你对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信心满满,那么这篇文章可以略过;假如你还是有点小不自信,那请继续往下看



 本文要点 

  • B端设计到底是什么?

  • B端设计=PC端设计?

  • B段设计=后台设计?




B端设计是什么?


假如你去报一个二流培训班,那么老师大概率会告诉你:B端设计是针对工作场景做设计,或者说为企业客户做设计,首先抛出我的结论:B端设计指的是为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用户做设计。接下来我会一步步具体解释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其他的说法为什么站不住脚。

为工作场景做的设计就是B端设计吗?

为工作场景设计的产品那叫效率/生产力工具,工具产品设计的外延要大于我们所谓的“B端产品”。就比如多少人工作得用word文档写工作总结,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也都对效率体验有一定诉求(甚至闹钟也是一种广义上的工具产品),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工具就能叫B端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用户目标和用户技能都没有产生本质变化。

为企业客户设计就是B端设计吗?

首先从名词上来说,现在国外管专门为企业这种大型协作群体做的设计,叫enterprise design,它更强调公司这种组织结构对体验的影响,比如不同角色形成的权限系统、功能决策者和功能实际使用者的分离。做B端设计经常也是在做企业设计,因为企业肯定得提供某些服务或者销售某些产品才能盈利,但这两者还是不能划等号。就比如钉钉/飞书既有企业版,也有个人版,难道用户登陆个人版的时候是C端用户,登陆企业版就是B端用户了??

那么什么是B端设计呢?

简单来说,当用户需要使用你设计的工具去提供服务、满足他人目标,这样的设计我们叫B端设计。从语义的角度上来看,C指cutsomer design,也就是强调C端是针对顾客或者大众使用者做设计;B指backstage design,也就是为顾客看不见的后台供应服务人员做设计。

还是以聊天工具举例,假如企业设置了一个客服岗位,这个岗位的职责就是去快速解答公司内员工的各种问题咨询、安抚员工情绪。那么这个时候针对这个岗位的聊天工具,就可以被称为B端产品。B端产品往往信息结构复杂,甚至无法遵循某些C端设计的原则,也是因为B端设计作为服务的提供方,其形态是迁就C端产品而形成的。


B端设计=PC端设计?


这可能是很多外行最常见的误区。PC现在定位成生产力工具,所以很多复杂点的工具类产品都会选择做PC端。但:

  1. PC端只是一个平台,并不只有生产力工具。PC版爱奇艺见过吧?是不是用来满足娱乐需求的?

  2. PC端严格来说还要拆分成网页端和应用程序,两者在交互设计上有不小的差异。这个以后想起来再写

B段设计=后台设计


其实这么说没什么大问题,但考虑到【后台】这个词其实挺暧昧,基于不同语境意思不大相同,还是可以再聊聊。

假如按上文所说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把体验划分成前台体验和后台体验,前台设计指用户能看到、接触到的设计,后台设计划分为给服务人员的设计,那么后台设计=B端设计没毛病。

但假如前后台是按照业务角度划分,把在服务链条中比较底层的用户计为后台用户,那么后台设计<B段设计。还是以客服软件举个例子,假如公司为客服设计了服务数据看板,方便客服组长了解客服的服务数据,那么整体来看,服务链条即为客服服务数据看板-->聊天软件客服端-->聊天软件普通用户端。数据看板在整个服务链条中处于底层。




「写在最后」

我本人是个不太爱玩概念的人,但厘清B端设计、PC端设计、企业级产品设计,对于B端设计师特别是交互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它关系到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从整体服务上理解不同用户的用户目标,

有不同想法?可以评论区交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白话说交互”(ID:gh_96e304585325)。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