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的文章(“
【半周谈】013 五种演绎法拯救单调
”)中讲过,当动效设计师拿到静态设计稿时,应该以“补充前后时空”的思维方式去构建一个界面的动态设计。
这在视觉元素比较明确,或者所营造的氛围感特别强烈时,利用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容易设计出明确的动态设计。但是如果你拿到的设计稿是一种相对不那么浓郁的风格,或者前后演绎关系相对比较抽象时,“补充前后时空”就会比较难,或者不那么直观的找到具体的方案。
比较难不代表这一思维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是有问题的,只是你可能还没找到比较好的对应办法。我们今天就来提供其中一种办法,那就是重叠构成。
所谓重叠构成,其实就是将某一关键图形元素重复演绎,达成一种抽象且“晃眼”的效果,目的是制造出丰富的动态变化过程,使得动效在整体上显得丰富有细节。
它其实和我们在讲动效的前奏设计时,所提到的“提取关键元素”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都是在静态稿,或者主轴元素中对关键图形元素进行提取,置于前奏动画中进行演绎的一种方法。只不过重叠构成中,使用的未必是主体部分的元素。
这一方法几乎可以用在任意适合这种晃眼效果的风格中的,不仅限于抽象一些的风格,对具象化的设计也同样适用,只是需要你去具体甄别适用情境。
比如在《机动都市阿尔法》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它们的S3赛季的赛季卡界面入场动画中,如下图所示:
先看下这里用了几个重叠构成:
第一个是入场前奏中的,重叠了两层镂空菱形,以扩展加旋转的方式引入主体的三个卡片。
第二个是卡片入场过程中,卡内容信息的刷新过程利用两到三个彩色面片的重叠动作:
第三个是主体入场完成后,拖尾动作中的一些修饰,同样利用三层色条的重叠动作进行修饰:
从这个案例里,可以很明确的看出重叠构成的基本玩法:重复的图形和动作以时间错位的形式重复播放。通常起到的作用是引出新内容,或对已有内容进行细节修饰。
其次,应该注意到,这些重叠元素虽然与主体中的任何造型都不相似,但依然贴合主题。该赛季为“玩具派对”的主题,主要营造一种童趣、可爱的氛围。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重叠元素全都利用的是饱和度高的几种色彩,动作上也配合了弹动的动作设计。而且这几种色彩与主体保持了一致性。
一般来说,这种重叠构成的设计方法并不复杂。只要遵照以下步骤就可以设计出来:
首先,需要明确它的用途,比如是作为前奏引入吗?如果是的话,就按照前奏设计的方法去设计。如果不是,那就可能是用作刷新功能,这时只需要考虑让它们与整体元素的运动趋势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重叠元素之间应该以一定的时间错层为基础展示,否则就只是简单的重叠,而无法形成“规模效果”,即无法产生“丰富”的效果。
最后,还可以给这些重复元素加上各自不同的运动状态,如透明度,大小等。
我们以“作为刷新功能”的重叠构成来举个例子。
比如有这样一个tip,它的出场原本可以是这样的:
此时我们假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它需要更丰富的表现,但是稿子中并没有可以直接用来提取并可供利用的元素,这时就尝试用重叠构成。
为tip的整体构造一个遮罩,之后设计单元元素,这个元素保持与tip整体的构造形式以及出场方向一致,如下所示:
然后复制两次,形成三个重叠的,一样的元素,把它们的动作时间进行错层,效果如下:
接着进一步为每个重复元素设计特有的动作,这里是不同的宽度变化:
进一步的,还可以借此增加一些细节,比如为退场时候增加一些重叠构成的镂空细节:
这时再对比最初的效果,是不是效果马上丰富了许多?下方为五个递进设计的对比视频,可以看到更多细节:
这就是重叠构成的最简单用法,是不是很简单。
以上。
欢迎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本号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OTA五号”作者:欧型兔(ID:cota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