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睿独家|有调性的“公园+商业”改造项目,为城市年轻人打造“治愈之地”!

邦睿独家|有调性的“公园+商业”改造项目,为城市年轻人打造“治愈之地”!

激烈的社会竞争、内卷的行业现状、高昂的生活成本...这些压力让深感心累的年轻人对无意义和无价值的生活充满失落感,于是,这群放飞自我的年轻人选择一“躺”了之,“躺平青年”、“摆烂文学”等新名词在网上火了起来。

好的商业项目,会精准把握社会现状,提供目标群体的对口服务。城市间的年轻人选择用短暂的逃避来缓解焦虑,一些主打“治愈系”的商业项目便应运而生。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选择用“公园+商业”模式为基本切入点,进行个性化、调性化系列改造升级,打造一个专属年轻人“治愈之地”的商业体。

01

新概念买手店in the PARK

一边公园,一边百货


「in the PARK」是服装品牌ZUCZUG素然旗下的买手制综合零售品牌在上海又落地了一个实体空间,他隐秘在静安边界街区内,共有三层,占地500平米。

区别于传统的百货,隐秘在静安边界街区内的in the PARK mall是以全新 “迷你百货“形式呈现出来。品牌选择用“公园”构建新的品牌形象,作为“中介”将消费者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进行“链接”。在这个空间里,“公园”和“商业”的概念都被创新了内涵。

“一边公园”,室内也能逛公园门前巨大的花坛占据着主要的入口景观。圆润的体态也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对圆的美好寓意。

店铺的正门口,是一个通透的花坛,配上几把竹椅,既是一个休息区,又是室内外空间的连接。而公园里常见的物件,像树木、座椅、滑梯、石头等这些经典的元素,在设计师巧妙的设计下也被装进了店铺的室内空间。

其中,在室内,设计了一个贯穿于整个空间的大红楼梯,鲜明而亮眼。据了解,红楼梯的设计灵感也是来源于公园的公共滑梯。空间中的水泥柱网,周围均设计了效仿公园大树旁的“围树椅”。还有置物架和龙门架,运用的则是公园里的元素和上海常见的晾衣杆效果。

“一边百货”,丰富的内容选择「in the PARK mall」的时装版块与此前的门店有所不同,是以男装为主,相比于商场,虽然「in the PARK」体量有限,但也在尽可能的空间里提供丰富且精致的内容选择,除了常规的男装、鞋包、配饰,还将咖啡、出版物、音乐、生活杂货等生活内容汇集在了同一个空间。

「in the PARK 」还在时装买手店的运营模式基础上加入了“迷你百货” 概念。在分布设计上, in thePARK团队自选品和开发的杂货区、超市区、配饰区和男装为主的时装区域自由散布在三层空间内,在这个500平的空间里,in the PARK努力做到满足了客人吃、住、行以及精神层面的全方位需求。

线下活动,丰富体验in the PARK团队还策划推出了“人情市集”,通过一系列有活力且有创造力的品牌策划活动,带给顾客丰富多元的体验。集聚焦创意和精品品牌,人情市集已有原创精品咖啡品牌三顿半、鞋履设计品牌GRAPE、网红人气餐厅RAC Bar等品牌加入活动。

「in the PARK mall」关注商业,关注公园,关注生活,关注人群,关注创作。他将公园的标签深植顾客心中,并努力将自己的商业空间打造成城市间的人们前来放松心情、舒缓身心的集散场所。


02

成都REGULAR源野

高品味青年的“放空地”


在成都大源公园的腹心,隐藏着一个下沉式广场,一个简洁的水泥建筑和谐地隐入绿植之中,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就不禁一次地介绍过成都REGULAR源野这个项目。我曾用有创意,文艺感等标签来标注它。

调性、品味、态度,空间设计很高级,作为成都首个庭院式下沉商业体,该项目定位为「最具城市影响力的文化生活地标」。空间设计上,美学空间再搭配上地面地下的自然景色,安藤忠雄风格的水泥建筑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清新、时尚中又透露着丝丝高级感。

项目大量运用的清水混凝土,与露天空间外具有原始风貌的水泥承重梁柱相互呼应。清水混凝土的光滑为顾客带来舒适的感觉,看似坚硬却包容,又看似冷酷却柔和,彰显出项目所设计者想表达的“新生活方式”的态度。

正中央公共艺术空间gregarious是以美术馆为模板,极简几何风彰显品位和调性,同时兼具活动场地、陈列空间等功能。

隐秘、小众、精致,项目目的很明确地上是大源中央空间,均为团队精心挑选的优质商家,面包会有的面包店、Crescendo十域简餐店、荒石公园植物昆虫标本店、bymiga理发店,REGULAR源野集齐了20+新颖小店的潮流街区,可以感受到的是,在品牌选择上,选择轻量级品牌,主要场景是小酌、小聚、逛潮牌、定位十分清晰。

REGULAR源野内部设有event空间,准备了具有混凝土感的空旷空间,给新锐品牌做pop up Store,在表达对于先锋小众品牌认可的同时,打造一个精致的文青圣地。

面对对个性化与品味文化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来说,REGULAR源野正用自己的空间创意来抓住他们的眼球,这成为源野项目备受人们关注的法宝。将自然风物与热闹繁华融为一体,构成了集公共艺术空间、户外花园于一体的街区。

相比于传统的商业街区,小编认为,Regular 源野想做的是一个社交场。1个公共艺术空间,3个下沉户外花园,20个具有艺术性的店铺,轻量级的品牌项目,种种细微末节的用心让它更像是个天然文化秀场,演绎着生态人文、贩卖着公园理想、畅想着别样的生活方式,城市间的人们在这里,可找安静,可感浪漫,可想虚无,可享自由。


03

台中PARK2草悟广场

在城市中有调性的“慢生活”


在“公园+”商业综合体越来越火爆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的超越了传统商业的想象,台中PARK2草悟广场便是一个。

慢生活的“小而美”商业体据了解,PARK 2命名的由来,是来自于Parttwo的一语双关,象征着公园2.0进化后的更多可能。台中PARK2草悟广场以“慢生活”作为主题方向,打破了传统商场的既定想象,,以「大人系的公园」为定位,以公园、店铺、文艺生活为三大主轴,商业项目虽不到7000m2,但却是小而美项目的代表。

该商业体介于公园和商场之间,体现了慢生活的节奏特色。

空间设计应造型亮眼的透明度较高的铝网,打造出不规则、蜿蜒的廊道,分隔内外空间,方便充分融合生态绿植和自然采光,创造出可供消费者放松的公共空间。

在环境打造上也是偏向休闲,拥有橄榄树、非洲宝瓶树、酒瓶兰等多种植物,并利用多种岩石打造出野生的座椅,项目考虑到自身结构不适宜大量覆土种树,可开放空间对植物景观又有很高需求,景观设计特别邀来台湾第一间专为块根植物所建立的品牌「酉 5PM TWCAUDEX」合作,进行规划一系列低纬度旱生植物。

“打包式运动场地,兼顾运动和社交”项目中B1层户外广场中央的“打包运动场SPORT2GO!”是整个新项目的重要亮点。该区域的设计初衷是将运动项目模块化,以多点或单点式的单元组件,仅一台小货车就可以打包带走,让传统的健身房运动行为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采用木结构与钢结构,周围是绿植点缀,装置了夜间的动态感应灯,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将运动项目模块化,在解决健康问题同时,兼顾社交生活。

对于现在的城市人来说,运动时间分散,可能在可能在早晨上班前,也可能在中午午休时,也可能在晚上下班后,项目妥善安排大众不固定的运动时间,提升大众非预期性的项目体验感,让运动成为社交方式随时随地都能发生。

“丰富业态,特色品牌”除此之外在业态方面还有餐酒吧、咖啡、网红品牌,满足年轻人的新消费需求。本项目将格外流行的生活美学集合店、跨界集合店、文创艺术空间等新型复合店铺有机组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部落文化,其中有特色品牌:新村站着吃烤肉、意大利餐厅MOLINO、Draft Land、TOASTERiA CAFE、Sunday in the park等。

台中PARK2草悟广场提出了[都市森林,文化绿洲]的概念设想,打造“小而美”的商业体,让生活在城市间的人们切身体验有质感、有调性的“置身快时代,呼唤慢生活”向往场景。进入PARK2草悟广场的人们如同身处大片绿化的空间中,身处城市去感受自然生态。


04

写在最后


好的商业项目是应时代而生,随时代而动。近几年,受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人们将生活空间不断向户外延伸,室内朝向户外发展的生活趋势也在加速,公园性的公共及商业设施将已然形成一种趋势。可当“公园+”的商业综合体竞争不断加大的时候,总有一些商业项目给我们带来惊喜。小编想,这是因为他们在把握了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同时,还精准把握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对口的情绪价值,舍得在细枝末节的地方作文章,使得他们能够在众多商业体中“杀出重围”。

 

END
文章内容睿商业原创,转载请备注留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睿商业”(ID:sylsysydc)。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