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消费时代,体验式经济已然成为商业发展趋势的主流,如何能让消费者先沉浸在商业空间中,而非首要是消费,也成为购物中心和百货打造场景、引进业态时考虑的问题。而在体验式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凭借自身具有故事性、情怀感、文化IP、易与其他业态融合的特性,成为了各大购物中心争抢开发的对象。本文将通过六个经典案例进一步探析,用户体验至上+沉浸式场景打造+文化底蕴+跨界融合,如何解锁文化+商业的新组合,
01
茑屋书店何以“出场即网红”
2021年上海前滩太古里国庆开业,引发不少消费者前去打卡,其中作为主力店的茑屋书店更是成为了不得不去的一个网红打卡点。此前位于上生·新所得第一家茑屋书店,开业不久就迅速名列上海书店排行榜前三位,前滩太古里的第二家店更是解锁了2800㎡的超大空间,集书籍、文创、艺术、餐饮为一体,延伸前滩太古里的主题“wellness”,该茑屋定位为“Wellness Community”,旨在通过打造让人身心愉悦的场景,激发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
茑屋书店打造了一个非常舒适的玻璃屋,阳光从顶部投射,空间宽敞明亮又温暖,头顶的蓝色和原木色的书架,让人瞬间心情舒畅,忍不住驻足游逛。共设立四大主题区,「Feel」、「Think」、「Health」、「Beauty」。
Feel汇集了丰富的艺术书籍和艺术级工艺文具杂货;Think聚焦图书,多为文学、人文、工作人生、设计、建筑类,这也与前滩太古里时尚年轻,打造新生活方式的定位相关;Health包含特色生活杂货以及饮食、旅行等主题图书;Beauty即多为美妆、家居生活杂志、饰品等。
除了文创相关的零售外,还有丰富的艺术活动,如纽约画派画家Alex Katz的2021年“花卉系列”新作画展、资生堂护肤品牌活动等,在餐饮方面引进了日本的CONTACT,也并非单纯卖咖啡,此处集咖啡、共享办公、小众艺术商品为一体,更是"复合业态里面的复合"。一进茑屋,真的让人感觉别有洞天。
茑屋书店创立于1983年,该品牌实行千店千面的路线,每家店根据当地人群、所处商圈进行个性化运营,从场景设置、书籍类型都会不同,上述的前滩太古里店亦如是。早在沉浸式这个词出圈而前,茑屋书店就已经开始了这项服务,茑屋书店的商品大多没有价格牌,不设立传统收银台,没有推销海报、广告等,为的就是让消费者沉浸于此,延长停留时间。
比起来这里是买书消费的卖场思维,茑屋打造的是营造一个新生活方式,用户体验至上的买场思维。这也是文化+商业的核心所在,能够吸引消费者留下并驻足成为关键要素。
文化+商业如是,用户体验至上+沉浸式场景打造+文化底蕴+跨界融合成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北京朝阳大悦城·度刻
朝阳大悦城打造的度刻成为繁忙都市圈一处特别的空间。该项目2019年开业,位于朝阳大悦城9楼,是国内首个自我生长主题空间——度刻空间。
度刻空间容纳了国内知名书店上海三联书店,高晓松的“私人书房”晓岛,精品咖啡Seesaw,Tomacado花厨、艺术品创意空间——艺厘米、超级猩猩健身房、magicbus正版音乐周边品牌店等,选取的业态极具文化性和艺术性,同时也能满足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需求,此处空间成为一个小型的室内文创园区。一个以促进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小型社区。
该空间有5000平方米,从入口处就通过电梯两边悬挂得透光纱绢,以及带有刻度得创意图案山水画等展示出该场域的文艺气质。内部环境十分清幽,打造了景观天台区“山涧苔行”。此处“文创社区”通过书架将各个小店串联,而非冰冷的墙壁,更让消费者一入此间,沉浸感倍增。
上海保利时光里
上海保利时光里定位于文艺、创新,注重艺术生态、专注品质消费体验。项目当时引入了国内唯一的昆曲戏剧体验店(有戏)、顶尖肖像摄影艺术馆(MUSEE FOTO)、吴晓波频道旗下首个匠心集合空间(百匠大集)、当代艺术先驱“中国诚信画廊”(奥赛画廊)、国内首个商业空间内的拱券画廊(U Concept Gallery)等,艺术场景的加持极大丰富了文创空间的可能性。
昆曲戏剧体验店——有戏,是以戏曲为主题的文创品牌,能够提供戏曲课程和周边产品,让消费者更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昆曲,拥有区别于他地的独特体验。百匠大集在1000㎡的空间,设计了“百匠工坊”“匠心市集”“百匠秀场”三大主题,消费者既可以体验手作课程,也可以通过市集和秀场了解更多文创相关内容,扩充自身眼界,提高文化内涵,并在其中进行社交。
购物中心通过文创空间的设立,淡化商品消费,更突出自身文化性、艺术性的特征,让消费者来这里是为了增长见识,体验新生活方式,而并非只是单纯的购物,真正实现一种悦己性消费。
阿那亚
阿那亚是近几年非常出圈的文旅项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居风格的建筑让人好奇里面的世界,在阿那亚文创街区里面,既有居住,也有商业,真正呈现了一个文创社区理想化的样子,孤独图书馆、阿那亚礼堂、阿那亚美术馆、音乐厅、剧院,一系列呈现的文创产品和文创氛围吸引了更多有品味的商业进入,更多想法一致的人涌入。
这里聚集了各式新型的业态,例如十三邀小酒馆,既能够实现一场海边浪漫的微醺,还能够不定期遇见演员、作家、导演、艺术家、音乐人等,这让去小酒馆又多了份刺激感。北京中古玩具店SEED STATION种子站,美式风格的装修,从电影海报、黑胶唱片、杂志、中古家具,丰富且精致,如同掉进了异世界的黑洞,一走进很难拔出来。
还有Kar Room,由 Kar 与「在地文化」联合打造的集服装、艺术、家居、器物为一体的生活艺术空间,展售与其美学风格相同的陶瓷器皿、艺术画作等艺术家作品,艺术类的复合业态。还有非常多可以探索的小店,这里容纳了多种文化、多种艺术、多种气质的商品、艺术品和人。
阿那亚一年举办一千多场的活动,音乐节、文学节、诗歌节、马术节、业主读书会、戏剧节等,持续性、连贯性都让该场域的文化内涵和氛围逐渐加深。
阿那亚还预告了“阿那亚海滨滑板公园”计划在5月开放,滑板+公园都是近年兴起的年轻人喜爱的小众运动和休闲环境,这样一个海滨滑板公园又将吸引热爱运动的年轻人前往、留下。
三里屯多抓鱼
2022年新年伊始,多抓鱼三里屯开业,位于三里屯机电院75号,此处集合了市集、咖啡、服装、图书。整体面积超过1000平米,如同进入了巨大的厂房建筑,让消费者一踏进此间就如同穿越一般回到了90年代的站台市集。
in the PARK
in the PARK被称为是开在“公园”里的迷你百货。该项目是一个多品牌的集合店铺,位于上海安福路。在设计方面灵感主要选自中国传统公园。从入口前的花坛、复古竹凳到内部的滑梯、曲径通幽的小道,以及通透的室内空间与开敞的阳台,用现代化的方式重新演绎公园。
这家店在原来买手集合店基础上,增加了家具、音乐、出版物等品类,共有3个楼层共500㎡,商品的丰富,3层的空间,让该店成为了一个迷你百货。无论是文化艺术还是时尚服装,抑或是来这里品尝一杯咖啡,与朋友拍照打卡都成为了年轻人的首选之地,这里更多变成了一个青年人文化的集聚地和社交场所,逐渐趋于一种城市的公共空间。
结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睿商业”(ID:sylsysydc)。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