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睿独家丨还记得前滩太古里那些打卡的精致老年人吗?“活力老人”正推开未来消费新趋势的大门!

邦睿独家丨还记得前滩太古里那些打卡的精致老年人吗?“活力老人”正推开未来消费新趋势的大门!


有投资者说,人类在18世纪发现了儿童,19世纪发现了妇女,20世纪发现了老年人。总之,这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注定无法被忽视。
在百度词条上搜索“银发经济”,给出的定义为:银发经济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银发经济大致分为日用品经济、保健品经济和服务类经济等。当中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银发经济”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但,正如变化多端的当今消费市场,传统的去理解和开发银发经济真的就够了吗?
当今社会,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有钱、有闲、有追求,热衷于打卡时尚购物中心,喜欢摸索功能性的社交平台,热爱健身游泳运动,计划着满世界旅游......这群人的生活方式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届老年人太会玩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敞开怀抱,努力吸收各种新鲜事物。如果非要给这群老人的消费行为下一个定义,我们认为,上面提到的“银发经济”这个词实在是把他们形容的太过年迈和刻板,相比之下“活力老人”的消费生活更能体现出他们的积极和精致。

左中括号

有钱的“活力老人”
你怎能不羡慕?

左中括号
“我认为最佳的结婚年龄实在54的时候,那时候的我有工资,不用上班,还没房贷。”这是脱口秀演员赵晓卉的表演台词,话音未落,就迎来了现场的一片掌声,因为她真的讲出了在场年轻人的心声。

年轻人羡慕当下退休老人的生活,很大原因是因为经济的丰盈,的确是这样,跟以往的老年人相比,这一辈的老人们远比父辈祖辈们更加富足,往辈的老人没有什么消费能力,然而这一届的老人真的不同,他们有着相对充足的退休金,相对牢固经济的支撑可以让他们过一个优渥的晚年生活。
和当代的年轻人相比,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老年人,他们在年轻打拼的时候赶上了经济大发展的好时候,房价的飙升很多人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相比于大多数年轻人苦哈哈的还贷生活,这些老人不用背负房贷的压力,同时88%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险,在城镇地区,这一比例达到了92%,在收入稳定的同时,他们也乐于把钱花出去,消费能力强自然也不差,这怎能让人不羡慕呢?

对于钱的管理上,不同于传统的储蓄,这一届的老年人也开始注意买理财产品,他们出手阔绰、头脑精明。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盘,记者采访在场的叔叔阿姨,有位阿姨低调的说到:“就买个几十万试试。”让网友直呼大型凡尔赛现场。

更值得一说的是,根据阿里发布的《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里,老人用户的线上消费金额三年复合增长率已达到20.9%,还没到双十一当天,北京中老年消费者线上消费已超过5000元,远高于单身95后双十一的平均花销2341元 ,上至羽绒大衣,下到内衣鞋袜子,精致送礼的佳品养生气垫梳,喜庆场面必备的飞天茅台等,均在老人们的购物行列里。


左中括号

有闲的“活力老人”
他们让这些地方变得很有灵气

左中括号
前段时间,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的一篇《前滩太古里老人游乐指南》刷屏,目前阅读量已破10w+,原本定位“重奢”的上海前滩太古里,凭借方便歇脚、风景开阔、设施便利、拍照友好等特点深的老人们喜爱,叔叔阿姨们把前滩太古里的商场玩出了旅游集散地的味道。
可能你觉得这样年龄群体的消费者在商业客群面貌上来讲,未必会给自己长脸,可反过来讲,要是你项目做的差,阿姨叔叔们或许还不稀得光顾呢。


除了上海前滩太古里之外,魔都另外新开的两个商场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北外滩来福士、瑞虹太阳宫都能看到有大批量的老年人的身影,如果你不小心挡了几个老阿姨拍照,还会被他们叫:“小阿谷,不好意思,让一让”。

不仅在上海,在北京,原本定位于家居体验馆的美克洞学馆,也成为了老年人争相前来的打卡圣地。

在成都,刚开业不久的天府红购物中心,凭借着复古集市的设计,构筑了老年引力场。

或许这些项目在设计之初,并未把老年人作为主要目标客户群,可就是这群快乐时尚的活力老人,通过互联网和古早的口头传播,把这些景点“炒”成了“活力老人”圈的新晋打卡点,相比于年轻网红的高大上ins风打卡拍照,阿姨叔叔们的再简单明了的欢乐似乎更加吸引惹关注。也正是因为这群老人,为这些时尚的原本高冷时尚的购物中心注入了许多“灵气”。

左中括号

有追求的“活力老人”
愿意为自己的爱好买单

左中括号
在老年人群体中,更高领的长辈,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带带孙子,家庭一直是他们的重心;相较于“为子女而活”的上一辈老人,现在的“退休男女性”生活有了新的变化,这辈“活力老人”开始回归本我,注重个人需求。可以发现,他们在兴趣爱好上的消费支出不断上升。除了做家务外,他们喜欢聚会、学习、美妆、健身,对内心的丰盈和满足有着更高的要求。

根据京东数据显示 ,现如今老年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更加讲究,购买红木家具的消费占比高于全站的156%,花卉绿植消费占比高于全站110%,养宠物的消费占比全站高98%,同时爱好摄影、游泳和垂钓。



不仅如此,K歌、跳舞、点外卖、吃火锅....还有越来越多50岁以上的消费者爱好涌入轰趴馆、游乐园、CS拓展等新消费、新场景。


这群老年人,喜欢在现实主义的生活中交织浪漫色彩,他们愿意继续逐梦,注重悦己,喜欢实现自我,乐于表达自由......

左中括号

面对大有潜力的“活力老人”消费
我们要抓住什么趋势?

左中括号
抓住“活力老人”消费,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要开拓细分领域,布局适老产品,不断推出具有针对性的适老业态,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目前来说,中国的养老服务已经开始受到关注,市场上也出现了零星的健康管理(如蓝卡管理.....)、老年电商平台(如蜜爸妈.....)等新兴业态。但是,国内在针对老年人垂直细分的业态探索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 。

之前的“银发经济”文章中,我们提到了被称为“老年迪士尼”的日本永旺葛西店专门面向55岁以上老年人的做法。这两年间,日本在针对老年探索方面更是细中求精,不仅开设日本中最大的女性健身房Curves,还打造了专门针对50岁以上女性的“健身+养生”俱乐部Alpen。


此外,同样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市场也纷纷出现了各种各样新的业态。
比如,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专门为老年人和养老机构提供老年生活信息和咨询的服务公司,类似”携程”一样的中间商。在新西兰和奥地利,有专门为50岁以上老年人打造提供教育、特色餐饮、老年购物、互动交流等内容于一体的购物中心......

相较于国内品牌业态喜欢把老年人单独拎出来,草草划成一个整体而言,日本和西方国家讲究从不同性别、不同兴趣、不同生活习惯的老年人划分为一个个垂直细分的群体,为其定制精准服务,这样的理念在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有很大的意义。


END
文章内容睿商业原创,转载请备注留言。文内相关数据参考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商业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睿商业”(ID:sylsysydc)。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