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聊起工作,往往映入脑海的是一种焦虑、紧张的情绪。在当下越来越“卷”的环境里,企业该如何为员工缓解压力,营造轻松的工作环氛围,以此激发真正的创造力?
“逃避并不可耻,但真的有用吗?”
我们不如大胆地将环境本身作为“治疗”元素。
办公场所作为家之外的“第二空间”,其诸多元素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穆氏通过一系列定制化的方式,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属性,让办公空间也能成为治愈焦虑的存在,来看看我们是如何做的。
我们可以通过在空间中置入一系列元素,唤醒人们本身的“自愈力”,为其在工作场所中提供自我调节的条件。
艺术
按下隐藏的创造力开关!
过去20年里,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分部持续研究了艺术对健康的影响,相关成果证明,人的创意行为和其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艺术可以缓解精神疲劳和压力,其疗愈作用是持续性的。
观看视频,了解我们如何在空间中融合艺术体验。通过不同艺术表达展现企业价值与文化的同时,唤醒员工精神力,减轻焦虑。
自然元素
一场不费力的灵魂SPA
自然对人的健康、情绪、社会行为、认知能力以及生产力都有积极影响。人生来便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愿望。
通过在办公空间中引入多种植物、打造绿植墙,或是确保充足的自然光线,使用天然材料,便能在无形中帮助人们放松。
点击图片,探索华为北京的空中花园
此外,我们充分利用露台引导人们走向室外,甚至还把“会议室”搬到了户外,在阳光沐浴,微风轻拂下,是不是感到创意之泉的迸发?
点击图片,去领英硅谷开一场户外会议
在办公空间添加放松元素的基础上,员工的“自我调节”还需要空间机制的加持。连续工作更长的时间并不一定意味着更有效率。研究表明:当感到疲劳时,哪怕是“微休息”5分钟,也有助于精力的恢复。
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特别的“重启空间”,让员工自主选择何时休息,以何种方式休息。这些空间包括:冥想室、休闲健身区、游戏房、撸猫室、睡眠舱等。
此外,重启空间的存在本身,也是在向员工传递信号——雇主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这会给予人们休息的动力,从而达成一种双赢。
元宇宙的爆火将我们对虚拟世界的幻想推至顶峰,这种利用科技实现的深度沉浸与交互,也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办公场景中。
对于“重启空间”而言,要真正有效地帮助人们进入放松状态,它就需要让员工从踏入其中的那一刻起,忘记自己身处办公室这件事情。我们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虚实结合的“元空间”,以此延伸空间治愈力。
点击图片,走进穆氏上海冥想室
在穆氏上海办公室的冥想室中,我们通过声音、视觉、照明三位一体的场景空间,带你瞬间走进星空、登上高山。
穆氏与咖啡品牌Nespresso共同策展,我们将在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中,为“工作盒子:预见未来·2025”环节所打造的“云:共鸣之境”体验空间从深圳带入香港。在这个由科技高度赋能的体验空间中,我们通过数字化装置实现深度沉浸与交互,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尽管办公空间治愈焦虑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他们简单地堆砌,便能达到最大化效果,而需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属性、不同性格,来为办公空间定制舒压策略。因为汝之蜜糖,也可能是彼之砒霜。
点击图片,去莉莉丝游戏上海感受艺术氛围
在莉莉丝游戏的案例中,我们选择在其办公空间中放入艺术装置、自然元素。这是由于对莉莉丝的员工而言,他们时刻浸染在游戏,以及由科技构造的虚拟世界里,游戏对别人或许是一种即时性的舒压方式,但对莉莉丝的员工而言也可能是背道而驰,艺术氛围、运动解压以及设立一些放松的空间或许是更好、更恰当的选择。
穆氏的策略专家们会在项目初期对企业员工的空间行为、办公模式和组织文化开展深入调研,以确保空间的功能和形式都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
如今,办公空间已经不能只简单承载工作场所的角色,它需要被赋予更多元的思考,更有温度的设计,治愈当下正在面临压力危机的办公人群,让他们摆脱焦虑与倦怠的包围,在办公场所重新找回归属感,建立工作信心,从而提升工作体验。
自此,“卷”不再是主题,
在办公室“躺平”成了目标之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穆氏建筑设计”(ID:MMOS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