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来了!
NFT,这三个字母的简单组合,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创造了很多财富神话。
周董300多万的NTF说没就没:
这只《彩虹猫》NFT,售价60万美元:
余文乐入手的Cryptopunk像素系列,随随便便拿一副《CryptoPunk 9997》,港元3385万:
大家把这两张图保存一下,四舍五入也拥有了500万美元了!
看了这么多NFT作品,也许大家很难Get到其中的奥妙,“只了解买卖的方式方法,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至今,NFT与书画、音乐、体育、影视等等互相碰撞,各种NFT百花齐放,一度出现了万物皆可NFT的现象。
万物皆可NFT
在“万物皆可NFT化”的时下,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也开始铸造神话。
他的「595 music notes」NFT 计划,将595个音符铸造成595个数字藏品发行,每个数字藏品售卖10000日元(约500人民币)。简单点说,一个音符500块!
每一位拍卖者成功拍卖之后将会获得每个音符所在乐曲线谱中的数字图片,以及音符的视听播放。
仅首次出售,成交额就带来了595w日元(约329987元人民币)的收入,此后每次转售,坂本龙一团队仍可获得20%的交易额,此前出现比较高的转售价格为60W+日元(约合人民币33276元)。
除了个别的幸运儿:
其他就……除了抢不到,就还是抢不到。
也有对这种卖法持质疑态度的网友:音符拆卖,那绘画岂不是可以卖像素?
据说,坂本龙一本尊还期待出现一位能收齐595个音符的人,最终将他拆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再拼成一整首。那得多有钱啊~
同时首批抢购595个NFT的用户还可以参加该曲的手写乐谱,最终成交价为3000+w日元(约1663800人民币)。
此次围绕NFT的营销,坂本龙一团队可谓是名利双收!
The Fabricant Studio 的工作方式是邀请用户进行创造、铸造和交易作为NFT的数字服装,然后可以在元宇宙——一个新兴的数字宇宙的各种数字环境中穿着,用户可以在其中体验平行生活。
· NFT艺术 ·
比蒙娜丽莎更美好的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这个梗源自于奇葩说,它想表达的意思是说,艺术行为和稀缺性,甚至绝版,可以给艺术品带来更高的价值。
无独有偶,去年3月份一个艺术和NFT爱好者加密社区,直播烧毁由英国街头涂鸦艺术家Banksy画的一幅价值9.5万美元的原画,通过烧画,发行了NFT。
在投资者之间进行拍卖,经过5天的竞价,在OpenSea上面以228个ETH,按当时的价格大约38万美元被出售。
在圈内人看来,这不但不是炒作,还是一种规避数字藏品版权问题的有效手段。
原件虽然烧了,但数字藏品的成交价格,很快增加了三倍。烧毁原作,是为了不给买家留下版权隐患,保证这个数字藏品是线上线下唯一的作品。只有这样做,数字藏品的市场价值才能最大化。
有地就需要有房屋,可不是,建筑师来了。
建筑师们元宇宙大有玩法已经成为共识,其实早在2020年,多伦多艺术家 Krista Kim就设计了数字房屋 MARS HOUSE,也是世界上第一个 NFT 交易的数字房屋。
设计师灵感来源于京都禅宗建筑。
她说:“我的艺术是对电子禅宗的探索,在我们的屏幕上打造一个类似于禅宗花园的沉思打坐的环境。”
MARS HOUSE以NFT的方式在Superrare上进行售卖,以288醚的价格售出(一种类似于比特币的加密虚拟货币,相当于334万人民币),比很多实体房屋价格都贵。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也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上展示了一个虚拟艺术画廊“NFTism”,探索元宇宙中的建筑和社交互动。
随之而来的,家具设计师 Andres Reisinger 的 10 件数字家具 10 分钟售罄,共售卖出总价 293w 美元。
Andrés当时将他的 3D 渲染变成了真正的产品,再现绣球花以假乱真的花瓣。
在未来,建筑和家具可能不再一成不变,而会成为数字媒体和物质现实结合的交融体,将作为瞬态媒体而存在。
NFT是未来趋势?
图片素材:
ins@jaychou
ins@lok666
ins@JJ--lin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