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丨古画里的秋之美

白露丨古画里的秋之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诗经·蒹葭》记的白露之美。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时节,天气渐凉。送走酷暑,迎来秋高气爽。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禽鸟纷纷开始南飞过冬,贮藏珍馐以备冬。


在历代书画名迹中,既有白露蒹葭,沙岸栖雁与鸿雁高飞,更有烟水寒汀,深秋池水抚残荷。


鸿雁来



宋  崔白  芦雁图



宋  崔白  芦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崔白  芦雁图(局部)


此图题跋有“白露苍苍已结霜,蒹葭深处独徜徉。羽毛无损性情适,不羡高冈有凤凰。”


水滨芦丛下,有只孤雁徘徊停留着。雁先以浓淡墨双钩成轮廓,然后用水墨渍染,再填以赭色和花青,表现出毛羽丰润的光泽。绢地染上淡墨,使背景趋于明显,并有寒气笼罩的感觉。坡石上有“濠梁崔白”的款字。


宋  崔白  秋浦蓉宾


宋  崔白  秋浦蓉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崔白 秋浦蓉宾(局部)


本幅绘荷叶枯黄,芙蓉展艳,一派秋光旖旎,花间鹡鸰腾跃,翡翠静静停留,两鸿雁振翅凌空,意在千里。无画家款印,旧传为崔氏之作。

(传)明  吕纪  芦汀来雁图



(传)明  吕纪  芦汀来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明   吕纪   芦汀来雁图(局部)


吕纪画风有工笔设色和水墨写意二种。本幅画雁,一飞降,一仰首迎接,四雁结组,颇有呼应。用墨层次,鲜明活泼,于水墨画中是属佳作,但以风格论,无吕纪用笔如风蔌蔌之意。本幅款系后加,右下钤二印,其一“字以善”,是林良字,或出其手,或出其徒,待考。


明  朱芾  芦洲聚雁图



明  朱芾  芦洲聚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朱芾  芦洲聚雁图(局部)


本幅画潦水沙洲,枯柳岩石,群雁聚息芦丛情景,前人评为极得潇湘烟水之致。又据自题称,芦洲聚雁先画成,竹丛题跋系数年后所添加,是知亦为其自许之作品。


自题诗句中有:“湘浦冥鸿谁得似,碧天飞去又飞还。”


明  项圣谟  画芦雁



明  项圣谟  画芦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项圣谟(1597—1658)为元汴之孙。字孔彰,号易庵,又号胥樵。工书画山水,初学文衡山,扩于宋而取韵于元,乃项氏家族数代以来画名最高者。此幅写丛汀芦苇,群雁就宿,或低翔而下,或结阵远来。于江天空旷之中,写霜秋暮景,使人观之,若有萧瑟凛冽之气,可谓善画者以意胜也。鉴藏印记中有方“天籁阁中文孙”,足见其景仰祖父元汴之情。


白鹭 归


宋  佚名   芦鹭图



宋  佚名   芦鹭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宋  佚名   芦鹭图(局部)

此图以白鹭汀渚为题材,构图受到宣和画院风格的影响,左下小溪的画法则出现了马家画法的早期形式,鸟的画法受北宋花鸟画影响很明显。


宋  佚名   芦汀白鹭图




宋  佚名   芦汀白鹭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芦汀白鹭图(局部)


图绘白鹭两对栖于芦苇丛生的洲渚岸边,一饮啄、一飞降、一静息,一仰首迎接。全画用墨层次丰富,掌握住秋天的景致气氛。在题材、构图、设色上保留南宋汀渚水鸟小景画的意趣,但通幅笔力较为薄弱。


荷残


宋   佚名  秋荷野凫图



宋   佚名  秋荷野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秋荷野凫图(局部)


一只野雁蹒跚走向水边凸起的平石上,凝视着远方,不知是在寻找什么,还是在等待什么,它的神情真挚,颇为动人。而雁足踏着红蓼花,背后衬托残荷败叶和莲篷,有着浓浓的秋意,更显现出了孤雁那份萧瑟的意味。画雁用双钩填彩的方式,色泽以墨色为主,略加赭石和花青;其余景物也多用此方式,仅画草则较近于没骨法,不但笔笔精谨,且情韵生动,虽画面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沈暗,却仍不减其所展现出的宋代绘画韵味。


宋  马麟  残荷鸳鸯图



宋 马麟  残荷鸳鸯图  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宋 马麟  残荷鸳鸯图(局部)


画面绘荷塘近岸处残荷枯败,二枝莲蓬干枯,细杆上隐约可见薄薄的一层雪,弯曲似要折断;一对鸳鸯立于岸上,羽毛鲜艳,体态匀称,一只低头的似乎在寻找食物。


蒹 葭 苍 茫


元  吴镇  芦花寒雁图




元  吴镇  芦花寒雁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  吴镇  芦花寒雁图(局部)


此幅以平远法绘秋日水滨景色,水面微波荡漾,蒹葭苍苍,一双芦雁振翅飞起,渔父于舟头仰首凝视。画面空灵寒寂,形成了平淡清远的境界。图中以平行置景的手法表现空阔无际的水泊,以浓淡变化的水墨表现远近层次,平中见奇。


本幅自题:“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钤印“梅花盦”、“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钤鉴藏印“怡亲王宝”“黄氏仲明”“虚斋审定”等11方。《墨缘汇观续录》《虚斋名画录》着录。


元  王渊  寒江芦雁




元  王渊  寒江芦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王渊  寒江芦雁(局部)


图绘水滨双雁,一延颈啄啮芦根,一半合其目而休憩。毛羽丰润,神态生动。芦苇三两茎衬托其后,复有残荷几叶,益增萧瑟意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过后中秋眼看不远,又到一家团圆的好时节。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木心诞辰95周年纪念展丨今天,他的画作第一次离开乌镇
科艺融合:让美育扎根
数字艺术与NFT浅谈
灰娃:不要向灵魂询问

艺术领域里的“古”是什么

丰子恺放飞文学和艺术才思的精神家园缘缘堂

人性是艺术创作永恒的话题

审美居先 书法美育——“蒲公英计划”十周年侧记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