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care,从Alpha世代视角重新设计

Babycare,从Alpha世代视角重新设计






随着00后成长、10后诞生,Alpha 世代(通常指在 2010 年至 2025 年出生的一代)也开始更多地受到关注。同时,作为Alpha 世代的新生代父母正是拥有时髦育儿观念的千禧一代。身份的转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消费惯性,而是将个性化消费观念延续到了婴童产品的选择上,关注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功效、体验感、颜值和外观设计。





因此,在新生代父母对育儿投入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注重产品颜值和品质也不再是时尚潮流品牌的特权,甚至连越来越多的时装买手店都开始拓展婴童业务。而多个研究显示,3岁+儿童恰好处于艺术与兴趣的养成关键期。设计师创立的母婴品牌Babycare很懂得消费者需要什么,在兼顾实用与颜值的同时,双十一推出对Alpha 世代具有美学启蒙意义的《山海经》系列产品。














本次Babycare从我国最早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里汲取灵感,站在孩童的视角重新诠释神兽并应用于包装上。一方面,神话具有文学审美性、神秘叙事性、游戏性等特点,能够启发孩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儿童天生情感丰富,他们喜欢接近充满生命力的趣味产品。


品牌将产品紫盖湿巾、皇室拉拉裤、餐具礼盒、爬服、睡袋、竹棉与古代神兽里的美好寓意一一对应。象征大水的“夫诸”对应如“布”般厚实水润的紫盖湿巾;消灭百灾的瑞兽“麒”则为宝宝身体保驾护航,代言拉拉裤等,以孩童易懂的语言拆解、表达产品卖点,呈现生动有趣的品牌语言。




在视觉表达中,山海经系列海报采用拙朴童趣的字体,少了陌生与尖锐感,多了一丝温暖的感受,与儿童自身的审美表达趋于同频。对比传统山海经画本对神兽趋于写实与晦涩的处理,Babycare运用简单童趣的手绘线条刻画神兽,并在产品外观上也模仿神兽的造型,吸引儿童注意力。













同时,山海经系列产品画面色彩搭配多变而和谐,运用中饱和度暖色增加儿童的归属感和信任感。瑞兽麒、夫诸与青鸾选择邻近色,保证画面统一性和流畅性之余富有变化,增加节奏和律动感;神兽䑏疏与冉遗鱼采用大面积对比色,效果清晰、醒目而不刺眼;当康则选择单色配色,利用橘色的不同明度来进行配色,整体画面呈现高度的统一性。











上述山海经系列深挖孩子潜意识里的“舒适”得到灵感,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设计的灵感,也贯穿在产品视觉设计、品牌logo升级中。以婴童的视角出发,对母婴品牌进行创新和突破,传达为爱重新设计的品牌理念。









产品设计方面,孩童对颜色的感受除自身喜好外,也有因年龄划分的群体性审美取向,而低龄儿童处在对图形的敏感期,更热爱纯度、明度高的鲜艳色系,因此Babycare为新生儿提供的益智玩具、积木均采用鲜艳亮丽的色彩,为其带来高情绪价值。







儿童具有对美的本能追求,会受到美的驱动下意识做出一些行为和动作,这些瞬间是设计师应该捕获到并予以实现的。把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也是看起来仿佛没有设计感的设计会打动人心的根本所在——并不是没有设计,而是存在于潜意识中,意识不到这是被设计过的。
















Babycare也在努力践行这样遵循孩童本能的设计。今年3月进行品牌升级,推出全新极简化logo,摒弃掉了多余的装饰。首先在图形logo外观上,使用儿童积木游戏里的视觉逻辑,将大小不同的4个正圆形切割、组合成婴儿头像。留白部分拓宽了图形的象征意义,代表富有生命力的胚芽和细胞之时,也宣示着生命的初生,生命的纯洁,大爱无形。而字母设计部分采用同样的视觉语言,用大小各异的正圆形、四边形组合成新的字母logo。在应用时则可以将图形标与字母标像积木一般进行灵活组合,融合极简和童趣。




在颜色上,由于红色频率最低、波长最长,在视网膜聚焦时其颜色更为醒目,是宝宝能够识别的第一个色彩。Babycare新logo在延续原本的红色基础上,降低饱和度,适合宝宝的视觉发育,避免视觉疲劳,作为包装放置在生活场景里更相宜。








在产品外观色彩与品牌logo设计之外,Babycare作为母婴品牌差异化的一点还在于其对待产品开发的态度,将母婴用户的每一个体验流程考虑到,以用户体验为灵感来源和产品核心进行再设计。





产品在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工具,而工具能够激发人与人的联系,旨在互动,而不是为了销售。Babycare考虑到婴儿背带作为家长与婴儿的最常用互动用品,在成立之初就对背带进行了再设计。历经8年,从世界各地找寻合适的技术与最佳材料,对背带这件产品进行了9次迭代,获得了27项专利。






▲婴儿背带的设计过程















与此同时,Babycare注重儿童设计的安全性原则,将新生儿的安全放在首位。设计婴儿床时,由于婴儿床每天陪伴新生儿长达18个小时,而油漆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Babycare选择设计一款无漆、光滑无毛刺,168h窑干的木床,突破了固有的行业认知。










而Babycare作为母婴品牌,也不光考量儿童,同时也兼顾着另一群人,即育儿一方的父母。顺应目前爸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育儿生活的趋势,其在产品名称上更改了原本的“妈咪包”,采取中性色彩设计遛娃包,避免爸爸带娃出门时的尴尬。同时Babycare还推出了高定家居服等产品,满足新一代妈妈既要美也要舒服的需求,让妈妈真正“悦己”,从更加广阔的层面上关爱妈妈、尊重消费者,呼应其品牌价值观。










这样的人性化设计不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经济、社会价值,更有助于启发完善小朋友的思维方式,无异于承担了美育教育的功能。虽然设计美育在短期内很难有显性的成果,但在情感上的温度是留存久远的,当一代人成人后与父母共同回忆童年,这些充满美与爱的产品依然在记忆里闪闪发光,伴随他们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进。






随着使用对象的改变,品牌也会面临更新。近几年,母婴行业得到关注的同时也在提醒品牌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儿童与父母的需求理应得到同等程度的尊重,设计出来的产品兼具美育与实用,完成对小朋友艺术美学“启发式教育”的同时,满足新生代父母与宝宝的使用需求。针对这一点,新兴品牌Babycare交出了一份丰富而干练的答卷。
而在未来,希望在美学与设计刷新行业之外,也能看到一些真正从使用体验角度出发的人性化儿童产品设计,不是喧兵夺主、花里胡哨,而是尊重人们无意识的行为而激发出来的设计。



撰写:荔枝
文章排版:阿大、盐焗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设计便利店”(ID:designm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