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草原的牧羊女》米勒 – 世界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二百零九)

《巴比松草原的牧羊女》米勒 – 世界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二百零九)



巴比松草原的牧羊女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英国画家米勒创作于1863年的《巴比松草原的牧羊女》,这幅油画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局部图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也是法国巴比松派的代表画家。

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局部图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米勒,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局部图

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

直至画家寄居巴比松村,用写实的乡村风景画,开启法国巴比松画派,使世人被画家笔下乡村中的优雅而感动与折服。



局部图

这幅画里的牧羊女正在编织羊毛袜子。

她头上包着暗红色的绣花毧帽,身上披着旧毛毡披肩,下穿一条粉红色的毛裙,脚上裹着一双大头毛鞋,她的全身上下无一不是羊毛制品,表现了画家对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这幅画对牧羊女的形象处理比较细腻传神。



局部图

黑色的牧羊犬忠实的履行着它的职责,牧羊女背对着羊群,在淡蓝的天空下,自顾自地编织着手上的毛织品,她身影微躬,神情专注,宛如在向大自然祷告。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银牌艺术馆》

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银牌艺术馆”作者:银牌艺术馆(ID:XMYPYS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