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抄绘 | 隐藏在城市内部的红砖住宅

案例抄绘 | 隐藏在城市内部的红砖住宅

  案例抄绘 NO.3  




项目名称:VH住宅

设计:ODDO architects

位置:越南

案例来源:gooood

场地概况
VH住宅位于越南首都河内,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四口之家在狭小的基地上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基地地处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周边建筑分布密集,北侧相对开放,东侧建筑外围有城市道路通过。基地大致呈狭长矩形,面积相对较小,尺寸仅有4×16米。

 




 

形体生成

面对特殊的基地情况,传统住宅以客厅为核心空间的布局模式难以生效,设计师需考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合理的功能组织。从设计结果的技术图纸来看,设计师将各功能空间概括成若干小体量,并将小体量与院落空间交错排布,最终完成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其设计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过程加以提炼。


虚实划分
随后,设计师将一层空间划分成功能不同的三部分,每部分之间又通过庭院空间加以分隔,使室内空间有机会获得充足的阳光与景观。






入口选择
设计伊始,通常需要考虑建筑在基地中的位置与形态问题。在该设计中,到达建筑入口首先需要经过基地北侧的开放空地,此空地形成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缓冲,建筑正式入户门则位于建筑西侧,方向的转折再一次厘清了空间的公私属性,保证了住户日常生活的私密性。




功能排布
在一层功能组织方面,设计师依据功能的私密性从外至内依次布置客厅、餐厨、卧室功能,客厅与餐厅功能的开放性消解了走廊空间的存在,使原本狭长的空间得到了最大化利用,随后,设计师在二层遵循同样的逻辑依次放置两个院落和一个卧室功能盒子。





形体分化
设计师通过对体量、材质、开窗样式等进行深入设计而使建筑形体更加丰富,比如通过对建筑二层三个体量进行大小和开放度调整,使其整体形态不再呆板。



材料选择
VH住宅在材料选择上以红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红砖具有造价低、易获得的特点,有利于控制施工预算,此外,其独特的建造方式赋予了其产生多种纹理的可能性。这些纹理形成的孔洞可以使空间中形成自然的对流通风,减少了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同时也有利于配合植物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尤其适应越南的亚热带气候。







气候应对
建筑一层为开放连贯的开敞空间,有利于自然光和风充满空间,完美适应了当地亚热带气候。建筑二层部分空间使用了屋顶种植技术,同样为建筑隔热做出了贡献。











细节处理
漂浮感
在处理建筑二层形体时,设计师有意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二层体量的漂浮感,这种追求漂浮效果的心理在处理非单层建筑时比较常见,主要为了营造比较理想的视觉效果。在本案例中,除了比较常见的方法,如在建筑的材料和颜色上加以区分之外,该设计还通过在上下层体量之间保留一定缝隙来实现这一效果,从室外效果看,建筑上下层体量直观地脱开了一段距离;而从室内效果看,该段缝隙的存在使一层层高增大,并可透入更多阳光,进一步强化了漂浮效果。











节奏感
建筑二层共包括三个体块,分别为两个户外庭院、一个卧室。卧室的功能特点要求其空间形态为封闭性较强的完整体量,而户外庭院则让人容易代入“围合度较低的开阔空间”这类一般印象。倘若按上述形式将三者加以组合,其结果在观感上难免存在失衡感,因此,设计师将对形态要求较小、可塑性较强的庭院空间加以设计,使其拥有与卧室空间相似而不同的完整体量,既使两个庭院空间产生了开放与私密之氛围差异,同时也使二者与卧室体量之间产生宜人的节奏。








这种宜人的节奏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形体生成方面,在外立面开洞处理上也可略见一斑。如下图所示,设计师十分注意内部空间与对应立面之间的关系,一层平面中所有庭院空间的外立面均被进行开洞处理,其他空间则以实墙围合,空间与立面的对应关系阐明了建筑清晰的设计逻辑,同时使外立面产生了具有节奏美感的虚实变化。












本篇文章作者

冬眠

排版 | 审稿:望歸山

欢迎加入QQ学习交流群

群号:984785552



☝客服小东(48h 内回复)
朋友圈分享杂志和书籍










東西小院工作室

◐ 拆书稿|闲情杂谈|人物专访|大房子、小房子 ◑

转载及合作:ZRY5175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手记”(ID:DongXiXiaoYuanStudi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