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入侵一切,时尚只是一种复制粘帖吗?

AI入侵一切,时尚只是一种复制粘帖吗?

AI fashion,图片来自 scmp

 

最近,随着各大社交媒体推出“AI 绘画”功能,许多人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人工智能的冲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AI 离我们的生活又靠近了一大步。


其实在我们的视野之外,AI 能做到的事早已超越人们的想象,AI 编曲、AI 写作、AI 聊天……由国外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Open AI 构建的 Minecraft AI 在“学习”了 7000 小时的 Minecraft(游戏:《我的世界》)视频后,已经学会了复杂的键盘和鼠标操作并以此完成游戏中的任务,例如砍伐树木和制作工具。


Minecraft AI,图片来自 technologyreview


这是第一个可以在 Minecraft 中制作“钻石工具”的机器人,想要完成这项任务通常需要花费玩家 20 分钟,约执行 24000 个动作。


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在迎接 AI 的到来,时尚界当然也不会例外。


从“丑陋睡衣”到“未来和服”

AI 的八年进化

早在 2016 年,德国时尚平台 Zalando 与英国数字设计工作室 Stinkdigital 一起创建了“Muze”项目,该项目使用谷歌的机器学习系统 TensorFlow 与基于六百多名时尚达人风格偏好的 5,000 个数据集来训练神经网络,为了确保 AI 的设计足够时尚前卫,项目组成员引入了谷歌的时尚趋势报告作为“时尚指导”。


该项目将使用户能够创建符合自己喜好的虚拟 3D 时装设计。对于用户来说,这就像是属于自己的缪斯女神——他们只需要回答一些性格问题,画一点画,然后看看手机上发生了什么。


Muze,图片来自 YouTube


在当时,“Muze”项目在第一个月就创造了 40424 个时装设计,然而 AI 设计的时装虽然数量众多,质量却并不让人满意,这些设计被痛批为“毫无美感的丑陋睡衣”。



Mze 设计的时装,图片来自 sriexecutive

而八年后的今天,AI 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于 AI 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同样来自德国的 Carolina Kawakubo 是一名日本和服爱好者,已经在东京生活了十多年。在某一天,她发现了一个名为“Midjourney”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支持用户通过文本描述创建图像,借助 Midjourney,她终于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她的时装作品中,日本和服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文化、艺术风格与时尚趋势融合在一起,身着和服的女性可能戴着耳罩式耳机、极具科技感的巨大眼镜等现代配饰。虽然 AI 得出的结果往往与 Carolina Kawakubo 所设想的大相径庭,却也时常有出乎意料的优秀作品



Carolina Kawakubo 的作品,图片来自 mymodernmet


AI 为时尚带来了什么?

在如此直接地参与到设计工作中之前,AI 就已经在时尚界的幕后大放异彩。相比起更看重创造力的设计工作,自动化的时装制造、未来时尚趋势预测才是 AI 的优势区间。


目前时尚产业依然十分依赖手工制作,这使得产能和品控达到了一个瓶颈。而随着 AI 的加入,更加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将改变这个现状。诸如 Sewbo、Softwear 等公司正在通过开发自动化服装生产机械来彻底改变服装生产,利用 AI帮助执行自动化制造设施中可能存在风险或容易出错的任务,以减少工作量并提高工人的安全性。

而另一方面,时尚科技公司 Heuritech、在线时尚市场 Shoptrue 则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通过分析数百万张社交媒体图像或用户参与度数据来预测时尚趋势。



Shoptrue,图片来自 Shoptrue

当然,以上两类更偏向“弱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许不太符合人们对于 AI 的想象,这也是此前 AI 更活跃于幕后工作的原因。但经过多年“进化”,Carolina Kawakubo 等创意人士应用 AI 的例子标志着 AI 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



 AI design,图片来自 medium


通过 AI 在时尚行业的应用演变,其给人类与时尚行业带来的优势也逐渐明确:AI 并非粗暴地剥夺专业设计师的工作,而是提供了一种共生关系,帮助人类找到创作的边界。


在 AI 的帮助下,设计时的头脑风暴、不同风格的实验与服装实体化的过程变得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


AI的限制与规范
 

与 AI 带来的优势相对,网络上也涌现出不少关于 AI 的负面新闻。


在这场风波中,网络画师作为设计行业的代表首当其冲。AI 绘画需要学习大量作品,直接从网络上盗图就成为了获取作品门槛最低的方式。如今众多免费的 AI 绘画吸引来大批不了解版权的用户,有人为了个人利益,有人则只是为了好玩就擅自将某位画师的作品输入给 AI,AI 由此生成的作品也就不可避免地与原作相似。

在国外知名插画网站“Pixiv”(P 站)上,许多画师在简介中挂上警告:“请不要将我的画输入 AI”。而P站也发布了官方公告,表示从 10 月下旬开始增加专门的标签、排行榜将 AI 作画和其他作品加以区分。


美国游戏设计师用 AI 作品《太空歌剧院》参赛获奖。图片来自 newsroom


“AI 绘画”在争议中野蛮生长,与它想必,Meta 的 AI 语言模型 Galactica 就没那么幸运了。11 月 15 日,Meta 推出 Galactica,旨在帮助科学家进行研究。但可怜的 Galactica 还没来得及像“AI 绘画”一样大展拳脚,就在激烈的批评声中死去。


这场“暴死”的原因在于 AI 无法判断输入内容和输出内容的正确性,生成了许多难辨真假的错误论文。“正确”在设计行业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在科学研究上却尤为关键,于是在群情激愤下,仅仅三天后 Meta 就紧急取消了 Galactica 的公开演示。


用户批评 Galactica 生成错误论文,图片来自 twitter

仅仅版权问题、内容问题就给 AI 的推广泼了一盆冷水,但显而易见,AI 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在这个 AI 蓬勃发展的时代,受到最多伤害的无疑是内容创作者,在版权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他们的作品价值也无法等到公平对待。一位初学者可以通过 AI 的辅助轻松得到质量上乘的作品,这对于其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使用 AI 的创作者来说,与这样的对手竞争无疑是不公平的。


而对于使用 AI 的创作者来说同样不是有利无害。目前的 AI 依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它们所谓的生产作品本质上更像是把数据库中的内容按照要求“缝合”在一起,这也许有益于创作者们从世界上已有的优秀作品中找到新的灵感,却同时也将自己困在了数据排列组合的茧房。


在时尚行业已经有许多公司利用 AI 预测时尚的趋势,但这样得到的趋势永远失去了未知的魅力,倘若过于依赖 AI,时尚最终将成为对人类自己的模仿


Will we all be wearing clothes design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图片来自 metro

但 AI 暴露出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事物在初生阶段缺乏审查和限制,比起因噎废食地阻碍其发展,我们更需要确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AI 使用规范”


一对夫妇正在做这件事。现居柏林的艺术家MatDryhurst和音乐家HollyHerndon是AI的“老玩家”,但在 AI 被滥用的今天,他们正在开发一种被他们称之为“Source+”的标准,该标准旨在使创作者本人的意愿能够得到 AI 使用者的尊重,创作者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或退出,而加入其中则意味着允许自己的作品被用作 AI 的训练数据。




End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螺旋上升的时代进程却无法阻挡,面对 AI 的发展与被滥用的现状,无论是哪个行业都需要用更积极也更审慎的态度对待。


如今 AI 仍未像科幻电影所描述的一样,拥有自己的意识、情感和性格,它仅仅是一个工具,我们所要做的则是把一个工具打造成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形状。






参考资料:
1.https://mymodernmet.com/carolina-kawakubo-japanese-ai-generated-art/
2.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creative-ai-is-generating-some-messy-problems/2022/11/28/be2b2efc-6ee2-11ed-867c-8ec695e4afcd_story.html
3.https://www.inverse.com/input/culture/mat-dryhurst-holly-herndon-artists-ai-spawning-source-dall-e-midjourney
4.https://newsroom.unsw.edu.au/news/art-architecture-design/ai-art-everywhere-right-now-even-experts-don%E2%80%99t-know-what-it-will%C2%A0mean
5.https://techcrunch.com/2016/09/02/googles-new-project-muse-proves-machines-arent-that-great-at-fashion-design/






Writer
爆炸
Editor

Min
Presented by
Design Socia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SIGN SOCIAL”(ID:designsocialofficial)。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