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塞西莉亚·维纳,《大脑森林奇普》,2022,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
ABB周报
#2022/10/17
📌 塞西莉亚·维纳于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的委任项目揭幕
📌 气候变化抗议者向梵高画作泼洒番茄汤
📌 美国最高法院审理安迪·沃霍尔版权纠纷案
📌 2022年弗里兹伦敦艺博会开幕
📌 五位艺术界人士荣获2022年麦克阿瑟“天才奖”
📌 汪建伟、如恩设计研究室、文森·漆入选艺术之桥2023“年度系列”
📌 “燃冉”青年艺术大奖公布15位入围艺术家
📌 MINE PROJECT画廊更名为MOU PROJECTS
编辑 / Freya、武颖、黎扬扬
图片致谢相关艺术机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塞西莉亚·维纳于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的委任项目揭幕
塞西莉亚·维纳为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创作的“现代委任”作品《大脑森林奇普》
© Tate Photography
智利艺术家塞西莉亚·维纳 (Cecilia Vicuña) 为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创作的“现代委任”作品《大脑森林奇普》 (Brain Forest Quipu) 于10月11日揭幕。
委任项目作品包含雕塑、声音和视频,哀悼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原住民历史与文化的丧失:两件雕塑悬挂在高约27米的天花板处,由一系列包括未纺制羊毛、植物纤维、绳索、纸板在内的有机材料和现成品编织而成,其中一些物品是由伦敦本地拉美社群的妇女从泰晤士河岸收集的;伴随着雕塑的是由维纳与哥伦比亚音乐家里卡多·加洛 (Ricardo Gallo) 共同创作的声音部分,来自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音乐、维纳自己的声音、音乐和鸟鸣、虫鸣、流水声等田野录音交织混响;视频部分则汇集了原住民活动家、土地捍卫者们在线讲述自己故事的影像。
塞西莉亚·维纳以诗歌和激进的纺织雕塑而闻名,她的作品通常将天然材料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并探索生态、社群和社会正义的主题。奇普 (Quipu) 是一种以绳结进行测量、记录和通讯的古老系统,在她的创作生涯中,维纳始终以诗歌和艺术探索着这种失落的语言形式。
维纳认为:“地球是一片大脑森林 (Brain Forest) ,而奇普包含着万物的互联。”通过这件装置,艺术家邀请观众思考森林受到的破坏,气候变化的影响,原住民所遭受的暴力,以及如何才能本着修复的共有期待走到一起。该装置将从2022年10月11日展出至2023年4月16日。
02
气候变化抗议者向梵高画作泼洒番茄汤
“停止石油” (Just Stop Oil) 行动团体在伦敦国家美术馆抗议
COURTESY NATIONAL GALLERY
10月14日,隶属于气候变化行动团体“停止石油” (Just Stop Oil) 的两名年轻抗议者,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向文森特·梵高的标志性画作《向日葵》泼洒了一罐番茄汤。在攻击作品后,两人立即把自己的手粘在画作下方的墙上。抗议活动发生后不久,国家美术馆表示,梵高的画作没有受到伤害,只是它的框架遭受了“轻微损坏”。
这是“停止石油”近期进行的一系列抗议活动之一,其年轻的成员们一再试图以此推动政府对自然正遭受的种种破坏行为作出更快速地回应。他们采取的策略是将自己粘在艺术品上,通常不会对作品本身造成任何损害。抗议者承认,他们在选择目标时已经知道画布外覆盖着玻璃,他们不想伤害这幅画,而是要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注。“人类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在这个空间里得到了展示,然而我们的遗产却因为政府面对气候危机和生活成本危机的不作为而遭到了破坏”,该团体在推特上写道。
此番行动引发了强烈分歧,艺术界和各界人士都出于各种原因谴责了这次抗议活动。艺术史学家露丝·米林顿 (Ruth Millington) 认为:“梵高的《向日葵》是全世界最广受喜爱的画作之一,攻击它是不会获得公众的支持的。”
03
美国最高法院审理安迪·沃霍尔版权纠纷案
左:林恩·戈德史密斯,《Prince肖像》,1981
右:安迪·沃霍尔,《Prince系列》,1984
10月12日,美国最高法院就安迪·沃霍尔在作品“Prince系列”(1984)中使用摄影师林恩·戈德史密斯 (Lynn Goldsmith) 拍摄于1981年的Prince肖像是否构成侵权这一问题进行了近两小时的审理。诉讼最初由戈德史密斯在五年前向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基金会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 发起,她声称已故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没有征得她许可的情况下,非法使用了她为著名音乐家普林斯·罗杰斯·内尔森(艺名“Prince”)拍摄的肖像来创作他的丝网版画作品,且没有在作品中申明照片版权,也没有向她支付任何报酬。此案受到密切关注,因为它可能会对以挪用 (Appropriation) 为创作核心的艺术家产生广泛影响。
沃霍尔基金会代理律师罗曼·马丁内斯 (Roman Martinez) 认为沃霍尔通过改变原始照片的特征和使用目的,赋予了照片新的意义。他主张,如果戈德史密斯胜诉,将会对包括“Prince系列”在内的所有现代挪用艺术作品的后续创作产生影响。而为戈德史密斯辩护的律师丽莎·夏沃·布拉特 (Lisa Schiavo Blatt) 则断言,有利于沃霍尔基金会的裁决将在破坏艺术创作动机的基础之上摧毁摄影艺术。布拉特指出,现行版权法授予“创作者而非效仿者”制作衍生作品的权利,因此沃霍尔的胜利将意味着版权会被效仿者摆布。最高法院预计将在几个月内对案件作出裁决。
04
2022年弗里兹伦敦艺博会开幕
2022弗里兹伦敦艺博会
Photo by Naomi Rea
2022年弗里兹伦敦艺博会 (Frieze London) 及弗里兹大师展 (Frieze Masters) 于10月12日至16日举行。展会呈现来自42个国家的精彩展位,其中,由伊娃·朗格丽特 (Eva Langret) 担任总监的伦敦艺博会展出了超过160家世界领先的当代画廊的作品;而由内森·克莱门茨-吉塞匹 (Nathan Clements-Gillespie) 担任总监的大师展则展出了120多家画廊的作品,展品涵盖古今。此外,关注单元 (Focus) 及由桑德希尼·波达尔 (Sandhini Poddar) 所策划的“因陀罗网 (Indra’s Net) ”特别单元呈现了当代艺术的创意探索。
此次参展画廊阵容并无太大变化,西方蓝筹画廊包括白立方、卓纳画廊、豪瑟沃斯画廊、里森画廊、Thaddaeus Ropac等。白立方画廊带来安东尼·葛姆雷的雕塑、比亚翠兹·米拉塞斯的画作以及翠西·艾敏最新的9幅纸上作品等;豪瑟沃斯呈现辛迪·舍曼、路易丝·布尔乔亚、巴尔提·卡尔等艺术家;卓纳画廊聚焦于卢卡斯·阿鲁达的抽象作品、沃尔夫冈·提尔曼斯的摄影作品和胡玛·芭芭的雕塑作品等;里森画廊带来劳瑞·普罗沃斯特多媒介作品个展和特别单元“因陀罗网”中施拉泽·赫什阿里的绘画。
尽管先前部分业界人士担忧于下周开幕的“艺+巴黎:由巴塞尔艺术展呈献” (Paris+ par Art Basel) 首届展会会影响到弗里兹伦敦艺博会的观展人数,艺博会的实际观展情况和成交结果缓和了忧虑的情绪。在开幕首日,卓纳画廊展出的凯利·詹姆斯·马歇尔 (Kerry James Marshall) 的一副画作被一博物馆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收入馆藏,此作品主要探讨了黑人种族问题,而菲利普·加斯顿的一副抽象画作以480万美元的价格被豪瑟沃斯画廊售出。对于交易成果的乐观预期来源于美国买家因最近美元强势而占价格优势,另外经济衰退、能源危机、战争形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展会销售情况。
弗里兹伦敦艺博会艺术总监伊娃·朗格丽特表示,“今年的博览会不仅将歌颂伦敦的文化生活,还将展示这座城市的全球影响力。”今年的弗里玆伦敦艺博会加倍强调和巩固了英国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和关键地位,其主要竞争对手巴塞尔艺术展将在不久之后举办第一届巴黎展会,这为英国与法国的首都作为欧洲艺术贸易中心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增添了更多的关注。
05
五位艺术界人士荣获2022年麦克阿瑟“天才奖”
塔瓦雷斯·斯特拉坎,《蓝调(20212)》 (The Blues (20212) ) ,图片由艺术家和玛丽安古德曼画廊提供
近日,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的麦克阿瑟奖“天才奖”公布了2022年的获奖名单,五位艺术界人士因其“非凡的创造力”、“对未来重要进展的承诺”和“支持未来创造性工作的潜力”而获奖。该奖项创立于1981年,由麦克阿瑟基金会发起,每年从各行各业中评选出20至40名美国人或定居在美国的外国人,旨在奖励那些“在持续进行创造性工作方面显示出非凡能力和前途”的人。今年共有25位获奖者,每位获奖者将获得80万美元的奖金,且不附带任何条件,高于往年的62.5万美元。
五位获奖的艺术界人士分别是:巴哈马概念艺术家塔瓦雷斯·斯特拉坎 (Tavares Strachan) ,他的作品常常根植于科学、技术、神话、历史和探索的交汇处;出生于香港的美国艺术家、作家和出版商陈佩之 (Paul Chan) ,他的作品涉及地缘政治、全球化、气候变化、战争文献、暴力、偏差和色情等议题;建筑师出身的芝加哥本土艺术家阿曼达·威廉斯 (Amanda Williams) ,她的作品研究了色彩、种族和空间,同时模糊了艺术与建筑之间的传统界限;美国原住民圣语族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斯凯·霍平卡 (Sky Hopinka) ,他开发了一种聚焦原住民的新电影语言;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艺术家、社会活动家、音乐家和学者玛莎·冈萨雷斯 (Martha Gonzalez) ,她通过建立艺术合作社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06
汪建伟、如恩设计研究室、文森·漆入选艺术之桥2023“年度系列”
艺术之桥2023“年度系列”-“材料:时间与进化”艺术设计沙龙
从左到右依次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裁刘广汉以及著名艺术家汪建伟、徐震
“艺术之桥”起步于2018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携手旗下英国ACC出版集团 (ACC ART BOOKS) 、澳大利亚Images出版集团共同策划,深植国际出版,致力于艺术设计的国际传播与交流;“艺术之桥年度系列”是“艺术之桥”的重要项目。每年,“艺术之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设计师以及设计团队,以“国际出版+国际书展+国际论坛”的形式进行全球的推广。
今年艺术之桥2023“年度系列”邀请到中国当代新媒体和装置艺术家汪建伟、拥有多元化设计理念的如恩设计研究室,以及对东西文化兼容并蓄的法国大漆艺术家文森·漆 (Vincent Cazeneuve) 加入。“艺术之桥年度系列”的国际出版主要由英国ACC出版集团 、澳大利亚Images出版集团以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并在西方主流市场发行(含东亚、东南亚、南亚与西亚);同时,在法兰克福书展(欧美馆)与伦敦书展(欧美区)开设“艺术之桥”专项展位,进行图书与创意概念作品的展览展示、互动;在两大国际书展期间,还分别在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与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艺术设计论坛。
五年来,艺术之桥“年度系列”已举办六届,相继携手国内艺术家徐冰、白明、金宇澄、冷冰川、朱赢椿、杨明洁、许刚、张永和、徐卫国、朱哲琴、魏劭农、沈榆,国外艺术家和设计师Patrik Schumacher、四代田边竹云斋等人。
07
“燃冉”青年艺术大奖公布15位入围艺术家
“燃冉”青年艺术大奖
10月14日,“燃冉”青年艺术大奖公布了15位入围艺术家,“燃冉”文化顾问委员会从300多位艺术家和他们的600多份作品中选出兼具本土意识、国际视野和实验态度,且符合“回环之歌”主题的15位入围艺术家和作品。“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是由瑞安新天地旗下商业品牌XINTIANDI新天地与UCCA共同发起的三年战略合作,旨在结合双方资源与优势,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创作扶持与专业发展机会。
入围首届“燃冉”计划的青年艺术家有崔小清、冯晨、冯至炫、黄硕、李波、李汉威、刘亚洲、毛颖、谭淦泉、谭英杰、王欣、辛云鹏、杨牧石、张振和郑亦然(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15位入围的艺术家将基于“回环之歌”主题,再次构思全新的作品方案。文化顾问委员会将在新提交的作品方案中甄选出三位“燃冉”青年艺术奖获得者,主办方也会为三位优胜者提供资金支持以助其完成作品,最终的作品将在由UCCA Lab策划的“2022燃冉:回环之歌”艺术季(2022年12月3日至2023年1月20日)中同步呈现。
08
MINE PROJECT画廊更名为MOU PROJECTS
陈沁昕,《自不自然》,2022
热塑性塑料、复合性水性树脂、假植物、真植物,44 × 146 × 40 cm
图片来源于MOU PROJECTS
位于香港的MINE PROJECT画廊于10月12日宣布正式更名为MOU PROJECTS。画廊自2019年成立至今致力推广本地及国际的新兴艺术家,为他们举办在香港及亚洲地区的首次展览。今年举办的展览包括熊佳翔个展“惊梦”、亚力克斯·加德纳 (Alex Gardner) 个展“Drawing No Conclusions”以及正在进行中的龚斌香港首展“是爱,动太阳而移群星”。
此外,MINE PROJECT曾参加2022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呈现香港艺术家陈沁昕Tap Chan (生于1981年,香港) 的个人项目 —— 一个源自艺术家心灵的内部架构,一个如陌生梦境般的景观。
MOU PROJECTS将继续推动艺术对话及观念性创新,支持跨越媒介的新兴艺术家深入探索实验性的实践和突破边界的精神,以反映当代社会现实以及创造别样的当代美学。
REVIEW ↓
同频
艺术家如何工作?“工作室”有多少种可能性?
喷水池
张文心、顾灵、刘雨佳:深时尺度下的风景
ABB周报
布鲁诺·拉图尔逝世;克里斯·德肯转任卡地亚艺术基金会总监;英国新任首相拒绝归还帕特农神庙雕塑;大卫·林奇加入佩斯画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rt Ba Ba”(ID:Art-Ba-B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