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 | 安道以“公园”连接人与城市,促进城市福祉
今天是10月31日,也是世界城市日。
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首个由中国政府发起的国际日。世界城市日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总主题,今年的主题是“行动,从地方走向全球”,旨在促进提高国际社会对全球可持续城市化的关注,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我国不断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成为连接人与城市、自然的基本点。
家门口的社区公园,或许是城市公园的最小单位,也是人感知幸福距离最近的场所。
在重庆,公园不仅是诗意生活的空间载体,还是居民自定义街区生活与功能形态的触媒。
我们做以自然为基底的「健康家」,做缔造学院派生活环境的「精神家」。
公园,因为人的参与而富有主题和特色,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城市里也不会出现两座完全相同的公园。
用一处“城市丛林”,让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嬉笑、打闹,与自然互动;人们也来到这里,遛狗、交谈,从陌生到熟悉,传递生活的快乐与温度。
你发现了吗?在生活社区中、在办公空间的间隙、在城市转角,都能看见并进入的地方——它们被称之为“口袋公园”,也是安道探讨都市日常的“生活感”的叙事方式之一。
在我们的创作理念中,口袋公园建设的重点在“园”,以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为着力点,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园体系和联通城市内外的生态网络,把自然引入城市,形成美丽公园城市形态,点亮城市绿色。
我们以“口袋公园计划”将散落在城市中的边角地变成容纳生活的场所,打破城市的“内部郊区化”,激活社区,从内向外辐射,重建社区连接,找回消失的“附近”。
当口袋公园进入地铁空间,那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杭州地铁沿线之潮王路地铁站口袋公园
杭州地铁沿线之学院路地铁站口袋公园
以江北区原产的“雨花石”为灵感,运用现代简约的特色设计手法,将原来棱角分明的无障碍电梯、风亭、冷却塔进行艺术化柔性处理,不仅解决了现场风亭的美观和艺术化的难题,还在彰显南京城市文化基底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一处独特、便捷、共享的游憩空间。
南京地铁长江大桥北站“江滩拾贝”口袋公园
城市家具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点缀着公园的自然与人文面貌,也吸引人们进入与之互动,成为亲密的生活场景。
从自然中提取设计元素,融入运河的故事、城市的更迭、工业的记忆,让这座特色文化地标公园真正意义上实现情感的更新和回归。
建成不久的小河公园深受人们的喜爱,打卡、晒照、分享,这是一次对工业遗存的成功更新,延续了运河的峥嵘历史岁月,让过去与未来、工业与自然深情相融。
每一次设计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带给人最舒适的生活体验。
在良渚文化村,以美学和功能的提升为主,以村民的功能需求为主导,保留自然肌理和场地记忆;尊重自然,保留场地内的所有树木,修缮长势较差的灌木;采用局部翻新、功能升级、修复、边界渗透的手法,进行场地“微”更新,让良渚文化村成为“梦想居住的地方”。
从家门口的公园、口袋公园到城市公园,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我们期待用“公园生活”,来实践一种更亲密的栖居生活——引导人们到户外享受人与自然的互动、建立人与人之间更加良善的关系,以此来打造更加具有想象力的栖居目的地。
——
在城市开发的存量经济背景下,如何以设计创意的力量激发城市更新的价值?我们以《从土地到目的地》开启打造未来目的地新形态的探讨,敬请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ntao安道”(ID:antao_group)。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