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如何从乡村振兴中获益—以上海吴房村为例
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前言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根本和基础前提。农村产业要有大动作,依靠村庄自身力量或许有限,诸如郭占武这样的领头人也并不多见,想要实现村庄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大部分乡村来说,还是要有外来资本的注入。
(郭占武: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党支部书记、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创始人和设计师,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度人物。)
有外来资本进驻的乡村,就会出现政府、开发商、农民、村镇集体等多方利益群体的协作与博弈,农民由于远离政策决断的核心,常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上海吴房村为例,探索乡村振兴中村民的获益渠道。
(上海吴房村入选2019年6月启动建设的上海9个涉农区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01
改造前村庄概况
吴房村位于奉贤区青村镇西南部,距上海主城区仅40公里,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村域面积1.99平方公里,村民总户数481户,以黄桃种植为特色,全村果树种植面积为650亩。
吴房村的发展存在很多现实困境,曾被戏称为“树老、地老、人老”的“三老”村庄。村庄空心化明显,特色主营农产品——黄桃树龄超过30年,经济体量小,经营分散,家庭务农收入低,2017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约为9600元,仅占上海及奉贤平均水平的35%。
改造前的吴房村
02
开发主体
吴房村搭建了“开发建设、资产管理、招商运营”三大平台,由镇集体企业上海胤腾、上海桃源里主导进行开发建设和土地整理、房屋收储等的资产管理;由国资、镇集体、社会资本合作的上海思尔腾负责村庄整体运营,整合多方力量,推动各类优质资源资本向村庄集聚。
三大平台分工图
03
产业导入
吴房村紧抓“黄桃”这一特色产业,朝着基地管理、科技赋能、延伸发展的方向拓展黄桃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并依托闲置民居发展餐饮、民宿、会议等旅游接待服务,从而形成“农特+文旅”两大产业,实现当地产业增效、品牌强农。
农特产业:吴房村虽已发展黄桃种植三十余年,但黄桃知名度一般,产量及价格都不高。思尔腾主要实施了以下三大发展策略:
(1)建立基地,统一管理
上海思尔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吴房村、解放村共计约670亩农用地,建立黄桃种植基地,实施统一管理。包括统一供肥、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实现“产业化经营、市场化管理”,吴房黄桃增加了产量、提升了品质、拓宽了销路。
吴房黄桃
(2)专业团队对农业技术保驾护航
吴房村是上海农科院“奉贤黄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重要基地。上海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黄桃进行了品种改良,成功培育了以“锦绣黄桃”为代表的鲜食与加工兼用的新品种。对吴房村进行全面土壤改良,试行机械化种植、自动滴灌、机械化采收。
上海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科技人员对黄桃进行品种改良
(3)延伸产业链
吴房村围绕“黄桃+”发展产业延伸品,如黄桃汽水、黄桃啤酒、黄桃糕点等,并发布了奉贤黄桃IP形象——“桃夭夭”“桃美眉”。
黄桃啤酒
黄桃汽水
黄桃糕点
(4)文旅产业
村庄内设置了餐饮、文化、民宿、会议、户外等文化和旅游业态,丰富游客体验。
田心农创市集
(5)乡村办公
在村庄相对安静的区域设计了 “驻村企业岛”,包含总部办公、艺术家工作室、青创中心、孵化企业服务楼等,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安静的办公氛围,成为上海乡村办公的一大亮点。吴房村已陆续吸引了30多家企业、名人工作室和高校创新团队入驻,入驻企业类型以艺术创作、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等行业为主。
04
发展现状
吴房村经过两年多的改造,桃树竹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颇有桃源意境,已经成为上海知名的网红村,村内旅游体验业态丰富,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并迅速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都曾轮番播报。
如今的吴房村
从上海吴房村的种种做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农民在其中的获益点:
(1)农民的角色转变
随着各项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村庄风貌的改头换面,吴房村内的入驻企业、文化和旅游项目日益增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不再选择外出务工,而是就近就业,甚至许多已在城市工作的青壮年也开始陆续回流,再加上闲置资源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变成资产,农民的角色,由原来的农业种植个体户,转变成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农民、房东和股东。
(2)农民的增收渠道
吴房村在发展过程中,吸纳本村富余劳动力,帮助130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构建了“租金+股金+薪金”的收益模式。2021年预计实现一期区域内村民户均年增收10万元,其中宅基房屋租金户均3万、分红户均3万元、就业收入户均4万元。
租金:农用地流转给村经济合作社,由上海思尔腾统一管理,农民可获得土地流转金。
闲置房屋统一租赁给村经济合作社,由上海思尔腾负责招引商铺,农民可获得房屋租金。
股金:村集体以农用地、宅基地、林地、水域等资源作价入股,根据经营公司的运营收益获取分红。
薪金:村庄发展黄桃产业化种植,并招聘村民开展日常农事劳作,建于村内的黄桃分拣中心也为村民提供不少劳动岗位。村庄的物业管理以及各招引商铺、文旅体验项目的服务管理工作,优先招录本村村民,吸纳富余劳动力。
(3)农村的生活环境
村庄居住区开展了风貌改造及市政设施建设,电力、煤气、自来水、宽带等现代生活要素已经建设完善,村庄建筑按照海派江南、粉墙黛瓦的风格统一改造,以前浑浊零乱的小河浜梳理后清澈见底,青石板、磨盘农具等农家本色也被一一还原,村民们有了更加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
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
结语
吴房村通过产业升级,让农民的角色更多元化,村庄的资源变资产,构建了“租金+股金+薪金”的收益模式,村庄生活环境和配套服务得到很大提升。农民是否满意,是检验乡村振兴成效的标尺,只有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和利益,乡村产业发展才能持久,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资料:
1、上海奉贤吴房村:吸引国资助力乡村高质量振兴
2、吴房有啥?将将将~吴房小管家攻略手册请签收
3、【乡村振兴示范村】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王敬丽
编辑/版丨蓝多多
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
联系电话:0571-85066824
业务咨询电话:18600022980
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镇乌托邦”(ID:gh_2a5dd2dd824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