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机更新之转角遇见美——口袋公园
“推窗见绿,推门见景”,城市中零散建设的口袋公园,在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将城市美学赋予了更高的价值,是居民在城市中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空间归宿。
前言
近年来,口袋公园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散落在国内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融入了城市“基因”,记载了城市记忆,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你的家门口,有口袋公园吗?
口袋公园
为用户设计的小公园:在许多城市社区中,商业和住宅结构通常在景观中占主导地位,而公园和其他娱乐设施的绿地通常非常宝贵。因此,邻近地区的工人和居民几乎没有地方聚集、放松或享受户外活动,长久以来城市居民的身体和娱乐需求也受到影响。为了帮助填补这一“绿色”空白,社区越来越多地寻求将废弃空间和未使用区域转变为口袋公园设计。
口袋公园可以特别规划,或者因巧合而成。废弃的、形状不规则的地段是这些景观建筑微型杰作的绝佳选择,由于体积较小,袖珍公园往往不是以服务于超本地化的人口为目的,也不是一个更广阔的公园。商业区的口袋公园可能更多地迎合用户,作为他们享用午餐或在各种桌椅上休息的地方;而住宅区的口袋公园可能更多地关注周边地区的儿童并为他们提供有一个可以玩乐的场地。通常情况下,考虑到这些因素,口袋公园通常会收到来自潜在用户的大量输入和反馈,让他们对自己想要的口袋公园以及如何配置有发言权。
城市环境中的绿洲:除了社会效益,口袋公园还可以提供生态效益;创造一个绿色空间或一种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分开的缓冲区。小型生态系统在袖珍公园内发展壮大并不少见,通常会吸引各种城市野生动物。尽管它们通常是供人类使用的,但这些袖珍公园通常可以为鸟类和其他生物创造一个安全而温馨的环境,还可以通过减少过度拥挤来缓解大型公园的环境压力。接下来笔者通过浅析国内几个口袋公园案例,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口袋公园的美好。
案例一:东山少爷广场
项目位置: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
占地面积:898平方米。
广场进行有机更新的的同时充分地保留并利用原有树木,通过对景观流线的设计,营造出光影流动的休憩场所;广场内的绿植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充分融合,背景墙上岭南画派代表陈树人先生手书的“东山”二字镂空设计透出墙后欣欣向荣的绿植;历史纪元墙展现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程;社区内通过数字化应用和标识使居民能够了解当地的旅游文化和周边的配套设施。
此外,广场安装的坐凳作为花池围挡的弧形城市家具,增加了休憩空间,也让整个广场空间流线由枯燥的直线变为更富有探索性趣味的曲线。有市民称,这就好像一道光带,穿梭在广场上。
为了加大广场夜间使用率,设计方增设温馨柔和的夜间照明,既给社区老年人提供了活动场所,也成为不少年轻人打卡活动新兴社区,真正激活这个社区公共节点的能量传递。
案例二:广州中海观澜府·海宝乐园
项目位置:广州中海观澜府;
占地面积:2790平方米。
项目俯瞰图
位于珠江河畔的一个满载欢乐的儿童乐园,它没有较重的设施感,是以简洁艺术、去形象化的方式打造的简单轻松又不失想象的空间。设计团队用红砖打造起伏的地形,将玩法融于场地,提倡空间即游戏,游戏即空间。乐园秉承为儿童而设计以及全龄乐融的理念,以“海宝”为原型创造了一个儿童游乐空间,不以具象的形象表达,而以抽象的形式存在,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整个海宝乐园以明亮的黄色为主,感觉温馨又充满活力,而地面则是铺设砖红色的地垫,印证着广州独有的老城记忆,与儿童游乐设施相映成趣。
案例三:社仁坊口袋公园
项目位置:广州越华路;
占地面积:9700平方米。
越华路的口袋公园,其实是由社仁坊旧址(杨匏安第二旧居)改造而成。因为有高差,有植物造景,整个庭院看起来小中见大,典型的中式庭院。建筑部分用的虽然是现代的材料,配色和细节上却很雅致传统。小路做的很有现代中式的复古感觉,并且符合人体工学。最让人惊喜的是,在华灯初下的时候,亮起的灯饰也把场所勾勒出一种白天没有的中式时尚感。
公园是半开放式设计。虽然没有门来阻挡它,但另一边是用墙与其他建筑隔开的。墙壁涂有白色油漆和墨绿色砖瓦屋顶。墙后的树木高低错落,仿佛要越过墙,把树枝伸进公园,来窥一隅园里的风景。围墙沿线的草坪比其他地方的草坪更厚、更高。公园里的长廊有绿色的砖飞檐和古色古香的栏杆。走在长长的走廊上,你似乎会在梦中穿过古老的景色。也许穿着飘逸的汉服拍照是一幅古老的诗意画卷。公园里还有两座诗意的亭子,不远处的高楼大厦却充满了现代气息。这两种风格的建筑被放置在同一个镜框中,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又说不出的协调。
如何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口袋公园?在笔者看来,一是应该注重公园的综合效益提高。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口袋公园的循环发展;二是创新元素融入,实现口袋公园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三是完善公园评价体系,做到公众参与与管理相结合,做到真正符合城市更新发展和满足市民需求。
结语
尽管从技术上讲,它们在商业公园和游乐场行业中并不是一种新产品,但口袋公园无疑正朝着向上的方向发展。它们的环境效益、吸引新企业和居民的经济潜力以及积极的公共卫生形象让许多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热切地想到要创建一个完美设计和建造的利基环境,并考虑到当地用户的需求。有如此多的可能性和潜力,很容易看出为什么口袋公园在世界许多城市中心都在上升。
口袋公园,对于城市发展而言,看似是小修小补的微更新,塑造的却是回归人本的活力空间。在最细微的地方,创建一个意外的惊喜,一个负面的微空间最后成为积极的示范。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陈滢
编辑/版 丨蓝多多
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
联系电话:0571-85066824
业务咨询电话:18600022980
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镇乌托邦”(ID:gh_2a5dd2dd824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