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像 │ 李希米:家具也可以是移动的美术馆

群像 │ 李希米:家具也可以是移动的美术馆


近几年,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本土原创家具品牌,尤其在疫情当下,当人们无法前往远方找寻灵魂的归宿时,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移回自身,回到“附近”,这时,选几件契合自己生活理念,审美同频的家具,则成为了最有趣的事。
家具不仅蕴含着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也代表着消费者对其的认可。当人们在挑选,购买家具时便完成了一次设计师与消费者对艺术的传递,或者说,更像是一场将美术馆搬进自家的行为艺术。
要完成这一场艺术的交接,打动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的现代家具设计行业刚刚起步的当下,如何把握快速发展的市场,保持家具设计的生命力,是这个行业的痛点之一。

2022年部分参展品牌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中国家具设计品牌URBANCRAFT主理人李希米则早早地关注到了这一点。2021年,李希米受深圳时尚家具设计周邀请,策划了设计坐标主题概念展,以四个相互独立的展区从哲学、人文、生活方式等探讨了关于未来家具的思考。
今年,李希米将目光聚焦在快速更迭的市场上,这一次,他与十余个国内外品牌、设计师合作,一同呈现家具与设计行业的共生景象,尝试解答家具应用边界的突破与跨界合作的更多可能。

李希米 ©Wallpaper

李希米,家具设计品牌URBANCRAFT与设计工作室Ximi Li Design创始人,中国美术学院特聘设计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士、米兰理工大学家具设计硕士,曾先后跟随意大利设计大师 ANDREA BRANZI 和 LUCA TRAZZI 工作。

JIAZHUANG”嫁妆系列 ©URBANCRAFT

URBANCRAFT是他在2016年成立的家具设计品牌从当下的中国出发,着眼于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产品既有历史的痕迹,又有感性的表达。
2017年,李希米成立工作室Ximi Li Design。在他的工作室中会明确一点,要记住自己的身份首先是一个设计师,不论这个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都需要以设计的方式来呈现。这种方式可以是将一个有艺术性元素的作品做减法,也可以一开始就以最简洁和明确的方式将它表现出来。它的语义需要是明确的,观者不需要去猜想他们在做什么。最重要的是,作品能引发受众群体最大程度的共鸣。

Monochrome Basic系列 ©URBANCRAFT

2021年,URBANCRAFT成立子品牌monochrome,用“去设计中心”的工作方法,选择铝作为主要材料,不同于精致、追求完美的URBANCRAFT ,monochrome更多的是表达物品的“不完美”,将其纳入设计语言,原原本本地呈现出制作痕迹。
在李希米看来,设计和艺术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平行和孤立的。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市场会更加细分,表达方式更多元化,这其中一部分客户的需求也会更个人化,一部分设计师对于艺术及先锋性元素的运用也会更多地出现在设计品类里。

STRUCTURE沙发 ©URBANCRAFT

于是,同年URBANCRAFT催生出了新的产品体系URBANCRAFT Limited Edition。品牌邀请用户分享他们的诉求和想法,再与设计师共同碰撞,由设计师为用户创作一件只属于他/她的家具。
对于李希米团队来说,URBANCRAFT Limited Edition的创作实现是国内家具领域从来没有过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对设计师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种不确定性,又能帮助他们将设计思维更往前推进一步。

近年来,李希米注意到艺术越来越商业及市场流通化,很多艺术家也开始像设计师一样去思考和分析当下的市场。同时他也注意到设计的外延也不断扩大,有些设计师开始探求内心,会更加随心地去表达和享受这一行业。

设计师、制造商、消费者,甚至是其他行业的设计者,不同的角度都能带来新的灵感思考。设计的维度就像一个十字坐标,往外能延伸到哪种程度?
在2021年深圳时尚家具设计周现场,李希米尝试以「设计坐标」为主题来探讨这个问题,展览借四个不同维度的话题串联起4个概念展区块,分别为包括探讨未来生活方式的“居住在2050”,与时装设计师跨界合作、探索设计师创作边界的“穿衣服”;以及“创意剧场”和“解构 DNA”。

“居住在2050”展会现场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李希米在“居住在2050”概念展中,和丹麦纺织品牌Kvadrat合作了一系列设计装置,从艺术、心理、关怀及家庭等几方面来探讨了2050年的家具形态。这个展区里的每一件产品,都是一种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想象。

“穿衣服”展会现场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在“穿衣服”展区,李希米和家居、服装品牌LAB by JNBY HOME、swaying以“失序”和“Inside Out”为主题,进行跨边界的产品合作。在这个板块里,由李希米进行家具“框架”的设计,服装设计师对其进行软包、面料的创作,为家具“穿上衣服”。

“创意剧场”展会现场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解构DNA”展会现场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自开展以来,现场收获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了活动的一个“著名打卡点”。一方面,新一代消费者对设计的关注度以及时尚的敏感度逐渐提高,展览的艺术性能更好地打动他们;另一方面。展览很好地融合了众多的一线设计品牌,崭新的陈列方式也是市面上少见的。
一个能发现美、创造美同时又很理性的设计师,能为品牌持续注入生命力。就像森林里的大树,不断地汲取自然界的养分,保持生长,又能与其他生物进行互动,互相配合形成有机的生态循环。
森林的运转规律在家具与设计行业中也同样适用,在延续去年跨界合作的前提下,李希米以「设计森林」这一主题,再次开启概念展。

「设计森林」活动海报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这一次,展览不再设立独立的板块,而是在同一主题下分别呈现并彼此呼应,整体空间的造型有机流动,以不同的植物种类作为大主题概念的分区,搭配不同产品。
品牌与设计师是相辅相成的,设计师的个人色彩和元素注入品牌,能够给品牌自身基因带来新的火花,品牌自身保有的设计敏锐度又能给设计师带来灵感,在这样的运转机制下,二者逐渐形成良性的共生关系。

「设计森林」参展品牌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设计森林/共生”、“设计森林/氧气”和“设计森林/光”。
 


















































“设计森林/共生”展区参展品牌一览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在“设计森林/共生”展区,八个有着丰富的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意大利品牌:Arper、AMINI、Fontana Arte、Frag、GLAMORA、MAGIS、SELETTI、Venini将尝试解构设计师在意大利家具行业发展历程中的角色。国内拥有成熟模式与各国设计师合作的原创品牌都汇里,也会在现场探讨国内外设计师在品牌建造中的关键作用。
 




















“设计森林/氧气”展区参展品牌一览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延续上一年的跨界尝试,此次“设计森林/氧气”展区,Ontimeshow旗下ROOMROOM Showroom中的时装品牌ZI II CI IEN支晨、Zhong Zixin,将分别与产品设计工作室Studio Monana、Ximi Li Design进行跨界共创。诠释森林中不可见不可闻也不可缺的“氧气”。

灯光装置“Stone”示意图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在“设计森林/光”展区,李希米工作室带来将呈现一组灯光装置“Stone”,以此触发行业中对于设计师定位的探讨。他们选用火山石这个天然的材质,保留了石材的自然形状,同时透过简单的直线切割,以及和水晶玻璃的搭配,让光很自然地通过石材及利用水晶玻璃的通透性展示出来。
去年的展览之后结束后,李希米发现国内一些买手店的展陈方式变得多样化起来,在其他的一些家具展上也逐渐有更多的跨界出现,这与他当初对展览“在某种意义上有带动、引领的作用,可以被国内摸索中的品牌所借鉴”的期许不谋而合。
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何最近在家居买手店闲逛时,时常有一种在参观美术馆的感觉。
都说艺术是共通的,一栋建筑是艺术,一个雕塑是艺术,一幅画是艺术,一个家具也可以是艺术。在买手店内,映入眼帘的每一件家具和装饰品,都是设计师精心创作的产物。
中国的设计家具市场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风格变换,差异化成为了消费者们的一致追求,得益于此,设计师可以在作品中进行更多的艺术表达,未来中国的设计市场,能够容纳更多设计师的艺术表达与创作。同时,家具品牌也将对设计师提出更为综合的要求。
今年的展览过后,又会给国内的品牌带来什么思考,答案将在现场等待我们揭晓。

「设计森林」展位图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展览: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设计森林
时间:2022年7月25-28日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城路1号)13号馆
门票:添加小助手(微信号:SZCW-SIFE)可领取限时免费门票
统筹 │ 陶虓
文字 │ 郭安娜
视觉 │ 陶虓
编辑 │ 郭安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粒子普拉斯ParticlePlus”(ID:ParticlePlus)。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