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给自己的家
著名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曾经说过:“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建筑出版物已经从字里行间驱逐了这些词:美、灵感、魔力、着迷、魅力,同样不再提及关于宁静、静谧、亲密与惊奇等概念。所有这些,正是我们心灵渴求的。”
说得真好!
可怕的是:今天的设计不是忘记了这些,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令人唏嘘!直到我们看见著名设计师谢柯在云南大理“山水间”设计的自宅时,才释怀了。因为我们看到了关于美、宁静、自然、舒适和着迷与有魅力等生活理想,在有思考与追求的设计师心中,并没有消逝,只是在当今社会“流行”的大潮中,它们被暂时压抑了。一旦有时机适宜,它们就会回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美”,其实不神秘,只要我们用心体验自然的“节奏”,使身体和心灵以最“舒服”的方式打开,就能透明、柔然而纯粹,生活中的“诗意”就会回来,那就是“美”。正如荷尔德林的诗句所说:
“山水间”,是临近大理古城的别墅区,生活便利、环境宁静,它徜徉在苍山洱海之间,骨子中渗透着乌托邦生活与隐逸的气质。当谢柯在大理看到这所别墅时,立刻爱上这里,决定将这里确立为自己今后的息隐之地。
由于是自己的住宅,他可以放肆、按照自己对于大理的阳光、气候与轻慢的生活节奏的理解与对未来生活的理想,进行设计。因此,在这套私宅的营建中,处处流露出设计师对生活的痕迹、方式与闲逸理解:柔曼、轻灵、去除尘世的烟火,一切都是纯粹和诗意的。
谢柯所崇尚的生活美学告诉他们:只有身体舒展了,灵魂才能飘起来!因此,在“山水间”谢柯的自宅中,设计师将身体的“自在”与“舒服”放在设计的首位,具有“诛心”的诱惑力!
在梳理了场所中自然与人的关系后,谢柯确立了人在家中的行为逻辑与场所的“锚固”关系,是惬意与身体的舒展,正如帕拉斯玛认为的那样:“没有一种身体可以与它栖居的空间分离,同样,没有一个空间不与有感知的身体相连。”
谢柯将自己的住宅定义为:“与朋友欢乐相聚的角落”,因此,他把住宅进行了去中心化处理,让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呈并行化、散点化的组织方式,“欢聚”的心情在哪里?在不同形态“座”与“舒适”的方式上,它可以让人的身体沐浴在大理的光色雾霁之中,飘然欲仙,让在其间的人感受到远离尘世的烦忧。
为此,谢柯自宅别墅中创造出不同的落座环境:
负一层作为客厅,在外部小花园的簇拥下形成两处交流空间和让人感觉“自在”的客卧,交流空间仿佛套房的会客厅演绎轻松,舒展、温润又毫无空旷之感。利用加建的玻璃盒子,将围绕房子的景观分为三块,其中,两块连接在一起,伺服“会客空间”,服务与“小会客空间”的是户外被硬质铺地成为的户外庭院,他们雅致、具有闲逸气质,紧邻的条形景观地带茂盛繁密,服务于大的“会客空间”。另外一块景观充满野性与自然的气息,他们服务与负一层的卧房空间相连,人们在这里,人们可以体会野趣。
一层作为整个住宅的餐厅空间,拥有一个敞朗的露台,在设计师的策划下,露台一点没有加建的痕迹,与室内浑如天成。二楼的两间小客房,设计师将卧室和公区分离,形成小区域形态的围合交流区。到了三楼,更具私密意味、卧室、书房、会客和可以独上天台的踏步层层递进,和煦的晚风吹佛下,这里变得静谧、洒脱和自在。
为了凸显不同区域的围合性,设计师将统一的纵向交通楼梯进行分解,消解了一般别墅围绕一部楼梯形成关系的格局,公区变得具有各自完整性和静谧感。
作为四层楼的房子,空间的趣味性是生动的生活空间的重要标志。谢柯的这套自宅是一个U型平面,虽然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处理的建筑形态,但是在这里,设计师却充分发挥中国人的庭院住居智慧,用了一部分面积从负一层到二层,用玻璃“隔断”形成“内天井”,让站在U形的长端空间的人,可以相互遥望,趣味盎然,阳光可以从“天井”尽撒入室内,让我们可以尽享大理的空气中洋溢的新鲜和润泽。空间中的墙体被谢柯刻意地朝向苍山洱海打开,让自由的风轻柔、随意的穿过,增加了空间的流动性。
我们常说:家,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是最真实表达一个人人格的“指代物”,是主人的审美意识、性格特征、生活追求……等丰富精神世界的综合体现。谢柯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的设计师,因此,他在自宅营建过程中,倾注了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向往:用最舒服的“姿势”去拥抱生活,没有羁绊和功利,一切都是透明而纯粹的。“美”不在于视觉传达,而在于使用、触摸,用身体去接触、用鼻子去感受……。
因此,在谢柯“山水间”的自宅中,我们感受到更多是日常经验的放大,所谓“设计感”是隐匿在“当然是这样”背后的深思熟虑,是多年积累的生活的厚度:铺陈与房屋主体交通路径的是一种平常、充满生活包浆、却是一尘不染的地砖和木地板,老旧、被岁月打磨的旧家具、各式各样的椅子与坐感舒适的沙发形成不成系列却生动的围坐格局,舒适的床品和露台,显示出主人对生活的要求:生活不是为了炫耀和炫目,而是为了抚平在生活中的伤痕累累。
最让人感动的是设计师对转角与遮蔽的处理,充满温情。须知,家居空间和公装空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暧昧性”的关注,这种”暧昧性“来源于阅历与对生活的感悟。它让生活的空间更具弹性、生动和有滋有味。在我们的意识中,生活的趣味来自于变化,凡是固化和一成不变的东西都是令人乏味的。在“山水间”的自宅设计中,设计师用光线的变化、透过镜面的折射、转角处不经意的人文意韵和主次楼梯带来的上下小高差移动,使生活的片段化并蕴藉在”舒服“之中有滋有味、丰满而在情理之外,让人“迷醉”
谢柯的“山水间”自宅,丰富而丰满,设计没有设限与桎梏,挥洒自如,他的唯一愿望是创造安静与愉悦,赋予物质以情感的价值,寻求生活与自然的关联。他做到了!
| 来源:知丘空间 |
| 编辑:明清家具之家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