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雅器 | 经典瓜棱轴脚踏
一片孝心送给天下父母,孝为行,敬为心 。
养儿方知父母恩,当我们自己已为人母为人父时,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和思念,每当看到父母双鬓已泛白,心中内疚之情更甚,甚至父母抱恙时,因工作忙碌也未能知晓。
《论语》有言:“父母唯其疾之忧”因种种因由,何谈探望与陪伴……
孝为行,敬为心
让我们一起
把孝心献给父母,让健康陪伴他们,
用“滚动的爱”,让陪伴不停歇。
【滚凳其器 历史悠久 】
滚凳又名脚凳,是承足和健身的两用器材。
滚凳的历史相当悠久,据明朝屠隆《考盘馀事•起居器服笺•滚凳》记载,滚凳产生于明代,明代养生术将脚凳与健身运动结合起来,制成了滚凳。
滚凳是养生雅器,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中均有记载,脚踏原为床是附件,故形制多与床身相同。
传统养生学认为,人足心的涌泉穴乃精气所在,经常摩擦按摩脚底的穴位,对身心保健有良好的功效。
人坐在椅子或床上,用脚踏在滚凳上,“以脚踹轴,滚动往来”,以促进身体各部筋骨舒展,达到血气畅通的效果。
《长物志》中说:“脚凳,以木质滚凳,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式,中分一档,内口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以脚踹轴,滚动往来。盖涌泉穴精气所生,以运动为妙。”
面板被中枨分隔为两块,各留长条空当,装中间粗两端细的活轴两根,滚轴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
小气器大作,束腰抱肩榫,束腰打槽和边抹咬合,内翻马蹄腿上顶大边和抹头纯粹大家具的做法,更稳定牢固。
小器物却丝毫不省工,承经典明式家具特征,中间的滚筒为了增加滚动效果特意采用了瓜棱式的造型,整体上更加饱满和厚重。
放置于书桌画案下面,或床榻之旁,当你看书累了,便可将脚放在滚凳上,不需要剧烈运动,只来回滚动,就能消乏去困。
似乎并不起眼的滚凳,动静之间,便可将养生与情趣俱得。
【依循古制】
此凳有束腰,短腿,内翻马蹄,面板被中枨分隔为两块,各留长条空当,装中间粗两端细的活轴两根,滚轴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而甜瓜棱(又名瓜棱线)是在瓜瓣中又起一道阳线。
从传统瓜棱线型里衍生出的线型,这样一道爽快犀利的细线丰富了其线型的空间层次,且增强与脚底之间的摩擦。
根据人体功能学加以创新,凳中的轴柱改为瓜棱式,易于轴心与轴柱之间的相互作用,既美观又实用。
榫卯结构——红木家具之灵魂
传统木作工艺,榫卯结构,稳定强固,经久耐用。
精细打磨 温润舒适,天然漆面,光滑如镜,触感舒适。
【适用场景】
滚凳——充满中国古典家具的艺术魅力
却又不失实用价值
是现代电子保健产品无法替代
滚凳可置于客厅一隅,茶室之畔、桌底床旁
器物与家具,共享一片空间,相得益彰
与家人、朋友、一起体验
简单、自然的养生乐趣
【孝心之选】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孝道篇》
送礼送文化 •送礼送健康
孝敬父母,从健康开始,
一个承足和健身的红木雅器,
实为孝敬父母、老人之首选。
养生雅器
加#红桥红 老板“阿伟哥”的个人微信二维码,
免费领取新年2022精美台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