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洗心,安享静怡。
戴望舒说:“要问我的欢乐何在?——窗前明月枕边书”。闲暇光阴,安谧静好。无论是细雨霏霏的白日,还是有朗照的月夜,一本书册在手,一卷古意在眼,一行诗意在心,一页页一章章,展舒有序的津津读来,都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与享受。
在枕边,在橱柜,在案几,在窗台,爱书的人,触手所及处,眸光所向处,都是书的身影,书的暗香。于是,生命中便有了一些暖心的陪伴,那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没有言语没有邀约,好似在孤寂的雪夜,你只身一人,就着清冷月色去寻一树开在雪村断桥旁的梅花,恰遇一位知心故交,与你一样,有着雪夜访梅的心思。于是,剪一枝幽香在瓶,秉烛携手;于是,燃一炉火红,促膝夜话;窗外雪渐深,不闻折竹声。茶酣情浓时,已是拂晓纸窗明 。
喜欢一段话:读史令人明智,读诗令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伦理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安静中,细品一本散着禅意幽香的书,体味那一颗清空安宁的心境,仿若云水间飞来一只白鹤,稍作停留,又向远方飞去。
读禅,听禅,只愿在文字中修得一颗云水禅心。那禅意馨香的文字,是一朵深陷淤泥而皓心不改的莲花,它让我们懂得,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花开花谢,季节轮回,都要循从自然法则。不贪妄,莫强求,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平常事。
安静中,研读一本萌动着哲思华彩的文,找寻那些抽象却真实存在的生命体验,深深剖析灵魂深处的自我,关注自我的内心环境,不辍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我们瀚海迷航的时候,给予一盏光明的灯盏,照亮前行的目标与方向。安静中,浅酌一本散着生活馨香的书,体味人生历程风雨无常,苦乐相生的感慨与抒怀。
并因此学会珍惜,学会承受,学会感恩,以一颗细腻柔软心,将这世界温柔相待。懂得自爱,自强,自珍,才能以一颗悲悯心,更好的去关爱他人,感恩他人。
有一些书,可以直接激发和唤醒你的写作本能,让你心底里有一种倾诉欲望,跃跃欲试蓄积待发。这便是一本好书,你便是一位好的读者,心灵的懂得与默契,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一本好书细细读来,你会发觉,书中有很多你想要说,但又没有说出来的话,你便会在心里埋怨自己,为什么我就想不到这样的表达方式呢?回头,又不禁为自己的这个念头哑然失笑,心灵的默契足矣!怎可再生贪妄之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在书中品出了味,读出了美,心灵受到了洗礼与净化,而后,升华,再升华。这一种美,不是感官之美,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欣愉与消遣;这一种味,不是普通的滋味,是一种荒漠胡杨历过百劫苦雨之后的雄浑与苍郁。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书,沉默无语,静水流深。却是这琐碎红尘中最最优秀的老师,她无私的给予,她不以贫富贵贱而婉拒任何一个爱她的人。
让我们抛却浮华,以爱取暖,以文洗心,以谦卑的情怀,安享文字田园的静怡,安享文字蓓蕾的芬芳,用心灵,来细细读取她的一瓣心香。人非神明,自然抵不过似水流年,人的肉身不容置疑的会衰老消亡,但,人的精神追求确是愈积愈厚,愈久愈芳,是一支生生不熄的火把,不受生命框架的束缚,它以文字的方式纪录延续,一代代,薪尽火传。
| 来源:本上创意 |
| 编辑:明清家具之家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