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
“闲暇是为了做出某种有益的事而有的时间。”空闲人人有,但唯有成大事者会去打磨浓淡光阴,使闲暇成为梦想起航的地方。针尖上跳舞的社会,最不缺浮躁的人。唯有静下心来潜心学思与践行,保持志明,方才可踏上大道。
欧阳文忠说:“读书有三上:厕上、马上、枕上。”只有充分利用好闲暇时间的人,才能使自己底蕴耀眼。因为闲暇,让人睁开眼睛,透彻地认识自己,认识周遭世界。
时间不只是日升月落,更有江河奔流、春播夏耘冬藏、青丝白发;空间不只是小桥流水,薄暮空潭,更是驿寄梅花、荒镇孤灯、梦里山河,而觉今是昨非。
一个人,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人群中,你都可能寂寞无比。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去闪避道路上的荆棘。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坚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当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时,文化、历史就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胡适说:“你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因为闲暇,梭罗独居瓦尔登湖,清理所见所闻和所思,获得精神的宁静与提升。崇尚简朴生活,热爱自然,向大道进发。闲暇带个人的不仅是休闲,更有抑制烦躁,静心学习与凝思。
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使音乐家无法谱曲,使画家无法作画,使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来源: 中式精致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