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仿古瓷盛行,为何不见鼎鼎大名的元青花?
仿古之风,早在宋代就很盛行,当时已出现了大量仿制的商周青铜器,同时一些地方瓷窑,也不乏刻意仿古者。
仿古瓷主要萌芽于两宋,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前期,衰落于清代后期。
历史上仿古瓷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时期:
明代、清代康雍乾三朝、清末至民国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元 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高47厘米)
高安市博物馆藏
右 清乾隆 青花龙凤纹双耳抱月瓶
元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
(高约63厘米)
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
清乾隆 青花团凤牡丹纹如意耳四方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高:14cm
RMB: 800,000-1,200,000
明中期 青花双狮绣球纹盘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
直径:31cm
RMB: 800,000-1,200,000
△ 元 青花昭君出塞图高足杯
高8.9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4厘米
武威市博物馆藏
●帝王之器——将军罐,会是收藏界的“黑马”?| 域鉴秋拍精选 ●全世界仅3件!被估价百万美元“围棋罐”,后世怎么烧不出来了? ●看多了官窑,不妨看看明晚期景德镇的“民窑青花瓷” | 秋拍精选
![]()
![]()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域鉴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