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产品,只是用户需求的工具而已

你的产品,只是用户需求的工具而已

最近在做用户思维训练营,帮助设计师/产品经理训练「用户感」。
有一个同学,看了点评后,知道自己有问题,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所以在群里发问。
他当时是觉察一个酒店预订小程序,始终无法进入到用户思维。
那个小程序大概长这样(虽然这个不重要):
我说,你不如回忆一下自己上次订酒店时,心态是怎样的。
结果,他还是说的还是选地点、选日期、看价格、看评价然后下单之类的……
你有看出他的问题出在哪了吗?
单看这一句话,似乎确实没错。
去订酒店,难道不是先选地点、日期、看价格这些吗?
但他这个说法的大前提是:用户一定会用面前这个酒店预订小程序下单,所以ta才会心无旁骛地,一步一步选地点、选日期、看价格……直到下单。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用户之所以来这里,背后的真正意图是要预酒店。
而预定酒店背后的真正原因是,进行有个出行计划,我们假设是家庭旅行。
也就是说,用户需求表面上是订酒店,其实是家庭旅行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用户的思路:
“下个月娃放假了,我们打算计划去旅行。我们应该三人一起先去XXX,待XX天,然后再……”
“计划得差不多了,才被媳妇催着去订酒店。”
“本来想用之前用过的携程的,但是前段时间朋友给我安利了一个酒店预定小程序,所以我还是打算看一看,如果不好用就还是用携程吧……”
接下来,用户会开始一步一步选地点、选日期、看价格……直到下单吗?
显然不会。
因为用户对第一次使用的陌生产品有怀疑,ta首先要判断一下,这个产品究竟值不值得去用。
也就是说,如果你做产品存在很成功的竞品,就不得不在第一时间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才能留下用户。
换一个角度,假设你设计的产品就是携程这种知名产品呢?
那思路就不一样了,用户进来后可能就会真的一步一步选地点、选日期……
但,未必选好就会立即下单。
因为一家人出去旅行,至少有夫妻两人共同做决定。
就算丈夫选好了心仪的酒店,也多半要发给妻子过目一下不是吗?
这时丈夫要怎么分享备选酒店,催促妻子下决定?
这就是另一个体验优化方向了~
我们话说回来,刚才那同学也是在训练营里做过一些训练了,稍微提醒后就发现自己的问题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会发现,用户思维确实能帮助任何做产品的朋友,打开自己的思维局限,少走弯路,找到正确的方向。
虽然准确性未必比得上用户测试和调研,但速度快、成本低,并且可以越来越熟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验进阶”(ID:Advanced_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