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爱奈良美智?
提起奈良美智,除了第一时间会想到那个具有代表性的叛逆小女孩,就是一路飙升的作品价格,比如2019年那幅拍卖过亿的《背后藏刀》。小编还曾一度好奇地想去研究奈良美智的“致富之路”。
奈良美智《背后藏刀》
成交价
:1.957亿港币
可当真正了解他的背景,看过他的展览后,我才敢肯定,原来不合群是一件正常事。
3⽉5⽇,「奈良美智」⼤型个展登陆余德耀美术馆。此次展览不仅是奈良美智在中国⼤陆的⾸次个展,也是他在世界范围内⾸次⼤规模回顾巡展。呈现70多件重要绘画、雕塑、陶瓷、装置,以及700多幅纸上作品,包含⼤量未曾展出的⼿稿,全⾯回顾艺术家跨越37年的多产艺术⽣涯。这不,刚一开门迎客,美术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龙,小编的朋友圈都被这个展览霸屏了……
似乎,人人都爱奈良美智?小编忍不住走进展览,走近那个至今仍沉湎于摇滚、保持单身、住廉价旅社的叛逆老文青。
奈良美智,余德耀美术馆开幕现场
2022
年
摄影:
JJYPHOTO
那个摇滚少年
奈良美智长久以来都酷爱⾳乐。自9岁开始听民谣,奈良始终对音乐满怀热爱。
一进入展厅,便是一墙奈良美智私人收藏的黑胶碟,一共有三百余件。奈良的海量唱片收藏涵盖民谣、摇滚、蓝调、灵魂和朋克专辑,证明了他对唱片封面艺术的崇拜。他曾说:“唱片封面是最先打动我的视觉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在没有博物馆的农村里长大的孩子,这就是我的艺术初体验。”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透过⾳乐的视⾓来审视艺术家横跨⾃1984年⾄2021年的作品。⾳乐富有感染⼒,能够传达深刻的情感,奈良的艺术创作结合视觉、情感和⽂字,也呼应了这种⼒量。
据说在工作室画画时,他总是用很大的音量播放音乐。且不仅仅是朋克音乐,从六七十年代的民谣到白人根源音乐等,他涉猎广泛而专深。拥有许多如今已无法购得的珍贵唱片的奈良美智,在孕育那些安静而又充满热情的绘画作品的过程中,音乐的存在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艺术家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说,没有音乐,就没有他之后那些绘画作品的诞生。现在回过来头再看他的画,此前没留意的那些音乐元素的细节,一下就串起来了。
从他早期创作的寓意画到近期的肖像画发⽣了戏剧性的演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奈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画作,富有层次的笔触和缤纷炫彩的⾊调,这与他早期纸上作品中相对粗糙的DIY美学和玻璃钢雕塑作品的光滑锃亮形成了鲜明对⽐。
奈良美智 《云上的人》
布面丙烯 100×100 cm 1989
私人收藏,日本,©YOSHITOMO NARA
奈良的作品反映了艺术家与内在⾃我的坦诚对话,他从⾳乐、⽂学、童年的记忆以及在德国的求学和⽣活经历(1988-2000年)中汲取灵感,追溯⾃⼰在亚洲和库页岛的⽂化根源,同时融⼊来⾃欧洲和⽇本的现代艺术元素。
奈良美智 《无害的小猫》
布面丙烯 150× 140cm 1994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余德耀美术馆开幕现场
2022
年
摄影:
JJYPHOTO
观展,发现真实的自己
奈良美智作为最受欢迎的当代艺术家之⼀,他刻画的肖像深⼊⼈⼼,有眼神凌厉、隐约不怀好意的⼈物,偶尔挥舞⼔⾸或叼着⾹烟,也有悬浮在梦境般景⾊中的头像和⼈像。
那个在奈良美智笔下,这个有着一对眼尾上吊、不怀好意的双眼的小女孩,已经成为了奈良作品的正字招牌。有的时候画中小孩的手里还会拿着小刀,有时则是头上绑着绷带或插了根冒着血的钉子。
奈良美智 《搜寻》
纸上丙烯、炭笔和彩铅 75.1×42.9 cm 2019
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成年观众常常指责奈良笔下的娃娃张大的眼睛怀有愤世情绪,致使将奈良娃娃视为具有攻击性的人。奈良美智则解释道:画作中的娃娃只不过是儿童,手持玩具武器,因此他们不应该是具有攻击性的人。
著名的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经常与奈良美智合作,并承认互相从对方的作品中得到灵感。她形容奈良美智的画是个“因沉痛与孤独而异常冰冷的世界,但内心绝不是恶的。而我宁可在这样的世界中长居。”
奈良美智没有助手,很少见其他艺术家。《日惹迷星屋》模拟奈良美智的工作室,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到艺术家的日常:房间除了画作以外,只有一些简单的布置,必不可少的音乐播放器,具有当地特色的木质玩偶,窗台边还有小朋友很喜欢玩的森贝儿小兔子。感觉除了画画以外,奈良美智的童年时代一直还在。
奈良美智《日惹迷你星屋》
综合材料 约340×390×420cm 2008
余德耀基金会收藏,©YOSHITOMO NARA
纪录片《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中,一个7岁小女孩给奈良留了一直纸条:“悲伤时想大喊你的名字,奈良美智。”奈良美智在结束后回程的车上说:“唯一真心看懂我画的人,就是那个小女孩。”
在看着这些画里看起来很凶,经常独自一人,拿着玩具当武器的小女孩时,会不由地想起小时候的那个自己:跟着父母外出,见到陌生的叔叔阿姨,不想打招呼,而是向后退躲起来,眼睛向上看着他们。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时候,去到不熟悉的角落,因为不想先被抓到,所以一边害怕一边拿起手上的玩具往里走。
奈良美智《火》
木板上丙烯 90×90cm 2009
川崎祐一收藏,日本, ©YOSHITOMO NARA
在刚开幕的观展中,有一位父亲带着很小的儿子一起去看展,儿子哭了。同为父母,看完这个展览后,我不禁想起了家里四岁的女儿,想起了她平日各种里让人抓狂的无理取闹,忽然觉得一切都是合乎情理的。
也许孩子哭,是因为在陌生的环境里,看到了和平时生活不一样的一面,又或者是在这里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觉得真实,因为可以拿着枪,瞪着不想打招呼的大人,也不会被说“不乖”。
这时候,你会不会想起,那个在童年里叛逆倔强,但自由张扬的自己?
奈良美智《小思想家茱莉》
布面丙烯 194.3×130.3cm 2011
余德耀基金会收藏,©YOSHITOMO NARA
内心的自画像
在两年前纽约时报对奈良美智的专访尾声中,给艺术家的例行问卷中有一道问题是:如果有窗,希望看见什么?
奈良美智的回答是:群山,森林,草原。没有人。
这个回答,不禁想起奈良美智位于日本栃木县的工作室,让人向往的一景:完整的一块玻璃,以窗框取代画框,每一天都是一幅流动的风景画,看遍四季。
可是当2011年3⽉,距离奈良的工作室以北,仅70公里远发生的东⽇本⼤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第⼀核电站核泄漏灾难后,他的创作发⽣了戏剧性的转变。
奈良美智《低烧》
布面丙烯、拼贴 120×110cm 2021
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低烧》中的小女孩一只眼用十字胶布贴着纱布,另一只眼中空洞中隐约看到火焰,整幅画的笔触提现一种迷离的感觉,平静地描绘了灾难后的创伤,代入其中感受后,久久不能抽离。
情感上深受灾后创伤触动,奈良转向⼀种更加沉思内省的创作模式,开始制作陶器并铸造圆形或椭圆形的⼤型青铜头像。
雕塑表⾯凹凸不平的肌理反映了出⾃艺术家之⼿的触感,平静的表情则使⼈联想到死亡⾯具的印模,缅怀在近期悲剧中丧⽣的千万亡魂。
奈良美智《冷杉小姐》
青铜着黑铜色 213×52×42.5cm 2012
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和平之首》
青铜着聚氨酯涂层 126×137×119cm 2020
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佩斯画廊惠允
摄影:Damian Griffiths
着黑铜色的青铜雕塑《冷杉小姐》和着聚氨酯涂层白色的青铜雕塑《和平之首》的黑白呼应的冲击最大,平静但有力地诉说着对和平的向往。
展览的末端,在美术馆⾼挑的主展厅中搭建了⼀座特别的“奈良美智雕塑公园”,由阿德⾥安·卡迪⼯作室设计的特制展台上展出这⼀组青铜雕塑和玻璃钢雕塑原始模型,反映艺术家极具共情之眼的创作。
在“雕塑公园”里,有不同尺寸的雕塑女孩,表情更平静,像是睡着,或者在思考。走在这些尺寸不同的雕塑中,就像走在了一座座纪念碑之中,在安静和肃穆中,感受到怀念。
奈良美智,余德耀美术馆开幕现场
2022
年
摄影:
JJYPHOTO
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透过奈良美智安静、沉思的作品,本次展览也旨在重置某些主流看法,将焦点转向艺术家近⼗年创作中更为普遍的⾃我内省和个性。
奈良美智说过,绕远路的人生才有真实感。
读书的时候逃学,叛逆,因为好奇偷偷吸烟,去酒吧,因为觉得酷,跑去纹身,打耳洞,穿糜烂的低腰牛仔裤。被父母追着打,被邻居嗤之以鼻的时候,也许你也努力着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还会常常觉得自己不够乖,不优秀而自卑。
其实,奈良美智也有过相似的叛逆经历。但尝试过后,就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正如奈良所说:“我的全部作品其实都是我内心的自画像,是和自己的对话。”
奈良美智《甜蜜家门》黄麻上丙烯裱于木板
180.5×160.5×4.8cm 2019
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夜深人静》
布面丙烯 100.5×91cm 2016
私人收藏,日本,©YOSHITOMO NARA
也许我们不需要和过去的自己较劲、讨好别人,而是和内心的自己对话,问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想去何方。这或许就是大家喜欢奈良美智的原因了。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9月4日,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啦~
往期精选
·
·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收藏拍卖杂志”(ID:scpm200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