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视野】大地上的对话 | Studio Mumbai

【材料视野】大地上的对话 | Studio Mumbai

包含着日常的琐碎,它可以是动人的场所、惊奇的空间、温暖的材料。

———大房子、小房子择录标准


"我最大的兴趣在于带着绝对的认真去做我当下正在专注的事情。作为一名建筑师,在脑海中如何塑造门、椅子以及墙壁和地板的纹理都至关重要。这需要考虑到环境、材料和居住者的情况,还要思考如何以高品质呈现出我们的作品,这必须是富有包容性的。"
比乔伊·杰恩(Bijoy Jain)

◀NO.05▶

材料视野

孟买事务所 | Studio Mumbai

▲ 比乔伊.杰恩

1965年出生于孟买,1990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随后,他于1989年至1995年在洛杉矶和伦敦的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工作室工作。而后比乔伊·杰恩返回印度,于1995年创立个人建筑事务所孟买工作室(Studio Mumbai)。

他曾先后获得BSI瑞士建筑奖、2010年威尼斯双年展特别荣誉奖、2020年阿尔瓦·阿尔托奖等。他的作品曾在很多展览和研讨会中展示,包括2015年在加拿大建筑中心举办的展览《你可能会错过的房间》,纽约建筑联盟和加拿大建筑中心也都保存着他作品的档案。

比乔伊.杰恩是著名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专家,他的作品以弥合现代主义与本土建筑风格之间鸿沟的建筑方法而闻名世界,他总能将当地资源和印度手工艺融入到高度现代的建筑设计当中。

01. copper II 住宅

项目名称 | 铜屋2号( Copper House II )

项目地点 | Chondi, 马哈拉施特拉邦, 印度 

设计主创 | 比乔伊·杰恩(Bijoy Jain)

总建筑面积 381m²

主要功能 | 居住

完成时间 | 2011年


Copper House II位于孟买腹地的农村地区,周围环绕着一片芒果树林。

建筑的入口是一个开敞的空间,位于第一个铜表皮体量之下,它成为了一个暂时停留的空间。透过入口能看到封闭中心庭院。入口提供了休憩、通廊与幽居的体验。



墙壁采用了传统的青瓷色石膏覆面,光滑如皮肤并呈现出中国古代特有的釉面花纹效果。整个建筑像是一个碎片状的竖立陶瓷容器,外包铜材料覆层,带有些许褪色的效果。连续的铜质屋顶平面层形成了该住宅的第二基准面,为可能的利用提供了一个平面。

杰恩在谈他的建筑设计时提到时间这个概念出色的规律性。他所提到的“用时间来衡量” 指的不仅仅是绘图、制作原型和测试细节的过程——所有的这些设计阶段都是基于时间理论而成的,并且还包括一个简单的事实,即时间势必影响材料、形式以及对新建结构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流逝,屋顶最终会形成铜绿色的覆层。


首层由内衬铜丝网的木板围合,既可以保护内部又不会阻断周边环境与内部空间的连续性

建筑师凭借直觉确定了一块巨大岩石的位置,并预先将它清空。业主母亲将这块岩石当做礼物送给事务所,而它最终被放置在院子前三分之一处,这标志着事务所对该项目整个工作的收尾。


房屋的首层被抬升,位于周围环境的水平高度之上,以防在季风气候雨水频发的时期过多雨水聚集引发灾难。这种对季节的“焦虑”体现在地面铺设的设计中,即在庭院内围绕着房屋铺设一条连续的环型线路,将雨水汇集导流到最近的出口。

“ 现在这个庭院将被留给时间来接管,这是所有事物不可避免的命运。”

——比乔伊·杰恩(Bijoy Jain)

项目图纸

 ▲ 首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剖面图

 ▲ 建筑东立面

 ▲ 建筑西立面


02. Palmyra住宅

项目名称 | 巴尔米拉之家(Palmyra House)

项目地点 | 阿拉伯海滨,楠德冈,孟买,印度

设计团队 | 孟买工作室(Studio Mumbai)

总建筑面积 3000m²

主要功能 | 居住

竣工时间 | 2007年


该建筑坐落在一片椰子种植园中,是逃离繁忙城市喧器的"避难所"。

Palmyra House由南北两栋建筑组成。这两栋建筑的外立面皆是木质百叶窗,既满足了充足的采光需求也可以确保房间的私密性。建筑物整体结构选用当地特有的硬质木材,并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进行搭建;宽大的百叶窗则是用当地一种棕树做材料,再经过手工雕刻制成。


南北两个建筑物之间有一个大大的泳池,在泳池边向西边望去可以看到辽阔的海景,而东边则可以看到茂密的棕榈树林。

建筑物外部则安装了手工制作的铜质散水及直立锁边铝质房顶;内部表面采用了柚木及印度特有的细赋目蒂有颜色的石灰石。而从当地开采的黑色玄武岩则用来建造房屋的基座、引|水渠以及铺砌池塘周围的地板。

Palmyra House,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建造用料都处处体现了比乔伊.杰恩的设计理念,运用传统工艺,结合本地特色,创造出最具现代感的建筑。

项目图纸

 ▲ 首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剖面图

 ▲ 爆炸图

03. Belavali住宅

项目名称 | Belavali住宅

项目地点 | Alibaug地区,孟买,印度 

设计主创 | 比乔伊·杰恩(Bijoy Jain)

项目团队 | Jeevaram Suthar, Punamchand Suthar, Bhasker Raut

结构工程师 | Shishir Kulkarni

主要功能 | 居住

完成时间 | 2008年


Belavali住宅位于阿利巴格(Alibag),坐拥当地5英亩(约20234平方米)的水稻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希望营造出一种花园凉亭的感觉,所以房子东临森林西临大片梯田,一副田园气息。

项目图纸

 ▲ 总平面图

 ▲ 首层平面图

 ▲ 建筑立面1

 ▲ 建筑立面2

04. Mpavilion 2016

项目名称 | MPavilion 2016

项目地点 | 墨尔本,澳大利亚

设计团队 | 孟买工作室(Studio Mumbai)

总建筑面积 16.8m²

主要功能 | 展览

完成时间 | 2016年


比乔伊·杰恩使用了长达7公里的竹子、50 吨石材、26干米长的绳子为墨尔本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夏季凉亭展馆,生动地体现了杰恩对于传统手工艺和人类生活连接的设计理念。展馆使用了特别从印度进口的竹竿和5000根木钉,就连屋顶使用的木板也是由印度工匠用时四个月编织而成的。建筑上方的雨棚和屋顶材料采用了传统的印度工艺建造,混合了牛粪和土壤来连接竹结构,并且覆盖了防水的石灰涂料,这些都能与澳大利亚的景观色彩融合在一起。


展馆的屋顶中心是开放的,站在展馆中央可以感受到天空与大地的联通,一个手工编织塔楼坐落在展馆的入口旁,造型像是欢迎的手势,迎接着人们的到来。比乔伊.杰恩介绍展馆设计时曾说;"我希望它成为社区结构基本性质的象征。我将MPavilion视为一个参与的场所,一个发现世界和自己本质的空间。"


比乔伊.杰恩带领他的孟买工作室通过观察生活,创造出一个个结合传统和现代,满足实用与环保的建筑。他认为建筑是创造一个空间,而不是一个物体,正如他所说的,建筑需要表达出思想的力量。

图片文字均来自于网络

参考资料:

[1]比乔伊·贾恩:用传统与现代表达思想的力量,吉丽,《建筑·城市》

[2]重视建筑与地理学、文化双重意义的“大地”关系——访 Bijoy Jain,《设计家》

[3]https://www.archdaily.com/225365/copper-house-ii-studio-mumbai

[4]https://www.archdaily.com/62136/palmyra-house-studio-mumbai

[5]https://www.archdaily.com/797509/mpavilion-2016-bijoy-jain-of-studio-mumbai

[6]https://www.archdaily.cn/cn/620470/belavalizhu-zhai-slash-studio-mumbai


◀ END
▶ 


 

编辑 | 马丁

审稿 | 东西小院工作室

图片版权信息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以此编辑版本发布




☝客服小东

找书请加我

(48h 内回复)




注:

书籍搜集自互联网,我们不会影印和盗版任何资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果觉得资料不错请购买正版。


東西小院工作室


◐ 拆书稿 闲情杂谈 | 大房子、小房子 ◑

转载及合作:ZRY5175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手记”(ID:DongXiXiaoYuanStudi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