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匠机电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毕业于建筑老八校之一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高级工程师,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曾任职于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毕业十七年,从懵懂到热忱,从施工到设计,从接私活到创立三匠机电……
刘伟的经历,每一步都刻印着他对于设计的热爱
1
三匠机电
2013年注册公司时,刘伟就使用了“三匠”这个名字,一来代表水、暖、电三类机电专业,二来想表达“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沿用至今始终未变。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刘伟越琢磨就越喜欢。
“2016年习近平主席也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我觉得这个名字就起得蛮好,我们还是要务实做事情。”
表面看起来,刘伟的创业经历似乎一帆风顺,但实际上他所付出的努力和精力只有他自己才能深刻体会。
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接私活、建校友社群,还挤出时间评上高级职称,并考取了三个注册工程师证书。
刘伟认为自己和三匠机电一路走来,几乎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爆发式增长,几乎每一次发展都是在缓缓前进。
“这是机电事务所的常态,也是机电设计的天然属性使然。过去我能源源不断地接到一个个私活,其实大多都是回头客或者朋友介绍。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保证每一个项目的服务和口碑。”
刘伟把机电定位为“服务业中的服务业”,很多时候他都是在为设计单位提供服务,面临的最大难点就是协调和解决不同业态下的复杂问题,把各方的不同需求融入一套解决方案。
比起方案设计,机电设计更像“幕后工作”,很难出彩,也很难成名,几乎没有机会成为明星事务所,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筑口碑。
棠之酒店,东侧俯瞰,overlook from east ©苏圣亮
棠之酒店,休息区望向客房,perspective view to guest room from lounge ©苏圣亮
长久以来,刘伟并不盲目追求项目的体量和数量,而是更看重“质”,有些项目虽然价格不高但还是会做,“不论项目大小我们都会认真对待,我们要做上海的知名品牌,更想做全国知名的机电设计咨询品牌。”
不再需要用过多华丽的辞藻赘述,对刘伟而言,那股设计动力唯有“热爱”二字,“因为我们是一个热爱设计的机电设计团队,喜欢的事情就会一直做下去。”
2
三差五错
刘伟的创业经历,每一步都印证着他对于设计的热爱。
直至现在很多时候,刘伟下班后回家会习惯性地将电脑打开,虽然日常工作早就被接项目、开会、协调等等其他事务占据,但他依旧享受那段把未画完的图纸继续完成的静默时光;
同时他也会不断学习、吸纳各个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始终保证团队运转的高效与活性,“除非自己不想做,只要接下来的项目我们都会尽力做好。”
当年高考,机缘巧合下进入西建大学习给排水,毕业在上海一家施工公司拿高薪工作,这些阴差阳错,却一步步坚定了他想做设计的心。
刘伟坦言自己的创业离不开众多开设计公司师兄师姐的支持与鼓励,“特别要感谢日清设计的宋照青,华诚博远的孟繁昕,得湫环艺的李斌,山内钢结构的丁用平等校友。”
而西建大上海校友会联络人的身份,给予了刘伟许多意外的设计机会。
西建大上海校友会活动
棠之酒店,酒店休息区,lounge ©苏圣亮
棠之酒店,望向接待区及餐厅,perspective view to reception and dining area ©苏圣亮
3
三生万物
对刘伟而言,创业更像是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一生二,二生三......先是自己出来单打独斗,再慢慢招人,寻找不用太大的办公场地,以灵活的小微团队形式在市场上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
“大院我们肯定是拼不过的,毕竟他们有那么大的体量和人员数量在。”刘伟坦言,他们的取胜之道便是凭借长期积累的专业经验以及优质服务。
创业以来,团队完成了八百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的项目,其中WEWORK延平路店给刘伟留下了极深印象。这个改造项目在结构加固后,梁底高度有限。
“WEWORK要求净高高度2.6米,但梁底到地面距离只有2.8米,整个管线有比较多的控制,包括所有的终端项目都是有较高要求的。”
延平路WEWORK项目
“那时候我们就开始做机电管线综合了。”刘伟略带自豪地说,“当时我们使用的是日本TFAS软件,2014那年BIM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所谓创业之路上的困境刘伟似乎并没有遇到,他非常乐于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设计中的每一个疑难杂症。
他和团队也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通过优质服务赢得了良好口碑,积累了一众客户,有诸如上海院、宝钢院、华诚博远之类的设计院,还有一些装修公司以及知名的设计事务所,“是不是身处困境和自己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因为喜欢所以做设计,因为想做更多的事所以创业,这样就不会觉得有困境。”
如今的三匠团队成立8年有余,拥有8位成员,半数以上都是注册工程师,并且都是工作年限在15年左右的水暖电设计师。
“我们没办法招应届生。”刘伟无奈地表示,现阶段为了给客户提供专业成熟的综合设计服务,没有足够的体量来培养人才,加入三匠的硬性要求都必须是拥有多年成熟经验的“多面手”,“未来我们预计要发展成12-15人的专业团队。”
面向公司发展,刘伟也秉持“务实”二字,并不怀抱太大野心,唯一想做的,就是希望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历练,对整个行业和趋势有更清晰深入的了解,有协调能力去做综合设计。
陇上书店,咖啡沙龙区,Coffee Salon ©梁山
三匠机电稳中求进,三命而俯,不断精进,但却保持初心,谦逊低调。但他们的成就却不那么低调。
刘伟团队与上海阿科米星、致正、亘建筑、水雁飞、米凹等上海多家设计院和建筑设计公司合作完成了近八百个工程设计项目,并有两个LEED金级论证项目,一个GBL论证项目,有着相当丰富的机电设计经验。
刘伟和他的团队用扎实的专业技术,诠释了三匠机电的“三匠”不仅仅寓意三个机电专业,更在于团队合作胜过诸葛的智慧,和三命而俯的谦虚态度。
陇上书店,“拱形”,‘arch’ ©梁山
陇上书店,社会科学书区、教辅书区,Sociology and Science, Textbooks ©梁山
在刘伟看来,机电设计是建筑的血液。
恒定的水温、丝滑的冲淋、感受不到风的温湿度、新鲜的空气、不会令眼睛疲惫的灯光以及高效的远程系统、智能化物联网等等,都是要通过给排水、暖通、强电弱电和灯光设计去实施的重要内容。
这也是他倾尽了十多年匠心,专注耕耘的领域。
业务合作联系,手机微信同号:13402053123
建筑师说| 女性和建筑
建筑师说 | 帕特里克 · 舒马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UniDesignLab”(ID:UniDesign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