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12届亚太设计精英邀请赛优秀奖(工作项目)
2020AIA Next LA奖(青岛市李沧区市民广场工作项目)
密歇根大学 景观/Umich MLAⅠ
弗吉尼亚大学 景观/UVA MLA path2.5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景观 /Wustl MLAⅠ 1.4w$
OFFER 展示
景观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选择景观的契机
这要从一个项目说起了,它让我体会到了景观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周口店北京猿人洞当地考古遗址的防护罩将是我在未来设计中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启发我、影响我的景观作品。
它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从外观上看,这个保护性的庇护所设计得像一个穿山甲的外壳。进入庇护所后,可以看到庇护所的内部皮肤模仿了洞穴内的岩石表面。这让我想起了考古遗址的地理环境,通过多媒体技术,身临其境的体验会让我印象深刻。
事实上,我的灵感来自于这种被诠释的设计理念。设计团队采用了温和而渐进的温室设计策略。设计的目标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仍与原有的自然环境保持联系。这个设计方案是由感性和理性共同决定的。但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充满了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法,包括数据调查、结构规划、细节、技术和设计效率。我意识到风景园林应该是数据和科学基础的艺术表达,设计需要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在我未来的设计中,我期待着用优雅的解决方案来制定方案,穿透设计场地。同时,运用设计技巧以科学、严谨、详实、证明的方法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的设计。
毅然决然选择了留学
我的本科专业是园林,虽然植物类的课程偏多,但也会涉及到一些设计课,在上设计课的时候我发觉做景观设计是一件有趣且富有逻辑性的事,于是开始选修景观相关专业课。大学毕业后我也选择进了一家设计单位。入职后的第一个项目便是与外企合作,在分析国外设计项目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这些在上大学的时候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于是我毅然决然选择了留学。
Timeline
Project1 2021.5-6
Project2 2021.6-7
Project3 2022.9-10
Project4 2022.10-11
PS/推荐信等材料准备 2021.12月一个月
确定选校/网申/作品集提交 2021.12月一个月
收到第一个offer 2022.2.23
① 看 — 多看被录取学生的PS 是如何写的,他们是客观描述个人经历还是感性表达学习动机亦或是幽默风趣的谈论见解,而你想要采取什么方式呢?
② 搜 — 浏览各个学校的官网,感受学校的观点、思想和主张,以及你对学校的关注点,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
③ 想 —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留学动机,明确个人决定。
④ 写 — 每一段的主题是什么?想要表达的内容是哪些方面?以此形成框架,再用个人经历丰富内容。
⑤ 改 — 采纳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琢磨,最终定稿。
语言的漫漫长路
语言学习之路很漫长,从2019年刚工作时开始,每个周末乘坐两个小时公交前往老师家里进行辅导,这样坚持了半年,其中也去试水了一次,可惜写作阅读和听力口语的差距实在太大,我开始懊悔当初那年高考为何取消了听力,过去逃脱的迟早是要还的。后来我练听力的方法是听美剧,一句一句反复的听,练口语的方法是在某APP上学来的,就是散步的时候自言自语去描述你看到的场景,说不出来的单词马上去查。虽然后来又考了三次,听力和口语依然不是很乐观,但有些进步。
02
我的作品集
项目成员:Wei Kun、He Lu
本项目通过对珊瑚死亡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特征和场地性质的一系列分析,试图通过景观设计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案来保护珊瑚,缓解珊瑚死亡危机。希望能在保护珊瑚的同时,使这项计划具有更大的生态意义和社会价值。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设计逻辑环环相扣,这也非常感谢魏霖老师对队友和我的引导。我和队友都是参加了几年工作的人,我两年他十年,但对于做作品集的流程却比较生疏。
在魏霖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步摸索,理顺逻辑,补充细节。像写论文一样,在找论据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并不擅长找资料,都是在谷歌里搜索关键词,然后队友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我们常常熬到下半夜,在找到论据的那一刻,队友说“思路清晰的一塌糊涂”当时激动的心情我至今记得。也是通过这个项目我对作品集“开了窍”,在后面的几个项目中,我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地方是靠近河口三角洲的一个脆弱的蔓越莓种植园。种植蔓越莓所需的氮肥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此外,海平面上升也极大地影响了蔓越莓的产量。氮肥多,果实少,收入少,对当地产业形成了社会经济的负循环。因此,本项目试图通过农业重构改善环境,支持当地经济。
应该是2018年的春天,听了季老师的线上分享会,至今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季老师在分享会结束时说“希望大家可以选择哈佛”,此时我在心里默默回应“可是哈佛怎么会选择我”。这是第一次感觉哈佛离我那么近(季老师)又那么远。
这次分享会结束,我的舍友便联系季老师来到RAC,次年去了梦校,毕业后的我通过舍友联系到了季老师,舍友的作品集成果以及季老师百忙之中联系我给我做申请分析的行动力,让我对RAC无比的信任,了解后当即报了名。
在RAC上海线下
2021年6月1日,上海线下开放我便来到了RAC。来RAC的第一天便面基了主管老师和教务老师,然后是我亲爱的室友们。他们是我在RAC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难忘的一部分回忆,我们约好一起去梦校,去年他们都陆续收到了好消息,今年我也要去上学了,我们彼此都为对方感到开心。
我的申请总结与回顾
回顾两年的申请经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自主性。第一年的申请并不理想,通过反思我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把自己的事情交给别人,无论你是找了中介还是DIY,申请永远都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上心且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这也是在出国之前一个磨炼的过程,二是要稳住心态,别崩了,做好计划平稳的进行每一步,即使任何一步出了差错也要立马找到补救方案。第二年的申请对于我来说是不怎么幸运的,DDL最后一次语言成绩还没出来,电脑突然死机,生了一场大病....好在现在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第二次申请时的心态比较稳,即便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的计划仍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所以最后大家一定要稳住!
感谢季老师总会主动的督促我关心我的作品集情况,感谢魏霖老师在被我因睡过头鸽了很多次后仍然耐心辅导我引导我。感谢每一位合作过的伙伴对我的包容和帮助。
对自己或者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小建议吗?
先做好应该做的事,再做你想做的事
这是大学班主任在开学第一课送给我们的话,每当拖延症上头,我都会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希望这句话对在画图的你也有所帮助。
季弘斐
哈佛大学
RAC Studio创始人/城市&景观主管老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UniDesignLab”(ID:UniDesign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