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那点事分享的第99篇文章
感谢来自粉丝gla..su的私信交流。
这是一篇文字占主导的内容,慎读~
我真的不清楚有什么清晰的脉络来告诉你如何成为资深设计师,但是我想以我的视角来给你分享以下内容,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01----------------------------
何谓资深设计师?
我想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一样,我们所说的工作能力强,这里的工作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在每一个行业也都不一样。
所以我更喜欢用另一个表述方式:项目放心的交待给你,而每次你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小惊喜”,你即是"资深设计师",你便是这个小领域的“专家”。
说到这个专家这个词,推荐一本书《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书里有很多内容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
-无论在什么领域,顶尖的人都有一些共性:工作得心应手、举重若轻,快速解决问题,并且代替大部分人思考,时长创造新的内容;
-从新手到专家分为5个阶段:探索期、新手期、胜任期、高手期和专家期。而很不幸的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只达到了胜任期。
设计领域也一样,而且各个阶段并不是以年龄作为判断,可能你有10年经验,但是只处在胜任期而已,可能一个新人3年经验就已处在胜任期;因为在胜任期之前基本上是被逼着成长的,而胜任期后则没有人要求你,你只能靠自己“探索式”的长进。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心头一凉,但是书中又说了:
-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转接。找对路子,花够功夫,你就可以超越大部分人。虽然开始的时候都是一大片人,但大部分人走不到中间就放弃了,所以根本不用想着去打败别人,你只需要管好自己,他们自己会将自己淘汰的!
成为专家的三个支柱是什么?书中说了:
-学习、实践和思维:坚持学习、找到合适的机会不断实践、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持续提升思维能力。
这里面核心是实践机会,大量的实践机会能够拉动学习和思考。
所谓的专家,固然都有总结自己知识体系的习惯和能力,作为设计师也是一样的,在成为“专家”的路上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坎,所以不能因为一次项目的失败而经受不起打击,也不能因为自己在舒适区而不进一步学习。
----------------------------02---------------------------
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比画图更重要的进阶利器》第二篇中有提过汇总个人体系的内容
为什么要提知识体系,不是为了噱头,也不是为了文章阅读量,相反这种文章的阅读量肯定会比我们发一篇手绘图集或产品图集阅读量小很多
但是正是因为文章性内容的文字,才能筛掉一些不爱阅读、不爱思考的人,如上面说的如果你坚持阅读这些文字性的东西,会比你翻图受益更多,因为你的出发点、关注点及思路都是不一样的~
关于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内容网络上有很多,可以仔细研究看看。
作为我们,每个人既是体系的构建者也是体系的传递者,所以在从小白设计师走向“资深”设计师之前,养成积累自己知识体系的习惯非常重要
也是因为我们深知体系内容的重要性,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写过很多,比如造型模块的体系(文章链接),如下图:
这是个人的体系,是个人实践后对我而言有内在逻辑的各个内容模块,基于此就会出现你拿到这个图之后并不能很清楚的知道各个模块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以及每个模块的核心又是什么
因为这个知识枝干而非树叶,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的是各种各样的树叶。
为什么设计师要明白这个重要性,我们先以开车的例子做个阐述,再以我们手绘体系为例子来说明,稍后再分解造型体系的内容
学过开车的人都知道,学车分为:科目一到科目四,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打火、起步、停车、倒车、侧方、S过弯、直角转弯、坡道启停、灯光、百米加减档、直线行驶、靠边停车等待
这是一个普通的开车就涉及到的一系列相关的内容,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一点:各个模块并不是每一项都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有了这个内容框架的概念和理解,我们能够知道我们欠缺什么,并能对我们所欠缺的内容重点突破,比如学车时的侧方停车~
所以在成长为资深“专家”设计师之前,我们要有一个大的视角,所谓大局观,对一个问题有明确且系统的框架,简单讲,这个体系和框架的作用就是后续你对于一个问题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相关的内容和细节,你能快速的抓住重点并提供解决方法!你能快速的找到各个树叶之间的联系,并快速的组合。
----------------------------03---------------------------
我们来说手绘,我们的文章写了很多手绘的内容,我们需要对手绘模块进行拆解并探索其进阶的逻辑关系,两年前发了一张图:
再简单讲,即:
学手绘到底学什么?
学手绘到底为什么?
学手绘到底怎么学?
你能够快速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及后续需要继续加强的内容,这些就不啰嗦了,可以翻看以前手绘的内容文章。
----------------------------04---------------------------
回到造型模块的内容,之前文章分享的图如下,再看一遍:
很多人和我聊天时在反馈: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我说很正常,因为这是基于我的经验和教训而给我自己做的内容归纳。
所以这时,我就是上面所说的体系的构建者,同时对你们来说我是体系的传递者,传递给你们的是一个参考,你当然需要把他通过实践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去,你才能成为自己的构建者,如果你把你的内容分析出去,你便才成为传递者,很好理解~
为了解决设计效率、设计发散、设计质量的问题,即项目设计的时效性、发散性及主题贴切性,我把造型的两点基础:造型方法和品牌主题作为核心支持,并分解罗列出其各个模块的支撑内容,这样之间的关联度也就起来了
但是,如上面说的,每个模块都需大量的实践,如造型手法和形态演变,你知道并没有用,你会一如既往的眼高手低,再说的糙一点:光说不练假把式!你需要实践,并且是大量的:
。。。。。。
所以我们需要积累造型手法的内容,以便快速的提升要素的运用能力;
所以我们需要积累造型能力的内容,以便让你能更自如的解决项目中所面临的问题;
每个小模块都需要深入的探究和实践再实践,比如造型课上我们强调的逻辑内容需要花3、4个月的时间来拆解训练:
-
注重核心基础;总结造型本质;
-
突破高级形态;把握重要原则;
-
强化核心能力;组合强化训练;
-
注重品牌开发;提升项目实战。
而这些内容你会发现是造型模块的小体系,比如我们说形面决定风格,你压根就没探究过,看到这句话,过一会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更不用说你能用到项目中去了。
所以,如果你并没有理解或深入研究过,肯定的是你拿到这个优质高效造型设计方法的内容框架图,它并不会给你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或很大提升,所以这一点一定要理解并有所思考~
----------------------------05---------------------------
到底如何能够成长为资深“专家”设计师呢?
说实话我也不是太清楚,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专家,但是追求卓越的过程本身就有价值。罗翔老师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我们都要接受自己的缺陷以及自己的有限性,坚持学习、实践、提升,做到知行合一。
最后附送: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给自己一个目标,勇敢的走下去,你会离 “资深设计师” 越来越近。以上祝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业设计那点事”(ID:koo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