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画家易卜拉欣-科德拉的后立体派

阿尔巴尼亚画家易卜拉欣-科德拉的后立体派

Ibrahim Kodra | Post-cubist painter

易卜拉欣-科德拉(1918-2006) | 后立体派画家

易卜拉欣-科德拉(1918-2006),阿尔巴尼亚画家。出生于阿尔巴尼亚的伊什米(Ishëm),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在商业海运公司工作。1929年期间,易卜拉欣在奥德希斯-帕斯卡利(Odhise Paskali)那里上艺术课。

在上绘画课时,他的一幅画进入了杰拉尔丁女王的视野,这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1938年,他在阿尔巴尼亚国家奖学金支持下前往意大利学习美术,在那里,在雅克莫尼的干预下,他作为新兴人才获得了意大利政府的第二次奖学金,并前往米兰的布雷拉美术学院学习。

1944年,他在米兰开设了他的第一个工作室;1948年,他在罗马的 "艺术俱乐部 "举办了个人和团体展览,在那里他遇到了巴勃罗-毕加索,并成为他的朋友,这往往会在艺术反思上引起争议。

1950年,他在米兰最重要的博物馆和建筑中绘制壁画。随后,科德拉与毕加索、亨利-马蒂斯、阿梅德奥-莫迪里阿尼、乔治-鲁奥、杜菲等人一起在奇亚瓦里(意大利)的Mostra del Disegno举办了一次展览。

他的作品被梵蒂冈博物馆、罗马的意大利议会众议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以及世界各地的独家私人收藏。

1996年,他获得了阿尔巴尼亚的 "国家荣誉 "奖,1997年,在画完《阿尔巴尼亚幻想曲》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名誉领事,并获得了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外交护照。

他于2006年在米兰去世。根据他的意愿,科德拉被埋葬在伊什姆城堡前。在米兰 "易卜拉欣-科德拉基金会 "主席法托斯-法斯利乌的倡议下,他在米兰的房子被改造成了博物馆。

2010年2月,在阿尔巴尼亚企业家Behgjet Pacolli和 "易卜拉欣-科德拉 "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卢加诺的Melide开设了一个专门展示他作品的博物馆,这是一个支持新兴艺术人才并推广科德拉作品的瑞士文化组织。







感∣恩∣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台”(ID:cnartis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