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双城记:找寻中国足球的黄金记忆

川渝双城记:找寻中国足球的黄金记忆



昨天下午,中甲球队成都蓉城1:0战胜大连人俱乐部,通过两回合升降级附加赛的鏖战,终于夺得了下赛季中超的宝贵席位。


时隔3728天,四川终于再次拥有了自己的中超球队,当新赛季的战火重燃,四川雄起」的口号,也必定会响彻中超的赛场。随之归来的还有四川和重庆球迷记忆中的「川渝德比

文/ 吴嘉伟 宋鑫宇

编辑/ 付能量


2022年1月12日,成都蓉城在升降级附加赛的次回合比赛中,客场作战的成都蓉城凭借着巴西外援罗慕洛的一球定乾,两回合总分2:1获胜,成功获得下赛季中超联赛资格。


阔别中超10年已久的四川球队,终于又回来了!


比赛日的前2天,一位名叫@vid36sql的球迷在懂球帝发帖「今天是2022年1月6日,成都告别顶级联赛舞台后的第3718天。这页报纸是成都球队降级后第二天出版的商报体育版。之所以留存下来,既是对那支站着死去的成都队的缅怀,也是对未来某天新生的成都队的期盼。



图片来源:懂球帝


32岁的球员冯卓毅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十年前我随成都降入中甲,十年后我随成都一起升超!一个职业球员可能也就能经历一个完整的十年,也许这是缘分,也许是心中的执念,不管如何,付出的所有努力在这一刻得到了答案!中超,成都来了!!!」



01
全兴记忆
客观来说,川足在大多数时间里并不能称之为中国足坛绝对的豪强球队,但是他们在球场上的那股辛辣和灵动,加上激情四射的成都球市,让四川足球在中国足坛向来独树一帜。


1994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标志着国内足球正式进入职业化时代,也让全国球迷再度见识到了四川最火爆的黄金球市。那时候,「色旋风」四川全兴队,主场设在成都体育中心,每逢周末的比赛,远在重庆的球迷都会包车前往成都观赛。当主队客场挑战北京、大连、上海等强队时,两地球迷还会飞往赛场共同为全兴队加油助威。 


巴山罗」(网名)是一名重庆的铁杆儿球迷。他从1990年就开始看球,经历过中国队「兵败伊尔比德」,见证了四川全兴队成功保级,依然记得四川外援马麦罗那脚惊世骇俗的脚后跟花式进球。足球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话里,他略带喜感的川普口音,说起全兴队和两地球迷的往事时,依然非常激动。


你不晓得哦,那个时候看球的人多的啊,好哈哦。老老少少,带起娃儿的,那是把人民中路挤爆了的。每次我跟哥们儿几个专门买起车票跑到成都看球,还是多辛苦的,到现在想起来都很怀念,在球场的那种感觉,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太震撼了。 他意犹未尽,滔滔不绝地一直说起那段往事,我只好礼貌性地打断,想问问他的成都球迷朋友们。


我们还没有自己主队的时候,去看四川全兴的比赛中,就认识了好几个成都的球迷哥们儿,关系很不错。看完比赛,我们都会聚一聚,喝喝酒,聊聊球,搓盘儿麻将。」回忆起这些球场结识的老友,「巴山罗本」只感觉时间走得太快。


后面这些年很少聚在一起了,我们几个的娃儿都大学毕业工作了,还要操心娃娃的事情。而且你也晓得四川足球后头莫得了。总感觉少了啥子,还是多怀念那个时候,成都、重庆两地的球迷互相串门。




位于人民中路的成都体育中心,是早年成渝球迷心中的足球圣地


根据当年中国足协官方数据,那一年全兴11个主场比赛,一共44.2万人次的总观众数,这个数据也仅次于2018年的广州恒大,在那个年代更是一个奇迹。


后来,四川全兴的核心马明宇转会广东宏远,整个赛季球队状态低迷,表现失常,战绩不佳,一度在联赛中排名垫底。


比赛中,主教练余东风时常面对全场球迷震耳欲聋的「下课」声。在联赛最后只剩两轮的时候,在另一个保级对手青岛海牛队只需战平即可保级成功的情况下,四川全兴队则必须取得两场全胜才能成功保级,形势严峻,压力巨大。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信息只能依靠报纸、电视传播。在当时《成都晚报》、《足球》等多家媒体喊出「保卫成都」的口号后,成都、重庆以及四川各地的球迷,一时间都涌向了成都体育中心,不惜通宵排队买票,只为进场看球。


四川全兴和青岛海牛的保级战首先打响。比赛当日,能容纳4万多人的成都市体育中心,最终涌进了6万多人。


当青岛队顽强将比分扳平为1比1时,几乎要打碎全兴的保级梦,而四川队球员「猎豹」姚夏,成为了整场比赛的关键先生。正是他最后的制胜一球,才使球队保住了最后的希望,将悬念留到了最后一轮与八一队的比赛。 




四川全兴联赛最后三轮的保级战,万人空巷


在最后一场经典的「成都保卫战」中,四川队最终战胜八一队成功保级,球迷们激动万分,掩面而泣的场景历历在目。如果没有亲历过现场,是无法体会到家乡球队的胜利,给每一个球迷,给每一个人带来的慰藉、兴奋与感动。


四川全兴的蒲江训练基地也因为球队表现,被不少球迷、游客们向往。在基地附近的三轮车师傅看到背包客,都会忍不住主动问一下「去全兴基地哇?



翟飚进球后,球迷沈立新掩面而泣成为经典场面


在那个娱乐并不丰富的年代,是这样一支很燃、很川味儿的球队给了人们尽情宣泄激情的机会。尽管当年足球双城记的故事早已随时间逝去,但直到现在,提起全兴队,依然是很多球迷心中,不可取代的灵魂主队。在北京工作多年的重庆人珂子,作为女性,在成都看球的场景依然难忘。


是我爸爸带我去看的,票价那个时候还贵,我爸说是把我从厕所窗子递进去的,直夸张哦,看球的日子现在想起来还是多怀念的。过了2000年,当时的球市已经没有前几年好了,后些年前卫寰岛、力帆的比赛我也有看,但是好像少了一些激情,就是去看场球而已。


可以说全兴当时不仅仅代表四川足球,更是代表了整整一代人的生活。而如今,当成都回到中超,曾经的黄金球市和中国职业赛场上最有话题性的「川渝德比还会远吗?




02
川渝德比


在球迷的记忆中,提起四川的同时也必然会提到重庆。除了火锅、串串香、美女和熊猫外,响彻赛场的雄起声,或许最能拉近你的认同感。
但这看似兄弟的双方,长期以来却处于谁也不服谁的姿态。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城市发展,体育成为了见证两座城市不打不骂不自在的罗曼史。


在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有了属于重庆自己的主队之后,成都、重庆间的竞赛,两地球迷间的较劲彻底发生了改变。


1997年7月,川渝德比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四川全兴在重庆大田湾体育场,客场对阵前卫寰岛队。曾经的主队成为了客队,曾经的主场变成客场,对于双方球迷来说,心理上需要适应的过程,但不得不接受现实。 




大田湾体育场,位于重庆两路口,1951年在贺龙的主持下辟建,见证了重庆职业足球的起源


比赛还没开打,火药味渐起。成都、重庆两地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关于这场德比大战的报道铺天盖地。四川队里的重庆人,当家球星姚夏,他的父亲竟然被重庆当地媒体邀请去做比赛的解说嘉宾,着实尴尬。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足球之夜》栏目也对这场川渝之战做了长时间的专题特别报道。


这场焦点之战再次吸引了两地球迷。赛场看台位置并不好的丙类票种,也卖到了接近200元。而民众当时的普通收入也就一个月几百块钱,可大田湾体育场依然全场爆满。从成都赶过去的数千名球迷在重庆主场的看台上挥舞着黄色旗帜,整齐划一地喊出「雄起」时,对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主队的重庆球迷们,反而不知所措,一脸懵逼。


成都那帮球迷还是很专业的,当时我们这边看台根本不晓得咋个办,只能勉强起哄,嘘一下这些人,场面还是多有趣的。 球迷「巴山罗本」回忆到。比赛中,当现场主持人介绍到四川全兴队的姚夏、马明宇时,这两个来自重庆的球员,依然收获到全场的欢呼。


你想嘛,前两年双方球迷还在一起见证了四川保级成功,抱到一起哭,肯定心头还是爱全兴队的啊。在球迷的心中,现场加油助威的「雄起」声,球迷间的喊话让人难以忘怀。


第一次德比,0比0的结果,就这样温和的结束。而在之后的赛季中,四川与重庆两支队伍实力提升,都成为了联赛劲旅,成渝两地球迷间的对抗也随之升级,硝烟四起。


99-00两个赛季,四川全兴和重庆隆鑫(之后改名重庆力帆)两队状态很好,在联赛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联赛还未结束前,四川排在第三,而重庆暂列第四。临近联赛结束,对抗的巅峰也随之而来。 



四川主场迎战重庆的比赛,重庆队丝毫没有拱手让出比赛,轻易认输的态势。双方球员对抗激烈,大动作的放铲,场面火药味十足。最终0比0的比分,也让四川失去了夺冠希望,而这也许是四川全兴最接近联赛冠军的一次契机。从2001赛季开始,四川队的很多球员年龄偏大,状态下滑,球员后备力量也不足,成绩便开始下滑。


川渝德比,不仅是球队之间的较量,更是两地球迷间的比拼。每逢比赛,双方便开始互喷互黑。本身球迷中就以性情中人居多,成渝两帮球迷赛场相逢,岂能认怂。


如果在重庆的主场,吼我成都「哈儿」「踩扁」,那么「棒棒」「瓜娃」的声音势必响彻成都体育中心。若是比赛赢了重庆,火爆的重庆崽儿们定要堵住我成都的大巴车。现在回想起,仍会唏嘘那段冲动但充满激情的岁月。




成渝两地球迷的「嘴炮儿」,只能停留在影像和记忆中


成渝两地球迷的「口水仗」也引来了媒体间的对战,媒体的报道又进一步加剧了对抗,并延伸到各个层面。足球在当年,作为全民赛事,是城市的精神象征,记录着城市文化与历史。




03
落寞沉寂


然而这份对四川全兴,对川渝德比,对成渝球迷之间的记忆,却随着四川足球的动荡,一度定格。


2001年底,四川全兴俱乐部决定以6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球队。两个多月后,媒体报道大连实德集团旗下的四川大河投资公司就以400万的价格收购了四川全兴队,并以3800万的价格买下了四川蒲江基地。


但这次收购并没有换来俱乐部的稳定,依旧动荡不断。在冠城集团正式接手四川大河俱乐部后,又于2005年再次宣布转让股权。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四川冠城在2006年初正式解散。 


这几年经常有人说,川足这几年的经历,总结就是三个词:高楼起,宴宾客,高楼塌。我说,楼没塌,那栋楼本身不属于你,也不该属于任何人。大连人对我们的打劫,川中企业的懦弱,这注定是一场劫。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四川长虹集团工作的成都人李强(化名),说起失去了主队,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四川没有顶级足球职业队了,我简直想不通。我们当年足球市场和基础那么好,不光是足球,篮球和排球的成绩都很好啊,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是现在这个状况。中超里看不到自己的球队,你说好郁闷嘛。


经历了3年的波折,2005年四川足球队宣布解散。此后,尽管有过新川足、都江堰欣宝、四川力达士、成都谢菲联、成都天诚等职业足球俱乐部,但四川足球已是千疮百孔,只能苦苦挣扎。2014年10月25日,随着成都天诚与石家庄永昌以0-0互交白卷,成都天诚降入中乙后宣布解散,四川从此告别中超、中甲舞台。

那一天,被称为最火爆的四川球市只有965个球迷来为它送行。


2018年10月27日,在都江堰凤凰体育场内11696名球迷的见证下,四川安纳普尔那2-0 击败盐城大丰冲甲成功,当赛季以不败金身问鼎中乙冠军的战绩让无数四川球迷一度看到了希望。





冲甲成功后,作为球队总经理和主教练的马明宇、黎兵手牵手庆祝的一幕,仿佛让时光倒流,不禁又让人回忆起四川足球的峥嵘岁月。


但无情的现实又一次给四川球迷泼了冷水,因资金问题在中甲仅仅坚持了一个赛季之后,四川安纳普尔那宣布解散。


相比四川,重庆的足球队幸存了下来,但日子过得也很糟。

2001年球队勉强保级成功后,在之后的赛季表现不俗后,却在03年剧情反转,首次降级。为了能够留在顶级联赛,重庆力帆出售了队伍的中甲资格,购买了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的中超资格。但在往后的几年中,球队的联赛成绩很不理想,因为04年足协撤销中超升降级后,重庆力帆才避免再次降级的窘境。 





重庆力帆2比2战平广东后,以领先石家庄7分的优势冲超成功


在振荡不断,经历转让风波后,一直到了2017年初,重庆力帆俱乐部才正式召开转让发布会,武汉的当代科技产业集团成为俱乐部新东家球队,正式更名为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


据了解,当代集团以5.4亿人民币购买了力帆俱乐部90%的股权,但俱乐部仍然留在重庆,而姚夏将继续担任俱乐部总经理。2021年,重庆当代经历多次更名,成为了如今的重庆两江竞技。



重庆两江竞技2:1武汉队,完成保级


成都与重庆,这两座城的足球较量,球迷间的「嘴仗」,随着各自球队的命运曲终人散。打过、骂过,笑过、哭过的球迷,作为亲历者,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繁华逝去,无能为力。
04
凤凰涅槃



而在漫长的等待后,两个城市开始努力找回这份足球的记忆。


自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公布后,四川足球发展改革提速。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四川不是没有培养出人才,因为现在暂时没有中超、中甲的球队,导致了人才流失。随着足球大环境越来越好,企业投身进来,四川足球重回中甲,甚至重回中超,都不是问题。


现在的重点是夯实基础,以及人才的培养。而随着成都市2016-2020年的足球发展规划的正式发布,在过去的5年里,四川从校园足球联赛、青训、专业足球场地的建设等多维度全面推动足球运动的开展。 




希望寄托在娃娃们的身上


而重庆方面,也在《重庆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到,用10年时间,将重庆打造成西部足球强市,明确到2025年,足球产业产值占该市体育产业产值的比重至30%,规模达到300亿元人民币。


同时也将加大对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支持力度,明确提出支持职业足球俱乐部股份制改造,实行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入,形成合理的投资来源结构,巩固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地域化建设,打造城市「名片」,支持重庆职业足球俱乐部打造「百年足球俱乐部」。


在这期间,四川九牛和成都蓉城的前身成都兴城相继组建,接过了复兴四川足球的大旗。


2018年3月,成都蓉城队的前身,成都兴城足球俱乐部宣布正式成立,自创立之初,成都蓉城便展现出自己的雄心壮志。接连引入两位给四川球迷带来无数美好回忆的名宿姚夏和魏群,一同加入蓉城足球俱乐部的管理团队



在经历了四川足球的多次风雨后姚夏表示「我和魏群的工作就是一起做好俱乐部的规划建设,完成俱乐部的目标,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让成都足球重回巅峰。


而球员时代就极具领袖气质的魏群也希望传递给球员们更强大的战斗力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一支优秀的球队,那么它不能称为优秀的城市。我希望我们的球队能更有霸气,球员们能有很强的求胜欲。


连续获得中冠亚军、中乙亚军之后,球队在两年内完成三级跳,从中冠打到中甲,一步步朝着中超梦想努力。随着球队冲乙、冲甲的成功,俱乐部此前提出一年冲乙、三年冲甲、五年冲超的发展目标也慢慢进入正轨。


更让人振奋的是,四川省体育局也在成都蓉城冲甲成功后表示,要把足球作为四川体育的「一号工程」来抓。在局长罗冬灵看来,冲甲只是四川足球振兴的第一步,四川足球还要朝着中超,乃至中超冠军迈进。


2020赛季,作为中甲升班马,成都蓉城无限接近完成冲超的目标,但最后关头主场三球败给长春亚泰,仅取得第三名,遗憾无缘中超。本赛季初,成都蓉城响应足协中性名号召,从成都兴城人居改名成都蓉城,并在迎来了韩国教头徐正源的同时,加大球队引援力度。费利佩、罗慕洛等外援以及刘若钒、向柏旭、李建滨等中超旧将的加盟,无不昭示了球队冲超的决心。





赛季伊始,成都蓉城曾一度领跑中甲积分榜,但在输掉多场关键战役之后,最终在附加赛中顶住了压力,战胜了大连人重返中超赛场。


18年加入成都蓉城,如今已经37岁的球队老队长甘锐在首个赛季帮助球队冲乙之后曾告诉氪体,从姚夏、魏群这样老国脚担任的管理层到球队的投资方,这支球队了解我们球员的想法,而且知道职业俱乐部该怎么搞,是真心想为四川足球做事情的球队。

而如今,当球队终于获得中超参赛资格,在接受成都当地电视台采访时激动的表示作为我们这些老将,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冲超尽一份力,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而现在终于帮助球队完成了目标。

这场与大连人队的决战,甘锐带伤打着封闭出场比赛,作为一名老将一直拼到比赛第86分钟,才主动示意教练席换人


05
双城新篇


四川球队从中乙,到中甲,再到中超,四川球迷等了太久太久。而对于成都蓉城来说,冲超的胜利是阶段性的成功,而川军「雄起」的雄心壮志,则需要更大的舞台。毫无疑问,未来球队也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老朋友」重庆的球队也在中超的赛场恭候多时。在中超22场比赛当中,重庆两江竞技的成绩不算出色,只取得了保级组第五名的成绩。


也许是少了死敌」的氛围重庆还未被激发出全部的实力。待到川军回归,川渝球迷燃起的嘴炮较量」梦回川渝德比,记忆中的碎片得以再次编织和交汇。





川渝两地的较量,是中国足球文化的沉淀和缩影,更是川渝两地刻入灵魂的羁绊。时至今日,四川省球迷协会在看台上拉起的横幅成都,我们在这里等着你回来」的期盼已经成为了现实。


时隔3728天,四川球队再度「雄起」,还有记忆中的「川渝德比」。


川渝双城的故事,未完待续......



END

↓ 体育学生 体育从业者都在关注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ECO氪体官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RASHGUN”(ID:trashgu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