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之美!在古瓷里也是了不起的品种~

玄色之美!在古瓷里也是了不起的品种~

远山眉黛 浩瀚夜空 

运墨而五色生

黑色,中国的正统色之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黑,火所熏之色也。

中华民族对于黑色的审美,

已经达到了精神崇尚的境界,

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

到水墨书法、黑釉陶瓷的产生,

以及历朝上玄下纁最高的冕服

(玄即黑色代表天,纁色代表地)

汉文化都潜心于表达黑色之美。

不过,黑釉真正成名,还是要到北宋时期,斗茶之风兴起,建窑黑釉盏成为皇帝老儿的心头肉,皇帝带货,那必须火。
来看看这几件,你觉得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窑口?

建窑还是磁州窑?

磁州窑还是耀州窑?


黑釉缘起

黑釉始出现于两千年前的东汉,今之浙江一带。


至东晋,德清窑的黑釉烧制技艺颇为娴熟,其黑如漆,色泽温和。最出名的是上海博物馆所藏的盘口四系壶。


东晋 德清窑黑釉四系盘口壶 

上海博物馆藏

唐代黑釉

东晋后黑釉陶瓷器物极为稀少,直至唐代黑釉在北方再度兴起,已趋于成熟稳定。诸多窑口均有烧制黑釉器物。


有些窑口在黑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样式,也深远影响了后来中国瓷器的烧造路径。如淄素瓷(即外黑内白)、黄堡窑(耀州窑前身)、鲁山花釉(钧窑前身)等。

唐黑釉执壶及宋河南窑黑釉碗
拍品已售 10,625港币


黄堡窑是耀州窑的前身,宋代黄堡属耀州治,故宋以后称耀州窑。


执壶采用剔刻花填白形式饰花卉纹;通体施黑釉,釉层近底,釉色略带酱色,为唐晚期物。


唐黄堡窑黑釉剔花填白花卉纹执壶

宋代黑釉


宋代黑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是浓重的一笔,宋代精英阶层饮茶风气兴盛,其茶文化崇尚“黑”因而受到至高的礼遇。

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黑釉遍及大江南北,尤其是声名远扬的建盏杯,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茶盏的要求首先就是“盏色贵青黑”“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并且建盏胎厚含铁可保茶温,故建盏黑色大兴不是偶然。

建盏纯黑不多,“绀黑,纹如兔毫”者多,生动添趣。

宋代黑瓷的主要窑口有:定窑、耀州窑、吉州窑和建窑等。






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碗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少量烧制黑釉、酱釉等。


宋耀州黑釉盏托
径11.8 公分,4 5/8 英寸
成交总额125,000 港币

西夏和金

在西夏和金两个短暂的王朝里,还能见到一些粗犷的黑瓷,但他们的命运也像这两个王朝一样,始终没有挤进中国历史的正脉。




左 西夏黑釉剔花人面梅瓶

右 西夏磁州窑系黑釉刻花梅瓶  

(编者注:可能为金代山西窑场)





金代黑釉油滴碗

辽元两朝

辽元两朝,受政治影响,黑釉陶瓷亦较少见。


入元以后,黑釉瓷器生产逐渐式微,南方窑口基本停烧,而北方除一些大的窑口还在维持一定规模的生产之外,其他窑口纷纷停产或转产,黑釉器不复当年之风光。

元山西窑口黑釉油滴双系罐


元山西窑口黑釉剔花填白彩吐噜瓶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明永乐黑釉双耳带铭炉  
景德镇考古所发掘品

直至清朝康熙,这位千古一帝十分推崇汉文化,此时期景德镇烧造出了著名的黑釉——乌金釉


在质量上,乌金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黑的深邃,黑的干净,出神入化。

清康熙 烏金釉描金趕珠雲龍紋瓶



更多精彩

  
  
  
  
     
     
     
     
                              
                              
                              
                              
大美至简的“釉”惑!陶瓷收藏 ,玩到最后是单色釉 | 域鉴秋拍精选
●“形如流云 灿若晚霞 ” 的美人化身 | 域鉴2022秋拍之窑变釉
正式通知!域鉴&宝臻2022秋季拍卖会即将隆重启幕!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域鉴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