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Virtual Record Treasury of Ireland
1922 年,在残酷的爱尔兰内战中,爱尔兰的国家档案馆陷入了火海。在国家军队的轰炸下,位于都柏林的爱尔兰公共档案局(PROI)馆藏的一批人口普查记录、地图还有教区登记册等资料都被大火吞噬摧毁。虽然从废墟中抢救出了约 400 捆资料,但一个有七个世纪历史之久的档案却大部分葬身烈火之中。
不过,这令人哀叹惋惜的结局,如今已被成功改写。在被摧毁了一百年后,PROI大楼及其收藏都已被恢复,并重建为一个线上的数据库和虚拟游览项目——而所有这些惊人的成果,都是在国家支持的五年计划“Beyond 2022”中诞生的。
就在 6 月 27 日,“Beyond 2022”推出了爱尔兰虚拟档案库,这是一个可以追溯到 1174 年爱尔兰公共档案的数字储存库。该门户网站允许访问者通过文本搜索和检索约 15 万份档案和 6000 多张地图,或是浏览提供数据集动态视图的可视化内容。这些所谓的“替代品”资料是从 70 个全球合作伙伴的档案库中挖掘出来的,其中包括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圣母大学和摩根图书与博物馆。
/ 图源:Virtual Record Treasury of Ireland
为了提供该记录库所称的“跨时代访问”,该虚拟档案库在它的UX设计和知识工程(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中,利用了语义网(Semantic Web)等工具来推动开启访问。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平台提供数字重建的PROI大楼虚拟游览项目,并配有俯瞰视角和地面视角。通过使用导航箭头,游客可以仔细观察其外观,并在三维视图中参观其内部,同时阅读有关该建筑的历史。档案库视图则进一步为用户呈现了一种生动交互的方式,用以探索指定的档案。
/ 图源:Virtual Record Treasury of Ireland
在历史的动荡进程中,文化遗产不仅要受到时间的洗礼,还往往受到社会和政治力量的摆布(如 1922 年的POIC火灾和当下正在乌克兰发生的战争)。而数字技术和现在的 Web3 技术,凭借其持久性、安全性和可及性等特点,已成为保存文化遗产的关键解决方案。
为此,爱尔兰虚拟档案库加入到了同类门户网站的行列中,与例如杜尚研究门户网站(Duchamp Research Portal)和BBC 100这样的项目并肩而行、一同探索,努力确保文物和文件可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数字化永生。
/ 图源:Virtual Record Treasury of Ireland
据“Beyond 2022”团队所言,档案库仅仅是其支持”爱尔兰文化遗产数字化”这一雄心的冰山一角。该研究项目还计划在键连开放资料(Linked Open Data)和语义网中生产应用程序,以加强其他文化遗产组织的数字化工作,同时探索互动工具,如VR和 Web3D,以深化大众的参与度。
这正在进行的项目本身代表了一种有价值的努力,它利用数字工具来实现纪念和记录的目的,同时使这些记录——无论乍一看多么枯燥——变得对学者、研究人员、数据采集者和普通人来说都同样实用和有趣。特别是对普通大众而言,该平台的互动元素,如数据可视化和虚拟游览项目,提供了便于他们了解档案并与之互动的切入点。
“虚拟档案库是我们‘百年纪念之十年(Decade of Centenaries)’项目中的一项持久且有意义的遗产,”对于这个项目,爱尔兰总理Micheál Martin这样表示,“它属于爱尔兰的人民,使我们丰富的档案遗产得到民主化的利用,并使我们的共同历史面向大众开放。对于拥有各种传统背景的爱尔兰人民和全世界的每一个爱尔兰人来说,它是一个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源。”
/ 图源:Virtual Record Treasury of Ireland
· End ·
文字:JCC
翻译:Yantong Li
编辑:Yifan
JCC 文创未来
J I N G
往期推荐
· RECOMMEND ·
JING CULTURE & COMMER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CC文创未来”(ID:JingCultureCommer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