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 三宅一生,曾为日本时装界带来了什么?

时尚 | 三宅一生,曾为日本时装界带来了什么?



8月5日,日本著名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因癌症在家中去世,享年84岁。去世前,他已经将品牌传位给了自己的徒弟近藤悟史(Satoshi Kondo)。



作为日本最负盛名的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与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一同被视作日本时装设计「三杰」。


他以善用褶皱而闻名,将东方元素与立体剪裁相结合,并在面料选材方面进行诸多开创性的尝试,有着「面料魔术师」的美称。



三宅一生1938年4月22日出生于日本广岛,1945年8月6日,他在7岁时目睹了广岛投下的核弹并幸免于难,三年后,他的母亲死于辐射暴露。


他后来回忆说:“我闭上眼睛时仍可以看到任何人都不应该经历的事情:明亮的红光,不久之后的黑云,四面八方的人们拼命地想要逃跑——我都记得。” 




长大后受到由雕塑家野口勇设计的广岛1952年完工的和平桥的启发,使他意识到“思考是可以创造而不破坏,并带来美丽和快乐的事物”。


随后便进入东京多摩艺术大学学习平面设计,毕业后搬到巴黎进入时装学院学习。中间曾在法国时装设计师Guy Laroche和Hubert de Givenchy底下工作,之后转往纽约与Geoffrey Beene合作。




1968年巴黎「五月风暴」的思潮冲击着他,他开始思考高级定制服装的合理性。他也找到了自己今后的方向:为大多数人制作衣服,希望创作出像T恤、牛仔裤这样任何时间、地点都能满足人们需求的Universal Clothing。


1970年,30岁的三宅一生回到日本,他放弃了留在法国或美国去为知名时装品牌工作的机会,而准备好用他自己的名字「Issey Miyake」设计衣服。他在东京开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三宅时装设计所」,开始创作一种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的新风格。用日本本土生产的材质向当时主宰的西方时装传统宣战。





三宅一生推翻了西方那种「由外向内」的设计传统——把面料铺在人体模型上,通过裁剪、缝制和褶皱等方式雕塑出理想的女性线条。


他用传统和服「由内自外」的处理方法,先考虑身体与衣服间的关系,认为布料是人的「第二层肌肤」,推出了「一块布成衣」(One piece of cloth)的品牌核心。




1971年,他在纽约、东京同时发布了首个服饰系列,大获成功。这个系列也是他与毕生拍档、面料设计师皆川魔鬼子合作的第一个系列。


皆川来自京都传统面料工艺世家:祖父专攻丝绸和服的手工涂染,父亲则专为日式屏风设计面料,她自己也是个喜欢从传统面料入手,挑战高难度新事物的人。以传统的日本文化为支点去开发设计,皆川魔鬼子是最佳合作者。





三宅一生与皆川魔鬼子从日本传统的面料和服装中汲取灵感,与现代时尚观念相结合。他们在面料制作技巧、色彩选择上沿袭了日式传统,常用絞り(靛蓝染色技术)、にしき(织锦)等古老工艺手法,颜色偏冷淡、无强烈对比;但在面料的选择、最终光泽度及松紧度的处理工艺,以及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又充满了现代感。



设计是为了让人类获得更好的生活,也是三宅一生踏入设计的初衷。他追溯至服装的源头——面料,从面料设计开始思考如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穿衣体验。先开发面料,再根据面料的特性去设计衣服的形状。


1981年,三宅一生推出了Plantation品牌,提供设计精美实用的现代服装,同时保留手工艺的本质。该品牌主要使用天然材料,以简单和舒适宽松的设计为特色,至今仍很受欢迎。随后,他又推出了ISSEY MIYAKE PERMANENTE,延续之前ISSEY MIYAKE系列中使用的原始形状和面料,旨在成为新的经典、持久的服装系列。




1988 年,三宅一生发现了能满足他期望的布料织法——加入「皱褶」,也就是他后来最为人称道的「一生褶」(Pleats Please)。当时,三宅一生偶然看到一块折叠后的聚酯丝绸围巾,发现其不会皱。于是便和工程师山本子先生、筑波大学的三谷纯教授以及皆川魔鬼子合作研发出了这种皱褶面料。


1993 年,Pleats Please Issey Misake系列亮相。该系列制法是先剪裁出比正常尺寸大的衣料,然后用机器打褶、加热固定,让原本二维的面料立体起来。这开拓出一个新思路,即面料也可以定义一件衣服的形态和功能。






在面料上加入「一生褶」的衣服,你可以随意揉合、水洗,衣服不会因正常外力因素而破坏原本的剪裁与样貌。这样的设计使他成为划时代的设计师,改变了时装「娇贵」的面貌。


紧接着在 1998 年,品牌推出Just Before系列,该系列与面料工程师藤原大的合作,基于一台由计算机编程的工业编织机,可以生产出一系列连续连接的筒形针织裙或衬衫。「一块布成衣」以 A-POC (A Piece Of Cloth) 项目的形式实现了。


三宅一生30年前的「普世着装」和「一块布成衣」的梦想变为现实,并成为品牌最具标志性的两款经典系列。





几十年来三宅一生致力于将现代科技融入日本传统,而「Pleats Please」和「A-POC」系列的概念也影响了全世界。


他表示:“日本必须要成为——以设计为文化的关键,以自己文化自豪的国家。”三宅一生的服装是极具辨识度的,但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对待布料的解读、从女性角度出发的设计理念。他热爱传统,但也乐于将最新的技术妥善地用于传统,证明了这两者并非处于对冲的关系,这或许才是每一个服装设计师应该走的路。


这也为日后的日本设计师开了第一道门窗。



为了扶持日本的本土设计,三宅一生也花费了大量心血。三宅一生在1994年和1999年分别将品牌男装和女装系列主导权交给曾经的学生滝沢直己,他自己则隐退幕后潜心于布料研究与开发。


进入晚年后,三宅一生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艺术领域,为了提供创意人士工作的平台,和安藤忠雄创立了 21 Design Sight。


他曾经的助手和跟随他的创意总监们,许多都在他的扶持下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为日本时尚领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




而纵观三宅一生的一生,他本人对于日本时装也带来了巨大贡献。他创造了服装的谨慎态度,其作品最常被拿来与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进行比较,如果说柯布西耶为居住而制造机器,乔布斯塑造了世界上应用面积最广的数字化居住机器环境之一,那么三宅一生就是创造了他自己的可穿戴操作系统,建立在身体和更广阔的世界之间。


“服装是最接近所有人的东西,所有设计都相互交叉,艺术、设计和其他创意活动之间没有界限……我所有的工作都源于最简单的想法,甚至可以追溯到最早的文明:只是用一块布制作衣服。


无论是三宅一生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或是他不停地追求探索服装的本质和呈现时尚的方式,他在不同领域付出的精力以及他对当代设计的贡献,都让三宅一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和设计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三宅一生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设计师服装品牌,而是涉足时装、配饰、家具、香水等多个领域,其母公司三宅设计事务所如今是一个拥有基金会等在内的时尚集团,旗下还拥有多个子品牌。





三宅一生去世后,其经典设计将继续留存,「三宅一生」作为品牌最大的吸引力也是源自三宅一生自身的人格魅力。而能否如三宅一生所希望的,他所创立的品牌与设计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对于三宅一生的接班人近藤悟史来说,一直保持「品牌初心」才是最重要的。











END



旗下四大品牌入沪,OTB的中国「野心」


寻求出售,或是Tom Ford最好的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英赫时尚商业评论”(ID:inhedaily_c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