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宗教与君主制、资本主义,世界上多了圣彼得大教堂、凡尔赛宫、西敏寺等等众多绝伦的建筑。这些建筑每个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两个我喜欢的点,如教堂的柱廊、凡宫的镜厅、西敏寺的英灵墓等等。
但有一个建筑,集齐了N个我喜欢的点,而且它在西方历史上的地位,丝毫不亚于著名的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或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它就是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万神殿,又名帕提翁神殿。
今天这幅描绘这座伟大建筑内部构造的油画作品开始,聊聊围绕这座伟大建筑的趣事。
《Interior of the Pantheon, Rome/万神殿内部》
By Giovanni Paolo Panini in 1734
画作为罗马画家潘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于1713年创作的内景题材布面油画,画幅长128cm,宽99cm,属于巴洛克风格,现收藏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作描绘的建筑,之所以是我最喜爱的建筑,首要原因是他的首任建造者:阿格里帕(Marcus Agrippa),与我最喜爱的罗马开国皇帝奥古斯都(Imperator Caesar Augustus是奥古斯都最后的名字,在加冕奥古斯都前,一般称为Gaius Octavianus)之间强烈的羁绊;
其二是建筑里的三大元素,柯林斯柱式与巨大穹顶、方尖碑,后者是我童年时,由一部基于古埃及文化展开的卡牌动漫时就感兴趣的元素;
其三是内部七大壁冢摆放了文复三杰之一拉斐尔的墓葬与雕塑、贝尼尼雕塑;(关于贝尼尼,之前在《阿波罗与达芙妮》篇已经介绍过,是我最喜欢的雕塑家!没有之一!)
最后也是万神殿最为人所知的,穹顶之上画龙点睛般的开孔带来的奇特弥散光芒!
阿格里帕,一个令艺考生“闻风丧荡”名字,当年我在并未像现今般对艺术史非常感兴趣的中学时期,每每老师要我们画这尊长相“呆滞”的石膏像的时候,都是相当头疼!
收藏于法国卢浮宫的阿格里帕像
而在多年之后,由开始了解古罗马历史,了解阿格里帕其人的传奇人生与他的“BOSS”,我最喜爱的奥古斯都之间超越君臣的羁绊后,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呆呆的雕塑,也从这个呆呆的雕塑眼中,看到了这位卓越的古罗马将领的坚毅性格。
玛库斯·阿格里帕其人,作为一个平民出身,原本在贵族、元老院统治下的古罗马,应该如其他军团雇佣兵一般,常年在外作为炮灰兵打仗,默默的在战场上死去,运气好的话,可能在战场上幸存光荣退休,度过一个平凡的一生。
但阿格里帕在童年时期,被凯撒(Julius Caesar)派到了阿波罗尼亚,陪同他年幼的外甥屋大维,也就是那个被后世尊称为奥古斯都的天选之子。
与体弱多病的屋大维不同,小阿格里帕是个十足的糙汉子。在成为屋大维的贴身后,与另一名贵族子弟梅塞纳斯一同成为屋大维的左膀右臂。
并在公元前44年凯撒在元老院遇刺时,与屋大维一同返回罗马,并基于屋大维凯撒养子、政治资产名义继承人的身份(凯撒遗嘱述,将朱利叶斯家族名号与财产赠与屋大维,但财产实际由凯撒的首席副官安东尼把持,故暂称为名义继承人),与安东尼(Mark Antony)、雷必达(Marcus Lepidus)组成后三头同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后三头同盟是区别于与凯撒、克拉苏/Marcus Crassus、庞培/Pompeius的组成的前三头同盟,这两个阶段的三巨头组合,从政治、经济、宗教领域控制了罗马的大部分权利)
而后在屋大维与安东尼联盟追杀以布鲁图斯(Junius Brutus,同为凯撒养子,其母塞西莉亚为凯撒情人,莎翁在其剧作《裘力斯·凯撒》中写下了一句名台词:“and you?Brutus?”表达了凯撒对于布鲁图斯背刺的震惊)、卡西乌斯(Gaius Cassius)、西塞罗(Marcus Cicero)为首的刺杀了凯撒的共和派时,领兵出马负责追击布鲁图斯战败,最后在安东尼的辅助下才扭转战局,一举歼灭共和派并奠定以安东尼为首的后三头同盟的政治地位。
在此之后,基本上屋大维方的对外战争基本由阿格里帕代劳,屋大维不再领兵出战。
时间快进到阿克提姆海战,安东尼自废武功,与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结婚,并立遗嘱宣布要将罗马送给与埃及艳后剩下的小娃娃,此举宣告了安东尼正式转投东方势力,并将罗马第一人地位彻底送给屋大维。
此后屋大维授命阿格里帕率领400艘战船,在希腊西海岸迎战安东尼率领的500艘战船,结果战局一边倒,阿格里帕大获全胜(阿格里帕陆战、海战都是一把好手,简直是天生的将才!),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双双自杀。(埃及艳后以毒蛇自杀的经典结局,也是艺术界一大经典题材,以后再开一篇讲!)
在此之后,屋大维在罗马本土包括埃及、高卢、西班牙等在内的殖民地内再无对手,陆续加冕第一公民、奥古斯都等尊号。此后在罗马本土大兴土木建造浴场、神殿在内的民生工程,而为了纪念阿克提姆海战的胜利成果,阿格里帕开始着手建造万神殿!
万神殿侧面图
神殿前厅的第一个标志物是方尖碑,方尖碑在罗马的出现,代表了自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征服埃及后,奥古斯都彻底打服埃及,并将埃及建筑文化象征之一方尖碑带回罗马本土!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在33岁去世,留下的权力真空带来了埃及最后一个王朝:托勒密王朝,而埃及艳后则是托勒密王朝最后的后裔
神殿的门廊由16根柯林斯柱式组成。关于柱式,这里不做过多讲解,后续单独开一篇讲希腊三大柱式:多立克式(DORIC)、爱奥尼式(IONIC)、柯林斯式(CORINTHISN)等影响了后世欧洲建筑的主要柱式风格。
门廊上的M.AGRIPPS代表阿格里帕所建
神殿的内部由一个巨大穹顶覆盖的圆形大厅,大厅直径长达43米!而这个巨大的穹顶,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纯混凝土结构穹顶!甚至比晚了它三百多年的天主教圣地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直径还大1米!
整个穹顶完全由混凝土构成,没有任何钢筋结构,很难想象当时的罗马人是怎么开发出如此特殊的混凝土的!
无论是前厅的方尖碑,还是门廊的柯林斯柱式,亦或是冠绝欧洲的穹顶,都展示了阿格里帕能征善战之外,优雅的艺术品位!而穹顶开孔带来的光芒,更是点睛之笔!
了解了万神殿内外部的基本建筑构造后,再来看巨大穹顶上画龙点睛般的开孔。
许多对万神殿有略微了解的人,一般都会好奇,这个孔下雨漏水了怎么办!实际上,万神殿内地板有约30CM的坡度,结合内部的排水工程用以让雨水排出的!
仔细观察地面的小孔与细微的坡度,这些就是古罗马人的巧思!
《圣经》旧约·创世纪篇里有一句经典: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而奥古斯都之于罗马而言,就是罗马的上帝。我每每看到这个开孔,则总会想起一个词:
Apocalypse
万神殿穹顶之上的开孔,是殿内唯一的光源,而由于神殿内部的圆形构造,使得光源的散射可以形成日冕效应,在不同的时间分别照射到神殿内不同的位置。
精于象征学的奥古斯都,会在光芒照射到正门的时候,举办典礼并粉墨登场!如天启一般,向罗马民众展示上天对奥古斯都的眷顾,上演君权神授的完美剧本!
奥古斯都“接手了一座用砖建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罗马城!”,我认为对他而言,这束光芒应该是对这位天选之子最好的褒奖!
不过万神殿在历史上两次在罗马大火中被毁,所以现今存世的并未阿格里帕所建造的原始版本,而是由罗马五贤帝中最热爱艺术、建筑,艺术品位绝佳的哈德良皇帝(PS:哈德良皇帝是gay哦!)在公元118—128年间在原重建。哈德良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他的哈德良别墅,别墅内收藏了大量古希腊建筑的复制版,以及著名的哈德良长城。
看过以前的文章的读者可能知道,我非常喜欢找画作里的“彩蛋”,而潘尼尼作为以风景绘画著称的画家,其作品的一大特征就是经常天马行空地将罗马各地的名建筑或者雕塑、油画一同囊括在小小的画作之内,简直就是彩蛋大师。
《Roman Capriccio, The Colosseum and Other Monuments》in 1735
有幸在2020年省博的《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500年展览》看过这幅《罗马随想曲》的原画,画中描绘了古罗马斗兽场、左侧的柱子图拉真功德纪念柱、右侧的城市广场残柱、凯旋门、透视末端的金字塔!
《The Pantheon and Other Monuments》in 1735
以万神殿为主,结合方尖碑、皇帝像跟其他神庙组合的风景!而万神殿前的神庙,结构为柯林斯柱式而非多立克柱式,所以应该不是帕特农神庙。
《View of the Colosseum》in 1747
以斗兽场为主的风景!右侧的凯旋门为君士坦丁凯旋门,画面左下角的花瓶是波尔盖花瓶,而花瓶左下方的雕像,应该是布鲁图斯像!
《Ancient Rome》in 1757
来了,超级全明星组合!想象一下如果在这样一个房间里呆一个月,我可能会开心到疯掉!画面正中间的花瓶,是上一幅画提到的波尔盖花瓶,花瓶右前侧可以看到在《阿波罗与达芙妮》篇介绍过的贝尔维德的阿波罗像、最右侧的缠蛇雕像是大名鼎鼎的拉奥孔群像!群像上方是图拉真功德纪念柱的油画、万神殿、凯旋门、斗兽场等建筑也纷纷出镜!而左下角的圆盾,无疑是埃奎斯!
《Modern Rome》in 1757
又一幅全明星!中央透视线上的四座雕塑,除去第一座我不认识(有认识的小伙伴欢迎私信告诉我!),中间两作分别是米氏的《摩西》与《大卫》,透视末端的雕塑,则是我最爱的《阿波罗与达芙妮》!左侧油画从左下方数起的第四张,则是罗马的另一大名建筑,出自贝尼尼的特莱维喷泉!也就是著名的罗马许愿池喷泉!
Trevi Fountain,出自贝尼尼之手的经典建筑!
潘尼尼一生绘画产量不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每幅作品都或多或少会囊括一些建筑、雕塑、油画,可看性非常高,非常推荐大家继续去看看一些潘尼尼的作品!
最后推荐一个B站上的一个小短篇,非常精彩的介绍了万神殿日冕效应的政治含义!
看完觉得写的不错,可以关注我,以后继续给大家分享好看、有趣的油画、雕塑作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广讲艺术”(ID:gh_67ce6830d17d)。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