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前两天一个群友给我发消息,希望我关于“疫情之后的住宅户型变化趋势”写点内容。
因为身在上海,本来对于户型会怎么发展,我是深有体会的。但是我又觉得户型在整个疫情发展里的权重很小,而且在2020年我也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所以对写户型的兴趣不是很大。
大家不妨看看这两篇,关于更大层面的文章:
但既然有朋友提了请求,我就不妨写一点。大家一起来探讨吧!
02
概述
这次我不想亲手画户型了。因为任何一个户型,不同的使用者,总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使用者,总会有不同的使用习惯,众口难调啊。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想以文字为主的方式谈一下“疫情之后,户型可能发生的变化”,既然上升到趋势的层面,那我把这些变化归纳成了三个“性”,分别是:冗余性、自给性、安全性。
冗余性
城市中关键的功能设施应具有一定的备用模块,当灾害突然发生造成部分设施功能受损时,备用的模块可以及时补充,整个系统仍能发挥一定水平的功能,而不至于彻底瘫痪;
我借鉴了韧性城市里的这个概念,就是在户型设计中考虑一定的备用模块,这样就不会因为局部受损而整体瘫痪。比如冰箱坏了,食物该怎么储存诸如此类的问题。
自给性
在城市生活里,如果不通过交易,生活是很难持续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需要交易的,有些东西是可以自给自足的。比如”爱马仕葱“,就是每天烧菜必需品,但又是自己有可能种植的。
安全性
这里的安全性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疫情期间的居家”防感染“,另一个是通过设备和技术保障人身安全。比如我和我父母分开住,我每天视频”指挥“他们做抗原测试,并上传结果,能有效地照顾到安全性。
而这“三性”对户型设计都会带来影响,下面我们具体展开看看。
03
变化
接下来的内容,我想以”标签+位置+XX性”的格式来罗列户型可能会产生的10大变化。
01.葱自由(飘窗/阳台)+自给性
疫情之前,谁会想到葱还要买的。一般都是买蔬菜或者荤菜,商家考虑你的客户体验,主动送的。
这次疫情中,葱被戏谑成“爱马仕葱”,你就知道它的稀缺与珍贵了。现在几乎上海所有的家庭,都有水培或者土培的奢侈品了。
我相信疫情之后,在阳台或者飘窗上种“一米菜地”会成为很多家庭的时髦做法,比花花草草可能来得更实用。而开发商可以在这点上考虑一下,一个是种菜平台,另一个是种菜外廊,这两个地方都不怎么花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良有方”(ID:nomad_li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