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这两天,建筑设计圈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TransBIM了,这个平台号称可以3天出全套施工图。真要是这样,这得革了多少设计师(画图狗)的命啊,难怪大家群情激愤。
有些朋友可能还不了情况,我先大致铺垫下。
由西安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领衔,全国首个机器人绘制的建筑施工图获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审查合格证。
TransBIM能深度交互和高度协同,通过五大专业间的20种交互,以及专业内部的37种交互,杜绝了错、漏、碰、缺的问题,从而实现专业之间的数据统一。
AI画图狗已经踏进了建筑圈,虽然有些人还抱着怀疑的态度,质疑其真实性,但它终究会到来,只是迟早的问题而已。
02
对抗
当我处在基层设计师的岗位上时,对于这个事件,我同样会质疑、抗拒、惊恐,这些复杂的情绪一股脑的涌上来。
这是涉及到吃饭问题的,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活、还有贷款没还清呢,怎么能被机器人给“抢了饭碗”呢?
所以,第一时间基层设计师一定是对抗的情绪。但是这个平台要普及,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暂时不用慌张,让子弹飞一会也不迟啊。
为什么说AI机器人出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一、IT开发周期
软件从1.0到投入生产,被大范围使用,验证可行,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大型的平台。
我们看到的消费端的这些软件,都不涉及到公众安全性的,也都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试,更何况建筑还涉及到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
二、法律法规问题
现在的法律规定:建设项目的安全问题是注册建筑师(工程师)终生负责制,也就是说和个体是挂钩的。而当AI机器人来出图之后,到底是机器人负责呢还是注册建筑师负责?
这个问题没有厘清。
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之前,这个平台是不可能大面积推广的。
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可能是两个方向:
方向一
还是由注册建筑师(工程师)负责,而这个平台就和我们用电脑、用CAD一样,还是作为工具存在。工具当然无法承担责任,最后还是人来承担法律责任。
这样的话,注册设计师并没有失业,就是要重新讨论下岗位工资。而基层设计师可能会大量失业,但是工具的操作可能还是需要人,不管是输入条件,还是输出成果都需要人手,有部分设计师就算转型了吧。
就和下图的牧羊人没啥区别。
方向二
由AI机器人或者后面的平台承担建设项目的终身责任,但这个几乎没有可能性。因为平台是一家企业,企业是可以倒闭、注销的。但是终身责任是无法注销的,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所以,我判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还是个工具,无非解决出图效率和质量问题。设计院原来的架构不太会有大的变化。当然业主知道你“鸟枪换炮”之后、人力成本下降,不排除继续压低设计费的可能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良有方”(ID:nomad_li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