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快到10月底啦,23fall的申请也要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越来越多的院校也已经公布了自己的申请DDL。想要在众多申请者中表现突出,那么就要在作品集上下功夫。
可是改了无数遍,到底什么样的交互作品集才能入评审的眼呢?交互作品集究竟该如何创建呢?它需要包括哪些关键要素及内容呢?
交互作品集关键要素
- 新媒体互动艺术设计;
- 博物馆等展馆体验设计;
- 沉浸式游戏设计;
- 触感通信;
- 数据可视化;
- 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
- 智能家居;
- 人机交互;
-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 界面交互设计;
- 未来概念式交互设计;
- 跨专业融合交叉项目;
- 整合创新设计
......
界面交互设计
可穿戴设备
一般情况下,本科作品集需要包括3-4个大项目,而研究生作品集则需要包括4-5个大项目(或者十多个小项目)。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最有吸引力以及最能突显自己设计技能的项目,并展现这些项目的创作过程和最终成果。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申请院校的要求和侧重点进行修改和调整。
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因素来确定项目放置的优先顺序:
-
影响力:对整体用户体验或关键问题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
流程:遵循完整设计流程步骤的项目
-
新近性:选择我们在过去几年中所参与的项目
最终,我们所提交的作品集应该向评审官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这个设计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我们是如何思考并解决问题的?
我们到底是个怎样的设计师?
如何吸引评审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作品集到底有什么作用。考官想要通过作品集来了解我们,例如我们的专业、我们的设计风格、设计思想、思维逻辑、专业能力、创造力等等方面。
最后,我们还需要知道,考官也想要通过作品集了解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交互这个专业,以及我们与这个专业的适配度。
我们的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它们又是如何交叉影响的,我们是如何将这两个专业联系起来的,以及我们对这两个专业的研究领域都有哪些思考和深入的了解。这些都是能够说服评审老师录取我们的原因,所以一定要好好通过作品集,来向考官清楚地表明这一点。
作品集创作建议
大家对于自己设计出来的作品集都很有信心,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其实考官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浏览我们作品集中的所有内容。所以,我们需要在作品集中,通过适当的排版及精简文字,突出最想让考官看到的信息及内容,这样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传达什么。
同时,我们的作品集必须只能包含有关项目的相关设计过程及信息,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描述出来。
其实在整个作品集中,评审官并不在乎我们最终的项目成果有多出色,他们想看到的是我们的设计过程以及我们是如何思考的。只有这样,考官才能精确地知道,我们是否符合他们的录取标准。
所以,我们需要展示自己是如何开始这个项目的、调研过程是怎样的、如何产生了设计灵感、在遇到挑战时是如何修改,以及是如何一步步进行到最终产出的。我们应该像讲故事一样,描述整个创作过程。
编辑:YAN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交互设计小站”(ID:racjiao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