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小店们,有多少要跟我们永远说再见了?

上海的小店们,有多少要跟我们永远说再见了?

转眼之间,2022年已然过去了三分之一。

而在这130天的时间里,不少上海人几乎一半多的时间都在隔离,足不出户。压力袭来,上海那些小店们……它们现在怎么样了?
你可能想象地到:平时社区离不开的的果蔬店,理发店,饭店,花店,火锅店,烧烤店等社区小店被无限期关停,不少店的租金照付,老板们干着急但没有办法。

由于不知道疫情要持续多久,于是有的干脆歇业:
3月12日,上海第1家侦探主题书店——孤岛书店正式歇业。
3月的最后一天,大陆首家小蓝杯GROM正式关店。


永远说再见的孤岛书店,图片来源@是小候呀


小蓝杯GROM也正式关店了
街边小店停业歇业的更是不计其数……


华东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博士关昊的团队花了一周的时间,系统地做了2603家上海的中小企业家的经营信心电话调查,合计采访了2603家中小企业家的企业经营者,涉及星厨火锅、自助餐、星级酒店、美体文化行业等四大行业,接通电话的占比为38.15%,在接通的电话中;
表示还能坚持的,占比9.26%,加大投入的占比0.91%,而明确表达即将关门歇业或者再看一看的为89.93%。

关昊的团队的调研数据↑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消费是带活整体经济的内核之一。

中国的国内消费占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内需的拉动力不可小觑。2020年,上海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6%,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而上海的目标是建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商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点亮城市夜间经济,打造24小时城市社交目的地,营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
但疫情再次袭来,它颠覆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但它对餐饮、酒店、文旅的影响最为强烈。


从2020年的武汉疫情后经济复苏的路径看,工业生产和投资在复工复产之后实现了“V形”反弹,但消费的复苏最为迟缓,另外,失去的消费就失去了,特别是服务消费,比如理发餐饮等,往往很难弥补。



失去的餐饮等行业的消费很难弥补
而且上海这次的情况更为棘手。以中小餐饮企业为例:

首先是原材料供应——除非是大型连锁餐饮店,很多餐饮小店并没有稳定的原材料供给,想做生意都没办法做;
其次是物流,大部分餐饮品牌都没有自建面向C端的物流配送体系,而因为疫情管控,物流压力倍增;
此外,员工都被隔离着,人手不够,事情难做。
现金流眼看就撑不下去了……
怎么办?
我们或许可以从世界其他地区的做法中寻求一些启发:

01, 小企业薪水保护计划



在疫情蔓延到全球的2020年,美国等国出台了薪资保护计划(PPP,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该计划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资金,用于支付员工2.5个月的工资成本,据统计,一个工作保留的成本为 16.9 万美元到 25.8 万美元。PPP资金还可供中小企业支付抵押贷款的利息、租金和水电费等。

一般来讲,PPP贷款利率非常低,只有1%,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小企业申请到的部分甚至全部贷款会变成赠款。


到2020年6月,450 万家企业收到了超过 5000 亿美元的PPP资金。
由于审查不严格,PPP贷款的发放流程存在“欺诈”,比如加州一名男子谎称经营四家企业,然后收到了约 500 万美元后用于购买豪汽。
也有经济学家称,PPP 并没有挽救更多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少数族裔的企业该倒闭的还是倒闭,反而是帮助了太多“大而稳健”的企业。

PPP项目由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疫情期推出

02, 业务补偿举措



为避免裁员,丹麦政府提出帮助雇主支付工人工资的 75% 至 90%,丹麦政府还提出,帮助承担企业高达1/4的固定成本。
立陶宛政府出台的规定是,如果个体经营者“在隔离期间从事的经济活动受到了影响,或者间接的影响”,政府将承担高达 70% 的租金和设施运营成本。
卢森堡政府也在疫情初期就一次性向每位员工提供高达 500 欧元的资金补助,重点关注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如娱乐、餐饮、酒店和艺术行业等。


今年3月29日,上海出台了《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上海将房租减免范围从服务业扩大,覆盖到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时鼓励大型商务楼宇、商场、园区等各类市场运营主体在协商的基础上,为实体经营的承租户适当减免租金,政府各类扶持政策优先支持主动减免房租的市场主体等政策支持。



疫情期间,全球不少城市的政府都提出了租金减免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共度难关

03, 消费券计划



此类政策通过刺激需求间接帮助企业,稳定收入与劳动力市场。
例如,马耳他的代金券计划中,每位居民获得约 100 美元的代金券,可以用于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指定行业的消费。
香港从4月起向约630万名符合资格的市民发放2022年消费券计划第一阶段的电子消费券,每人5000港元,涉及总金额约315亿港元。


同样,我国在2020年疫情时,为刺激消费,多个城市采用了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的做法,比如浙江杭州的在11天内兑付2亿元左右的消费券金额,由此撬动的消费总额达到了22.26亿元,消费券的“乘数效应”非常明显。

消费券漫画,图片来源:beijing reviews

04, 政府主导的合作计划



为了说明这个计划,我们分享一个案例:加州Great Plates Delivered计划
疫情隔离让老年人吃饭成了一大问题,商超关闭,他们大多不会网上买食材,而疫情也让当地的餐厅遭受经济损失。
简单来讲,Great Plates计划为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而提供这餐食的就是当地的餐厅与工作人员。在洛杉矶县,如果你在60岁以上,并且符合一定的条件,你就可以打电话申请Great Plates的援助,政府将每天为老年人提供送货上门的三顿饭;餐饮合作方包括当地餐馆/小型社区食品店,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参与计划的老人跟食品提供者位于同一城市或附近地点。
这种合作能支持当地企业,支持区域经济,并让最脆弱的老年人得到照顾,实现了社区的双赢。很多餐厅也正是靠着Great Plates 计划渡过了疫情最困难的阶段。


加州政府在疫情期间推出的great plates delivered计划,实现多赢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疫情期间130个国家的分析数据,总体而言,在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上赠款等财政援助是最常用的政策措施(77% )其次是贷款公共担保(50%)、延迟偿还贷款(30%)、税收减免(28 %)和较低的利率(24%)。如下图所示

IMF统计的各国给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此外,在解封后中小企业如何健康地“重回现实”,在越来越呼唤韧性的时代,新的餐饮、娱乐休闲等等形式又将是什么?它们将会给城市带来怎么样的变化……这些留给时间慢慢去探索。
疫情对于小企业(尤其是处于消费行业的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小企业对于整个产业生态特别重要——
据虎嗅网的统计,2019年的上海企业数量约为127.3万家,其中员工人数小于20人的小微企业占比95%,这些小微企业贡献了约一半的就业机会。在美国类似,小企业为整个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工作机会,50%以上的销售额。
小企业增强了城市的活力,让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更有创新力与生命力,同时小企业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大企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及人力资源。
如果疫情持续让供应链停摆的时间过长,会威胁更多小企业的生存;


更让人担心的是后续影响 —— 国际贸易及供应链在中国的决定。当今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是中间制成品的最大出口国,亚洲供应链中约40%的中间产品来自中国。
如果此次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预期,企业加速外迁,导致地区的产业生态网络被破坏,这可能才是真正让人忧心的事情。

题图及内文图片基于CC0协议
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参考(向上滑动浏览更多🙋🏻‍♂️):

https://www.bihai123.com/info/ywsy/22568.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22-05-09/zl-imcwipii8824911.shtml

https://wdacs.lacounty.gov/la-county-to-launch-great-plates-delivered-initiative/

https://home.treasury.gov/policy-issues/coronavirus/assistance-for-small-businesses

https://www.urban.org/urban-wire/how-world-sought-protect-small-businesses-during-covid-19-crisis

https://blogs.imf.org/2021/03/09/how-countries-are-helping-small-businesses-survive-covid-19/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863258


-THANKS FOR READING-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相关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创新区研究,就在TOP研究院。



TOP Lab (TOP创新区研究院) 隶属于FTA建筑设计事务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研究平台,其使命是打造创新区领域的智库.
TOP研究院专注于全球创新区的一体化研究,从Talent(个人), Organization(组织), Place(区域)三大维度出发,通过对全球创新区案例、创新区产品大数据整理、以及产业创新及工作方式创新的研究,探索中国创新区的实践路径。


FTA是领先的办公及产业(科技)地产一体化设计专家,拥有900+个科技园区与办公总部的设计实践经验,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点项目、多个世界500强总部或区域总部等。

FTA提供从研发策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一体化的专业设计服务,服务的客户包括:市北高新、张江高科、天安骏业、上海地产、小米科技、罗氏制药、阿里巴巴、迪斯尼、西门子、凤凰卫视、上海港城集团、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等知名品牌。

未来是创新的时代,在“为创新设计场景”的使命下,FTA一直践行“与客户一起创新”的价值观。



欢迎联系我们:
咨询项目 - 王先生:17792253557
人才招聘 - 柯女士:1381793388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ID:TOP_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