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设计作品集,也太有心机了吧!

这样设计作品集,也太有心机了吧!

我发现设计师的作品集读起来很费力,倒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半天看不到一个重点。


大家做项目汇报或者作品集的时候,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


自己有一个很棒的想法,跟别人说的时候都感觉很不错。但是做到 PPT 里给别人看,就都看不懂了。


牛气冲天


如果是重要的项目汇报,可以现场用语言解说,一问一答,就好很多。


可如果是作品集,那就麻烦了!


别人审阅作品集时,如果不能快速 get 到你想要表达的点,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如果作品集做成这样,就算能力再强,也很难被看到。


我在知识星球帮成员免费点评作品集,每次都会提供一两千字的配图建议。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问题大部分设计师都有,而且越是初级设计师,就越严重。


尤其那种用套模板的方法做出来的作品集,哪怕作品集再好看,在表达设计思路这一块,也还是照样吃亏。

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 5 个诀窍,确保各位的设计思路能一眼可见:


1. 不要为了节约页数而分区

2. 方案图要能看清字

3. 标题上写有用的信息

4. 避免超过两行的文字

5. 重点信息一定要用图示



1. 不要为了节约页数而分区


我本科学工业设计的时候,见过很多作品集案例,大多是很大一个页面分为很多区块,有点像是杂志:


这种排版形式放在过去是很好的,因为那个时候作品集很多需要印刷出来,为了节约纸张不能做太多页了。


但是放在现在,那就不合适了。


你想想,如果别人给你发一个好几十页的 pdf,你会怎么看?


一般是打开后不停地往下翻,看到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就多停留一下,感觉上跟浏览长网页差不多。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网页设计得越来越简约了。


作品集也是一个道理,按这个浏览速度,就不适合单页内容太多。

一页只有一个重点是最理想的,再多也不好超过两三个。


反例

正例



2. 方案图要能看清字


PC 端的产品通常界面很大,要在作品集上展示清楚不容易。

但是如果方案看不清字,就相当于只展示了一半。

因为没有字就无法理解方案里所表达的东西,除了配色和布局之外,基本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反例

当然,你可以把每一页的像素做大一点,让别人可以放大查看。

但是一定别指望对方有耐心把页面放大来仔细看,愿意全屏查看 PDF 的人都不多,更不要说边看还边放大缩小一下。


如果方案图真的很大,可以采用局部放大的形式。


例如,先放一张缩小的概览图,看个大概;里面讲细节的时候,就只放局部图。

正例



3. 标题上写有用的信息


最容易阅读的作品集,就是一眼就能看到有意义的信息,你说是不是?


例如 Apple 的官网,最大的字体是 Slogan 而不是 Logo 或者「苹果官网」这之类的废话。


苹果官网


但是很多人的作品集,一眼望去都是「无用信息」,而且是超大号的「无用信息」。


没错,我说的就是标题,例如这种:


  • 产品定位

  • 设计目标

  • 方案展示

  • ……

反例


不是说不能写标题,而是不要让这种「无用信息」的标题成为页面上最显眼的存在。


要不,干脆去掉这种标题;要不,把标题的存在感降低一些。


正例


4. 避免超过两行的文字


有些业务比较复杂的产品,难免要多些文字描述。


而 UX 必须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思路,有时候一不小心就写多了。


反例


不是不能多写点,但一定要注意,两三行以上的文字就别指望别人会去阅读了。


因为看作品集的速度真的很快,除非真的很感兴趣,否则根本不可能停下阅读成段的文字。


想一想自己查看别家公司官网时,有耐心读多少字?

如果一定要用文字表达,而且还少不了,那也没办法了,你可以考虑这样减轻阅读负担:


  • 多分几段,每段不超过两三行

  • 加粗重点信息

5. 重点信息一定要用图示

很多信息并不是能轻易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尤其在描述事物事物之间关联的时候。

如果遇到比较难表述的重点信息,最好是用图示来展示。

上图来源:偷师大厂复盘,作品集档次立马就上去了

就算图示没有办法画得让人一眼就看懂,但有总比没有要好,大不了旁边再把文字描述加上。

因为图示可以让对方知道这里是重点信息了,停下来仔细看看。


否则光屏文字很难让人区分哪里是重点哪里不是,干脆就全部扫一眼走人了。

反例


我之前在知识星球里办过得作品集训练营,很多学员都表示很有帮助。


就算不参加训练营,回顾课也可以听,大家感兴趣可以下图扫码看看,第一课是免费试听的:



如果加入星球,所有的课程和训练营都是免费的



如果你只是想要多认识一些同行,也可以加入我们无广告的纯粹体验研讨微信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验进阶”(ID:Advanced_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